成都市成华小学校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本校文章 > 文章详情

那些被我们断章取义的名言名句,本意竟然是这样!

2017-09-28本校文章作者:锦绣家校通浏览:958次
闭门造车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同。
——朱熹《四书或问》
宋代的路宽是确定的,只要按照规格认真做,出门就能放到路上跑,因为方法对了啊。

老来多健忘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白居易也是写情书的高手,什么都忘了,就是忘不了你!

三思而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也。”

——《论语·公冶长》

不必想三四五六七八遍,想两遍就赶紧行动。

父母在,不远游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不是说父母在不能远行,而是要先告诉父母你要去哪儿,去干什么。
人生而自由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

——卢梭《社会契约论》
人生而自由,关键是你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自由。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道济禅师(济公)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则殆矣。

——庄子《养生主》

人生苦短,没必要什么都会。如果硬逼自己全知全能,必定是达不到的。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爱迪生

真相往往就是:多么痛的领悟!

愚不可及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

“愚”字,是“大智若愚”的”愚“,是表面装作笨拙的样子,而内心却智珠在握,方寸不乱。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故君子之治人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朱熹的意思是:君子教导与帮助别人,不是直接说答案哦,而是要用自己身上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懂的道理,去启发他啦!

以德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孔子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老百姓掌握了诗礼乐,有发展前途,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否则,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原来是标点符号没断对!

无毒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

搞了半天原来弄错了一个字。语义一下子就变了!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孔子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突然发现人家根本就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还是喜欢女色?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可能说这句话的时候被卫灵公老婆听到了,没给孔老夫子好脸色。于是,收拾行李,离开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发出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亲近他们,他们就不尊重你;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怨恨你!

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庄子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却不知道让多少爱情做了这种传统思维的牺牲品!我们都没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原来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是一道逻辑题。 这本是一句歇后语,“跳进黄河——洗不清”。因为黄河水十分浑浊,跳进去就很难再洗净了。讹变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后,就很令人费解了。

刑不上大夫

春秋之士,比后世的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官油子和科举制度和小农海洋塑造的官迷们要有血气,有廉耻,有荣誉感。孔子的这句话原意是,提醒士大夫们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触犯法律.而一旦犯法,将有刑具加身,则应赶紧自杀,不能受辱。

礼不下庶人,是说庶人财力单薄,不必奉行士大夫之礼而导致破产,死要面子活受罪。 

无奸不成商

古代成语“无尖不成商”也变了味儿,叫“无奸不成商”。无尖的“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在那个时代,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不够资格当商人。不过现在道德一日千里地下滑,“无尖不商”就成名副其实的“无奸不商”。

言必信,行必果

访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