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航天学校[西城]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校园正能量 > 文章详情

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

2013-12-23校园正能量作者:张勇浏览:2523次
     教育多年来一直是我们谈论的话题,也一直是颇受争议的话题。总是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但现在的大部分学生会告诉你“为找一份好工作而读书”。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在飞速物化,道德的沦丧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附庸,“钱”成为了评价事物的标准。为了“振兴中华”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流”向国外,却很少有人愿意“倒流”回来。“中菲”对峙事件在我们学生中间反应平平,日本公开投票购买中国钓鱼岛,同学们对此也是“处之泰然”。为什么我们大学生对自己的国家关注度如此之低,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我只想就其一点进行简要分析——爱国教育的缺失。
  在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是不包含真正的爱国教育的。在小学时爱国教育是老师领着背诵的小学生守则,中学时爱国教育是几本思想政治教材,大学时爱国教育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几周的党校培训课,但是这些以考试为目的以分数为标准的教育是无法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的,它只会让我们更麻木,但在西方尤其是日本,爱国教育很早就受到了重视。
  日本对民众的“爱国教育”极其重视,重视到极端的地步,“爱国课”在日本小学就是每周的必修课,此外日本还定期组织民众参拜“靖国神社”并会穿上战时的服装进行宣传表演。但是当日本的军国主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中国的爱国教育又进行的怎么样呢?在我国的烈士墓园人烟稀少,用“门可罗雀”这个词一点也不夸张,要是有谁穿着抗战时的衣服肯定会被当成是“疯子”。
  我国从未开设过爱国教育这一类的课程,即使有也只是站本宣科,根本无法真正起到作用,只有设身处地才能激发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烈士墓园,观看红色经典电影,在各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等。这些都是爱国教育的方式,然而爱国教育却一直未受重视,我们为什么不能向日本学习呢,就把烈士墓园作为我们爱国教育的基地呢,只有不忘
历史才能看得清未来的脉络,历史就是告诫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在四川有一位日裔的历史教师,当他和大学生们谈论“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很多学生却说:“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提它干嘛?”所以这位教师说:“忘记历史的不仅是日本人。”对历史的淡漠会将人变成一个无根的存在,历史之所以重要不仅是让我们正是过去,更是为了当下。只有通过对逝者的缅怀,对恶行的思考才能唤起人们对军国主义的反对,才能防止另一个“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然而教育教给我们的却是谦恭、勤奋,要与友国和谐共处,但在我眼里,那些幻想中日友好的“智者”才是不可理喻的疯子,惨痛的历史不是一句道歉就可以抹灭的,而且日本从未感到过内疚,甚至连和平共处的姿势也不曾摆过,日本对中国的蔑视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我们的教育总是显出“奴性”,我们一直泡在教育的“安乐窝”里,从未引起过对未来和现实的思考。
  今天的教育已经丧失了它应有的内涵,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教育人才以振兴国家,一个人只有怀着一颗爱国心时才会不留余力的奉献自己的力量,爱国教育无疑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但今天的学校关心的是升学率、就业率、考研率。这样的教育正在一点点的消磨我们的斗志,扼杀我们的激情,教育已经披上了功利的外衣,早已偏离了它原来的轨道,对
历史的忘记,对现实的淡漠。我们正一点点的被磨平棱角,我们把那些游行示威的人当成疯子,殊不知,我们才是被教育“赶尽杀绝”的可怜虫。没有爱国心的我们只是学校出产的一批标准品,日本正在为战争做好准备,难道我们就不能为他们做好“迎接 ”工作吗,在日本培养了一大批“战争狂人”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培养一群“爱国疯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