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直埠镇中心小学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学校公告 > 文章详情

直埠镇校:“四色笔”批出农村学校精细管理之路

2014-06-26学校公告作者:郭高广浏览:783次
“减负增效、轻负优质” 既是新课改强调的方向,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作业的批改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反馈,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实施精细化批改,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充分体现作业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如何从传统作业批改模式注重的甄别功能向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共荣”转变?直埠镇校在经历了长期的沉淀、思考和实践后,对以往的作业批改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推行“四色笔”作业批改制度,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索。
四色批改,优化效果
“四色笔”批改,即指学生作业一色笔、教师首批一色笔、学生订正另一色笔、教师二次批改再一色笔。教师一般使用红、绿色系批改和评注,学生使用蓝、黑色系作业或订正;以班级为单位,统一颜色并保持延续性。“因为字迹颜色不同,教师能直观地看到互动的经过,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纠正的过程,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跟踪评价。”杨玲琅老师是“四色笔”模式的发起人,“当学生复习的时候,由于颜色醒目,也能一目了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点,提醒他们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针对性地突破重难点。学生的作业和笔记,经过了这样渐进加工改造,大大提升了他们对自己作业的关注程度。
这样的精致化的批改模式,虽在教师批阅作业时略有不便,增加了一些工作量,但这反而有助于教师摸清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学情定教法,促使教师调整教学方案,完善备课、上课,无形中提高了后续教学的效率
规范符号,激励评价
“四色笔”方案也包括了作业批改符号的规范、美观:做对的题目打“√”,错的题目打“\”,“√”中角角度在90°左右,同时对于学生作业特别出彩的地方,教师可采用“☆”、“﹏”等同一种符号标出。
黄海飞是直埠镇第五完小的校长,对于这种批改方式上的转变,她表示非常赞成:“采用传统 ‘√’‘×’来评判学生的作业虽然简洁明白,可学生的作业本一不小心就会变得‘横尸遍野’,‘惨不忍睹’,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改画“\”来提醒学生错题,待学生改正后再把“\”改成‘√’,在学生写的精彩的地方画上“﹏”,或印上一个可爱的图案等,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批改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兴趣,提升了学生学习热情。”
笔者走进直埠镇小201班的教室,正遇到班主任寿老师给学生下发刚刚批改好的语文作业本。大家都兴致盎然地互相传阅着作业,看看老师是怎样评价的。“看,寿老师给我画了一个笑脸。”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迫不及待地把她的作业本举到笔者眼前,小小的脸上满是获得老师肯定后的欣喜与自豪。批改符号的变化,带给学生的心理体验的确很不一样。
精细管理,提升效率
改变笔的颜色,不是根本目的,我们提倡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用心思考的这种态度。直埠镇校校长周国富对笔者说,“四色笔的方案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期望着每位老师也能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和关注教学行为中的细节处理,提出更多、更好的创意来。
四色笔细化了教师们的作业批改方式,也打开了领导者的管理思路。大到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小到听课笔记的规范记录,该校均关注精细化设计、实施和反馈的路径,用心经营每一个细节,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如该校被市教育局评为“学校管理创新奖”的工作---“执牛耳工程”:致力于打造一支务实高效的业务型干部队伍,精细论证设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方案,将对中层干部的末端考核分解到日常教育教学细节,关注每一位中层干部的每一次值日、每一堂课、每一篇阅读笔记,并将日常工作量分化,最终客观、公正确定学年末考核等级。
同样,该校的师生课外社团活动、名师培养工程等也都因科学设计规划、精细务实开展而结出了累累硕果,吸引了市内外的慕名取经者纷至沓来。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引领下,直埠镇校小小的“四色笔”作业批改改革举措产生了强大的“蝴蝶效应”:学校管理者成功地履行了师生服务者的角色,教师的耐心细心教学叩开了每个学生的心灵窗户,学生在愉快学习中潜移默化养成了关注每一个小细节的好习惯。学校发展蓝图找准了突破口,正一步一步走向辉煌。大道铺就,盛景自来!
 
 
 
通讯员:直埠镇中心学校   马高峰   金宇婷

下一篇:
访客(0)
登陆后访问就可以显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