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第一小学

四川省西昌市第一小学(原西昌师范附属小学),坐落在西昌市文汇北路105号,始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九十年发展历史的省重点小学。 ...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社团活动 > 文章详情

《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使用教材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2013-12-12社团活动作者:系统管理员浏览:2017次

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使用教材实践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凉山州西昌市第一小学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中国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所决定 

    21世纪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长期以来,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这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材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求教师既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立足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多角度、全方面地分析教材,认真按教材的编写意图,大胆处理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唯我所用”又“不唯教材”所束缚,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所以,我们学校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灵活性地使用教材策略地研究,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意义重大。

2.学生发展的需要

    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后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因此,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依托教材这一支点,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3.教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所决定

    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学生学的对象,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但是,小学数学教材就其实质来讲,它只是一种知识结构,是教材编写者编写思想地记载。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学习对象的特点与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思考去再现教材编写者隐藏在教材内的编写思想,以此带动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由此,我们应该灵活地使用教材,使教材上的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提高小学数学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作用。

4.实施数学新课程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真正去关心儿童关注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也就是全身心地浸入儿童生活的视野,充分关注儿童整个生活的、精神的世界,将学习与儿童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还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应该用好教材,做到从学生的特点及生活经验出发,把生活与社会作为一个大课堂,打破常规,走出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文化知识、学生的生活经历等资源组织学习内容,灵活地使用教材,使新教材更好地得到实施。

5.学校实际情况的需要

    现在学校一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大刀阔斧的改。上课时,尤其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往往抛开教材提供的例题和练习的内容,自己再重新进行设计。另一种是照本宣科的教。教学时,不敢逾越教材一步,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题目坚决不讲。我们觉得这两种做法都有失偏颇。

6.教材的局限性:人教版实验教材有效地将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紧密结合,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以亲近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一方面教材是通用的、共性的,所用的例子有远离我们所教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情况。有的课时内容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能呈现完整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材呈现的是一个平面的、静止的知识,而没有体现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这里的教材是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灵活使用教材是指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教学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任务,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

       3.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提出的,其基本主张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社会生活课程论和“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两大部分。

    4.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③“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位老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开展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提高我校教师对灵活性使用教材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总结灵活使用教材的基本策略。让老师深深体会到,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依靠一定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教学实际,去用好教材和用活教材,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能力,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3.教师能力与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实验促使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和交流学习,树立现代的教材观,提高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灵活使用教材不是简单、盲目地更换教材内容,更改例题的情境与数据,甚至是干脆抛却教材,我行我素。它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活化教材,从而有效的组织教学,拓展教学空间。因此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学生情况替换例题中的现实内容

    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实际,对教材提供的教学范例进行合理的更新,在不改变教材中数学系统知识的前提下,用新的素材和学生熟知的素材换掉范例中过时、生疏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收集相关教学材料,捕捉有益的数学信息,把学生“身边的数学”搬进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注意优化呈现的方式

    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还应深入挖掘知识的形成过程。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把教材内容灵活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研究、发现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3.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对教材进行有效补白

    按照新课程理念编制的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教师去进一步开发、完善和创造的教材。教材中的大量留白,使教材不再是封闭的结构,它虽然有明确的导向,但没有唯一的答案,它使师生在互动中去探寻各种可能的意义和答案,也为教师和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如果说“留白”是新教材编写的艺术,那么,“补白”应该是新课堂教学的艺术。依照教材中的留白,教师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使得教师、学生、教材在教学活动共同成长。在教学中,发现教材的留白需要智慧,利用留白的资源进行补白更需要智慧。

4.发扬旧教材优点,弥补新教材不足

    新课标教材虽然具有旧教材不可比的优越性,但是教师们在使用时也发现它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新教材。加强教学反思、分析对比,找到新旧教材各自的优点,参照旧教材,取其精华,灵活性地使用新教材,合理、有效地组织教材进行教学,用旧教材的优点来弥补新教材的不足。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使用新教材,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比以前的学生灵活了,创新能力增强了,但“双基”却远不如从前的学生,尤其是计算能力大大减弱了。

四、研究措施与方法及研究对象

(一)研究措施

1.  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 选购、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专著、论文、案例,主要采取分散自学和集中讨论等形式,把学习贯穿于实验研究的全过程中。

2.保证活动的质量。 严格按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动,做到“时间、内容、人员、地点、质量”五落实。

3.定期研究。 课题组教师间周集中一次,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研究同时进行,活动力求形式多样,从而切实提高每个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

4.定期总结。 各成员围绕教研组课题确立自己的子课题,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勤分析、勤总结,学期结束完成各种文字资料。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

2.文献研究法。收集、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创新适合本地实际的有助于教师灵活使用教材的培养策略。

3.行动研究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促进教师良好的学风形成。

4.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提炼成果,撰写论文。

(三)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我校1-6年级各班学生和全体数学教师。

五、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注重课题实验的发展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完成研究任务,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课题设计与启动阶段: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

1.选题讨论,制订方案,组织论证,各子课题申报立项。

2.成立各子课题组,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科研工作的业务培训。

3. 制订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进行开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

1.每两个月一次各年级课题科研研讨会,及时交流、总结、获取相关数据及成果。在认真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典型方法及策略。

2.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推广普及比较成型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3.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经验介绍,组织部分课题组成员、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

4.各子课题组对前阶段各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交流,调整实验方案。

(三)课题总结与推广阶段: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

1.课题攻关,解决研究过程的疑难问题。

2.对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邀请专家鉴定实验成果,对结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3.收集整理实验数据与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

4.做好实验成果展示。

5.撰写实验研究报告,申报结题,推广成果和典型经验。

六、课题研究组织结构

1.专家指导小组

巫明英  中学高级教师  凉山州教科所副所长

何良仆  中学高级教师  凉山州教科所理论研究室主任

徐淑霞  中学高级教师  凉山州教科所理论研究室研究员

罗成光  中学高级教师  西昌市教科中心主任

蒙佐德  中学高级教师  西昌市教科中心教科部主任

2.课题领导小组

  长:李雪梅(校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杨天金(分管教学副校长)、胡建华(教科室主任)

3.课题实验小组成员及主要分工

  长:胡建华

副组长:黄文斌  王志强

  员:周自全、庄红、胡霞、凌凤羽、李建森

胡建华:全面主持课题的申请、开题实施工作,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条件。课题主要文字和校本教材编辑等工作。

   黄文斌:具体对课题实施进行过程管理,课题主要文字的撰写和校本教材编辑工作。 

   王志强:课题策划,制定方案,校本教材的编辑和相关资料收集;课题常规管理,理论学习以及课题主要文字的编辑。

   周自全和凌凤羽:负责低段灵活使用教材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胡霞和庄红:负责中段灵活使用教材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黄文斌、王志强和李建森:负责高段灵活使用教材策略研究。  

七、课题的管理

1.实验教师的工作:(1)加强相关理论学习。(2)重视学生学情变化的研究和测量。(3)注重反思和总结。(4)配合学校教务承担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达到提高示范的目的。

2.学校工作:(1)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2)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3)加强交流与指导。(4)分阶段组织对实验课的诊断与检测。(5)做好对实验对象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并建立实验专题档案。

八、保障条件

人力保障:以课题组为核心,请有关专家与学校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

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筹集5000元研究经费,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

九、预计达到的成果 

1.课题实施教学案例、反思汇编。

2.论文汇编。

3.优秀录像课、课件光盘。

4.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西昌市第一小学实验课题组

                                           20131212

访客(0)
登陆后访问就可以显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