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航天学校[西城]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校园正能量 > 文章详情

袁隆平:我不想退休

2013-12-24校园正能量作者:张勇浏览:2489次

    

1976年12月,袁隆平和同事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1981年6月6日,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梦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有伟大的梦想才有伟大的追求,人类许多奇迹往往就是从梦想开始的。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多世纪的袁隆平,不畏艰难,甘于奉献,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南方日报记者近日采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听他讲述“禾下乘凉梦”的故事。

  为什么要换稻种

  幸亏我猛醒得早,如果老把自己栓死在一棵树上,也许至今还一事无成

  1930年,袁隆平降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因出生地是北平,排行隆字辈,父亲为其取名隆平。家中兄弟姐妹六个,他是老二,乳名“二毛”。

  深受传统出世思想影响的袁父,一直默默地为儿子规划着一条读名校再从政的光宗耀祖之路。出乎意料的是,儿子最终却选择了“做一个整天跟泥土打交道的农业科学家”。

  “小学一年级时的一次郊游,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去参观一个园艺场。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很漂亮。”若干年后,袁隆平笑称,那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但他坚信,就是这次经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立身田园的种子。

  中学上过用英文教学的教会学校,所以打下了深厚的英文功底。他回忆读书时,“早晨爱睡懒觉,直到紧急集合铃响了才腾地起身,铺盖不叠,便一边扎裤腰带,一边往操场跑。”大三时,以学生身份去农村参加土改,住进了农民家,才知道真正的农村“又苦又累又脏又穷”。

  大学毕业,袁隆平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教书。这个在地图上找了半天都找不到的地方,却成了他梦想起飞的原点。

  然而,路从一开始就不平坦。

  当其时,中国全盘学苏联,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全国盛行,袁隆平也一门心思的搞起了“无性杂交”。

  等到三年困难时期,粮食问题已经影响基本生存。“晚上常常做梦梦见吃扣肉,醒了只能吃草根树皮。”他铁了心,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但此时“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仍是横亘在面前的理论禁区,尽管他已经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期间的某一天,他带着40多个学生,到黔阳县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参加劳动。一天,房东老向冒雨从附近另一个村子挑回了一担稻种。

  “为什么要换稻种?”袁隆平问。

  “那里是高坡敞阳田,谷粒饱满产量高。施肥不如勤换种啊!”老向回道,“去年用了换来的稻种,产量就提高了。”

 

 回忆起这些片段经历,袁隆平说,那时的自己就像是一只“迷途羔羊”。老向的一番话,让他在那个时刻的确微微的怔了一下。但直到后来,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则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里克利用分子在生物学方面的探索获得的成就,深处偏僻山区、信息闭塞的袁隆平为之一颤。他意识到抱住米丘林、李森科的理论不放,只能走进死胡同。“幸亏我猛醒得早,如果老把自己栓死在一棵树上,也许至今还一事无成。”

  他对照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和美国科学家摩尔根关于染色体、基因的遗传学理论,认为这才对选育良种具有更大的指导作用。

  1961年,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的洞庭早籼稻田中,袁隆平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后来,灵感告诉他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通过努力,人工培育杂交稻!袁隆平的梦的火花,在那一刻正式点燃。

了解他的人认为,他骨子里天生有种抗挫折基因,挫折不会让他萎靡。他自己则喜欢把自己比喻是一粒种子,他和他的杂交水稻一样,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在那样一个时代,毫无疑问,杂交水稻的探索之路,同样是崎岖的。

  20世纪60年代中之后那风雨如晦的十年,袁隆平的个人命运与整个国家的命运一起起起伏伏。尽管如此,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却没有停滞不前。

  1964年夏,袁隆平在农校附近稻田中找了14天,最后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雄性不育株。成为了研究杂交水稻历史的开端。

  1966年,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中他提出,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68年,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700多株秧苗插在了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不过,20天后,遭遇了至今未解的毁苗迷案,仅有5根秧苗在一口废井中幸存;

  1970年,在海南三亚,在寻找野生稻的过程中,助手李必湖、冯克珊找到野生雄性不育株,后来被命名为“野败”,为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

  1972年,国内第一个实用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二九南1号”育成,并在一年后实现三系配套成功;

  1974年,育成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一年后,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

 

  1976年,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当年实现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粮食产量实现了飞跃。

  ……

  在此期间,无论环境如何艰难险恶,袁隆平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无论面对的是诋毁还是赞誉,他始终从容自若。从来没有动摇过。用他的话说,“上了船你就要划到对岸”。

  了解他的人认为,他骨子里天生有种抗挫折基因,挫折不会让他萎靡。他自己则喜欢把自己比喻是一粒种子,他和他的杂交水稻一样,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发了芽的稻种在广袤的土地上播下了,秧苗在南国的暖风里茁壮成长。1976年到1988年,中国的土地上迎来了“第二次绿色革命”。据统计,全国累计种植三系杂交水稻近13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杂交水稻被称作是“东方魔稻”,而袁隆平也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然而,逐梦的脚步片刻都不会停歇。1987年,在杂交水稻首次大面积推广的十年之后,袁隆平又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这个在世界农业科技界有着“袁隆平思路”的构想中,杂交水稻育种方法将从三系法过度到两系法,再发展到一系法,由繁到简,而育种效率越来越高。

  袁隆平说,在科研中,最大困难是没有创新的新思路。关于创新,他用跳高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搞科研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而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

  两年后,超级杂交稻研究也开始启动。2000年、2004年,他先后实现超级稻第一期、第二期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800公斤目标。2011年,他的团队攻关的超级稻亩产达926.6公斤,2012年再次达亩产917.7公斤。

  可他不愿意就此满足,将目标确定为90岁以前让水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

2005年,袁隆平执小提琴与钢琴演奏家联袂演奏《我的祖国》。

我不想退休

  跳过一个高度

  工作让我长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不想退休,要一直做下去,如果可能,到100岁了我还想在田里

  无农不稳,有粮才安。袁隆平用一个又一个创新圆着他的种子之梦,也用行动证实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他曾做过这样一个测算,全国4.5亿亩水稻种植面积,如果每年推广种植超级稻1亿亩,每亩如果增产150公斤,一年可以增产150亿公斤。这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省的全年的粮食产量,可以供养4000万人口。

  功成名就后,有人劝袁隆平“退隐”,认为他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了。“我说不满足,就算失败了至少也还有教训。”他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他依然会一如既往的出现在他的试验田里。“工作让我长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不想退休,要一直做下去,如果可能,到100岁了我还想在田里。”

  曾有很多人试图探寻袁隆平的成功“秘诀”。他知道后哈哈一笑说,“书本里种不出水稻;电脑里也敲不出水稻;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

  在他的办公室里,与摆满书的书柜一样醒目的,还有挂着草帽、毛巾和衬衣的衣帽架以及放在一旁的一双长筒下田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说。

  不过,比起单纯的粮食产量,他开始更为关心农民待遇和年轻人接班的问题。他通过建立基金吸引青年人才投身农业,并连续多年提交关于粮价政策改革的提案。对于接班人,他觉得天赋很重要,要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要有渊博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实践经验,要能下到田里面去。

  “同时,搞科学实验还是要有一点幻想才行的。”自称“80后”的袁隆平想象力依然丰富,一如他那个流传甚广的“禾下乘凉梦”。

  与“禾下乘凉梦”同样被广为流传的,还有他的两个心愿,那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为了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他多次到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地讲学、传授技术。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学员2000多名。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种植或引种杂交稻,越南、印度、菲律宾、美国等国都已成为继中国之后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的国家。

  事实上,他是一名真正的耕耘者。在他眼中,杂交稻田是红土地上最美丽的风景,那稻花是世界上最芳香的花朵。

我有一个“曲线致富”的建议

  ■对话

  南方日报记者就“禾下乘凉梦”采访袁隆平。袁隆平表示,单纯种水稻是富不起来的,但是我有一个“曲线致富”的建议,就是我们通过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让省出的土地可搞其他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蔬菜、水果,养鱼等等。

  “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健康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情感、人格不健全,对周围人的影响就像是毒素。”袁隆平说。

  我尝到过没有饱饭吃的苦头

  记者:您解决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您自己挨过饿吗?

  袁隆平:挨过。1960年前后,全国由于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了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处于半饥饿状态,我也尝到了没有饱饭吃的苦头。

  那些情形,一直刺痛着我的心,使我产生了中国要搞现代化,不解决吃饭问题不行的想法。这个想法至今仍牢固地扎根在我的头脑之中,也是驱使我不断地研究提高粮食单产方法的重要原因。

  记者:现在都说农民肚子饱了,您觉得,有什么办法能让农民富起来呢?

  袁隆平:单纯种水稻是富不起来的,但是我有一个“曲线致富”的建议,就是我们通过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让3亩地上种超级杂交稻品种,生产现有品种种4亩地的粮食,我们叫“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省出的土地可搞其他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蔬菜、水果,养鱼等等,比起以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要高明得多。

  我等不住了,要在“90前”完成

  记者:您的下一个目标是要争取在90岁的时候亩产实现1000公斤,有把握么?

  袁隆平:我们实现了900公斤,这不是一亩田两亩田,是100亩的平均产量。我现在是“80后”,他们讲“90后”要实现1000公斤,我等不住了,要在“90前”实现1000公斤,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很有希望,因为我们现在有一个品种,它没有100亩,有40亩,平均产量已经达到970公斤。

  我们前年有一个品种,870公斤,通过今年攻关,上了900公斤。现在这个970公斤的品种,如果再努一把力,是不是可以上1000公斤?

  当然,真要实现1000公斤,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就是良种、良法、良田。良种是个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三良配套,必不可少。

  记者:您的中国梦叫“禾下乘凉梦”,禾下怎么乘凉?

  袁隆平:对,我真做过这样的一个梦,还做过两次。我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几个助手就坐在像瀑布一样的稻穗下乘凉,我把这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我现在很愿意让这个美梦早日成真,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目睹。

  记者:梦想如何成真?

  袁隆平:梦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有伟大的梦想才有伟大的追求,人类许多奇迹往往就是从梦想开始的。

  人就像一粒种子

  记者:您现在还经常下田吗?

  袁隆平:对,顶着太阳,蹚着泥水,下田,实干,实践出真知嘛。培育新品种是应用科学,书本上、电脑里种不出水稻!你以为我老了啊,我在田埂上走不比你们年轻人慢!

  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是身体要好。身体不健康,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搞什么研究都支撑不下来。我现在还在第一线,只要田里有稻子,我每天都要下田的。身体不好,怎么行?

  记者:除了好的身体,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袁隆平: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健康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情感、人格不健全,对周围人的影响就像是毒素。

  科学家也是人,也是社会的一分子,要恪守科学道德,同时也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学家,也才能当好一个科学家。

2012年,广西灌阳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万亩示范片丰收。

访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