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第一小学

四川省西昌市第一小学(原西昌师范附属小学),坐落在西昌市文汇北路105号,始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九十年发展历史的省重点小学。 ...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学习园地 > 文章详情

浅谈对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的认识

2013-12-23学习园地作者:系统管理员浏览:514次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小学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去发现算法,然后在课堂教学平台上由一些学生展示各自的算法,必要时教师补充算法,再通过班级集体老师的力量对呈现的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和优化,使学生感悟算理,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算法,最后把获得的算法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小学数学算法的多样化更加关注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基础,改变了以往小学算术教学过于强调计算技能培养的套路,突出过程性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得到倡导。

现在的小学计算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计算方法提炼的过程,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在于让学生思维碰撞,并形成切合学生个人实际的计算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还可使一些学生不限于一种计算方法,把所学知识融合起来,最终学生的思维会更灵活,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会更深刻。学生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有以下两种不同情况:第一种,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完成运算。第二种,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使用自己的方法运算。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对于同一问题,学生可以得出许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的方法。有些方法并不高效,甚至有的方法并不合理,但却是学生思考的结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必须适当提倡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强调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算法多样化”是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改变了以往教师直接把计算方法展示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中不同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由学生提出来的,是群体的多样,并不要求所有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要掌握,但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共享。新《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提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为了探索9+5的计算方法,小学数学教材借助现实的问题情境,出示了两只可装10瓶牛奶的盒子,它们各装了9瓶和5瓶牛奶,问牛奶总的瓶数。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在9瓶的基础上又数5瓶得14瓶,也有学生移动1瓶到9瓶的盒子中共得14瓶……特别是有学生提出借1瓶装满9瓶这一盒共得15瓶,再还1瓶获结果14瓶。这位学生思维的深度显然要比用数数的方法计算的学生来得深。数数比较直接,借牛奶比较巧妙,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我们不能苛求学生用同一算法。教师始终要尊重学生,要营造民主的氛围,要为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供平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书中答案中,绝对是违反算法多样化的目标,但算法多样化不是为追求多个计算方法而刻意设置的,也不是在得出多种算法后,让学生学会这些算法,从而达到每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目的。算法多样化所关注的是让学生经历创造思考、独立探索知识的过程,与同伴合作交流比较的过程,体验成功愉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算法多样化只是一种载体,它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契机。如果认为不加选择地让学生愿意选哪种就选哪一种,那对算法多样化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时候学生的算法是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愿望(越多越好)而拼凑出来的算法,其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而教师又不能加以指责。另外,学生常常会把自己熟悉的方法认为是最简的,这没有错。可是,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各讲自己的计算方法,教师不引导学生对呈现的计算方法加以比较分析,学生会分不清各种方法适用的范围,会忽视基本算法,这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是不利的。对于学生出现的多种算法,无论是从数学追求简便的学科特点看,还是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看,都有一些比较科学、简便的算法,如果通过优化,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那么引导学生优化就是很必要的,优化算法需要学生对算法在计算上的有效性做出自己的评价,但绝不是强迫学生接受他人算法,应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算法。但是,“优化”并不是统一于一种算法。在优化算法时,不要追求全班几十名学生算法的高度统一,必须注意,优化的主体是学生。优化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会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让学生在用自己的算法和用别人的算法计算时,认识到差距,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对于优化,应鼓励、引导,但莫强求,应该把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通过算法优化,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使学生能辩证地看待事物,明白在不同的情况下要运用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

总之,算法多样化,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上一篇:
访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