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杂谈
作者:欧国权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那橘子洲头的《沁园春·长沙》吗?
少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书写畅快淋漓的诗篇,书写那“指点江山”的激昂文字,书写“那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那份男子气概,体现的更是一代伟人的风度。
用不同的风度书写不一样的历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数年,终完成复国大业,在打败吴国后他下令诛尽吴国全族,不余一人,而韩信在当年莫名忍受“胯下之辱”后,数余年后的一天,当他封王封爵,他却授予当年曾给自己蒙下奇耻大辱的人以官职,两位风流人物,用不同的行动展现了不同的男儿本色,不同的风度,书写了不一样的历史人生,试问,勾践于韩信谁更为风度“翩翩”呢?
用不同的风度展现民族大义。“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用诗抒写心中的那份豪情壮志,用手试着去补天裂,这是怎样一种风度?却也只落了个“举头西北望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的结果。我们的爱国志士谭嗣同在狱中曾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千古名篇,面对死去,他用聊聊几字书写那壮志未酬的男儿风度。然虽结果凄残,两人却用不同的风度展现了他们对民族大义的凌云壮志!
有人说:“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也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不同的思想阐发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文字展现不同的风格,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缕清风以及那一轮明月使人向往人之本色,唤醒人深处本色的气概和举止言论,谈及风度,不正是人之气概与举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