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第一小学

四川省西昌市第一小学(原西昌师范附属小学),坐落在西昌市文汇北路105号,始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九十年发展历史的省重点小学。 ...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推荐文章 > 文章详情

学前班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2014-03-24推荐文章作者:王立浏览:452次

 幼儿园班级管理 一、4~5岁 (一)动作发展 1、大运动 1)    走时步幅稳定,动作平稳,已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走步节奏; 2)    跑的能力发展很快,步幅有所增加,平稳且速度有所提高; 3)    跳跃时上下肢逐渐配合协调,落地会缓冲; 4)    投掷时会使用全身力量; 5)    钻、爬、攀登等动作能协调熟练得做。 2、精细动作 能够进行一些小肌肉动作,如:画正方形、、能通过触摸分辨积木、球或笔等熟悉的物体,能在一定范围内涂色,喜欢剪东西、粘贴等。 (二)语言发展        使用词语达到2583个左右,是词汇量飞跃发展的时期。此时的幼儿表达能力增强,能和小朋友主动交谈,并把话说得有声有色,突出重点,但不能陈述时间,能用语言表达感觉。语音逐渐稳定起来,基本上能初步掌握本地区主要使用的语言,而且发音基本正确。 (三)心理过程的发展 1、能正确辨认几种基本颜色。 2、听觉敏度已有很好的发展,和成年人区别很小。 3、能熟练地辨别前后方位,并开始学习以自身为中心辨认左右方位。 4、观察力:观察的目的性、有意义性有很大提高,能用言语表达观察目的,组织自己的感觉。在接受观察任务后,能坚持一段时间的观察。 5、注意力:注意的稳定性不强,不善于转移注意。只能注意事物明显的部位和事物之间简单的关系。注意的分配有所发展,如:在做器械操时,不但能注意手持器械的姿势,而且还能注意全身的动作。 6、记忆:无意记忆居多,有意识记和追忆能力刚刚开始逐步发展,而且 有意识记效果要优于无意识记的效果。在记忆保持方面,此时 的幼儿对以前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一年以上的时间。 7、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性,与稍长年龄幼儿比,他们缺乏通过词语逻辑来思维的能力,更多的是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此时的幼儿能进行最简单的逻辑思维,如他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猜谜游戏,5岁的幼儿可以知道事物简单的因果关系。从思维中言语跟行动的关系来看,4岁—5岁幼儿往往是一边动作,一边言语,言语的计划作用很弱。在对实物概念的掌握方面,此时的幼儿已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一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特征,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 8、想象力: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在逐步发展;再造想象占主导地 位,创造想象正在发展。此时幼儿开始有一定的创造性,如: 在游戏时不单纯按照成人要求的主题,而是通过自己的构思 来加以补充。 (四)情绪、情感的发展 幼儿期的情感总特点:易变、易冲动、易“传染”。但情感的有意性和稳定性在逐渐发展。此时幼儿的理智感开始萌芽,表现为此时他们的求知欲明显地发展,喜欢提问题,好猜测,好动脑筋。 (五)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幼儿自我意识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5岁是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的转折点。其中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在5岁左右变化较大。4—5岁幼儿还产生了初步的道德意识,不但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而且还因为自己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获得愉悦感,他们看见其他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最明显表现就是“告状”行为的突增。 社会性的发展表现为活动中有合作的需要,在游戏中他们都有较明确的共同目标,表现得较有组织,合作行为增多。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得同伴间的冲突也多了起来,随着自制力的尖尖增强,他们开始能忍受挫折,并热心于增进自己的技能,对各种学习和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动作的发展 1、大运动 (1)走:动作协调、轻松自然、平稳有力,已初步形成个人的走步特点。在列队走步时能按信号调节步幅、步频,并能控制走步速度; (2)跑:有明显的进步,表现为动作协调、放松、转、停、躲闪灵活,此时的幼儿已掌握多种跳跃动作,起跳有力,落地平稳,显示出较好的协调性。投掷能力发展较快,已初步掌握多种投掷技能,但投掷方向还不稳定。 2、精细动作     与前一段相比有很大发展,如能系鞋带,能穿脱衣服,会画有门窗、 门的房子,能描写几个字,会画有身体细节和穿不同服装的人等等。 (二)语言发展 已完全掌握本地区的语音,词汇量增至3000左右,对词的内容、意义的理解也加深了,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而且越来越能使用积极词汇。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能较系统、完整地表达,并能大胆、生动地描述。在表达过程中,还渐渐学会使用一些复合句来较完善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此时的幼儿还具备掌握书面语言的能力,例如:有不少幼儿能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认识班上其他幼儿的名字。 (三)心理发展过程 1、能够正确辨认上下前后四个方位,并开始学习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辨认物体形状的能力大大提高。 2、观察力:6岁幼儿表现为目的性强,能按活动的任务和成人的要求进行观察,并能用内部言语支配调节自己的活动。在观察活动中能保持较长的时间,并能不断分解目标,反复进行观察。 3、注意力:表现为有意识记和追忆能力逐步发展起来,而且学前晚期的幼儿不但能为专门的任务去记忆,而且还能运用一些识记的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意义逻辑识记能力逐步发展,实际的持久性、精确性更加完善。 4、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主,但思维的逻辑抽象性开始萌芽。 5、想象:能稳定在同一主题上,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发展起来。他们的想 象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目的性。此时幼儿 的想象具有显著的创造性,在游戏中能主动地丰富游戏的情节。 (四)情绪、情感的发展 由易变、易冲动、易外露向平缓、内隐发展,控制情绪行为的能力 渐渐增加,为了避免别人的嘲笑,他们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并能渐渐模仿成人甚至学习喜怒不形于色。不仅如此,他们还能用语言来调节情感。此时幼儿的道德感开始萌发,能逐步学会对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 (五)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期末的幼儿不但能服从成人的要求,而且也开始能比较自觉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自我意识方面表现为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而对成人的评价产生怀疑。评价的内容也比较抽象,内在的品质特点经常成为评价的内容。对自己的评价也不断细致。道德感进一步发展,他们对好与坏、对与错怀有鲜明、稳定的不同情感。社会交往能力加强,与别的同伴交往行为增多,群体活动有显著的增强,社会性行为表现多样化,如合作、竞争、友善、吵架等。





上一篇:我的爸爸
访客(0)
登陆后访问就可以显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