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小学生范文推荐 > 文章详情

家长、孩子、老师

2015-03-16小学生范文推荐作者:吴练红浏览:355次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的精心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成功的家长和一批优秀的老师。家长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人积极上进的学习环境,如何当好这终生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孩子,如何培育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都起着极大的作用。只有家长、孩子、老师的良好配合才能够在孩子身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与环境
     有很多家长常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如何如何不喜欢上学,如何如何与老师闹别扭,如何如何与家长顶嘴等,谁谁家的孩子,不用家长管,屁颠屁颠的就学习去了,而且学习特好,而我的孩子,巴掌也打过,好话也说过,都不管用,就差跪下磕头喊老祖宗了,气死我了。其实,多半孩子的态度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
     家长的学习兴趣与认识、对学校、对老师的态度等对孩子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影响。
    1、爱学习、求上进的气氛
     孩子们一般喜欢并尊重有文化、有教养、好学上进、作风民主、举止文明、关系和谐的家长。特别是家长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学习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种自觉学习的行动。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许多学业不良的孩子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气氛:家长经常约些朋友打牌、闲聊、外出跳舞、看电视、玩游戏、喝酒闹脾气。
    2、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积极的态度
     家长应该多向孩子讲述自己小时候在学校的趣事,向孩子多传达一些自己对学校美好的向往、美好的记忆,努力培养孩子对学校的情感。否则如果家长给孩子传递的都是自己多么多么不愿意上学、学校生活多么多么枯燥无味等一些消极信息,可以想象孩子对学校的概念会是什么样。
     正确对待“常言”,许多人对刚入学的孩子说:“进了蝈蝈笼了”或者说“进了监狱了”之类的话,其实他们的话语就等于告诉孩子:学校生活是痛苦的潜台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这种负面的信息会影响到孩子对学校的期望。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老师“管”孩子的初衷绝不是与孩子为敌,
“管”比“不管”绝对强!出现老师教错了或老师管“多”了的现象在所难免。家长心里着急或生气是正常的,但从教育好孩子的角度出发千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否则不但破坏了老师的威信,以致老师今后很难开展对你孩子甚至对其他孩子的教育工作,而且也使孩子陷入了两难境地,使孩子心目中的两类权威发生激烈冲突,让孩子觉得不知道听谁的好了,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孩子人格障碍:在家长面前表现一个样,在老师面前一个样的双重人格。
     3、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
     孩子在学校里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
     在家里,孩子也应当有个固定的学习地方,它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形成一种学习地点的定向,也就是说,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犹如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即刻来了精神一样,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用来读书做功课的专门地点。
     有条件的可以单独安排一个房间,住房条件不允许的,也要为孩子安排一个墙角,放一个书桌,供孩子存放书和作业本,使孩子处在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中。
     好多学业不良孩子不写家庭作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里没地方写!
    4、注意在家里用完东西就放回原处的榜样作用
     以培养孩子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这不仅会使学习环境保持整洁而有条理,而且可以节省寻找学习用品的时间。
     例如,在学习前把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干净,只留下学习用品、书籍、作业本等,这样既免得其他东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孩子铺开了写。要求孩子在学习后将各种用品都放回原处,再次学习时可随手拿来。否则:学习用品乱放,杂乱无章,学习时又找这,又找那,半天还找不齐,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情绪,妨碍脑力集中,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业,以至使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5、家里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兴趣订阅一些报刊杂志
     一方面自己拓宽知识面以便有与孩子交流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以书中的某些内容为话题与孩子进行讨论与交流,这对做孩子的榜样、促进孩子学习、促进情感交流、防止“代沟”的产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注意生活方式:
    早餐不可轻视进食应该恰当保证营养供应杜绝傻吃傻喝生命在于运动。
    二、反思过去的教育方法
    1、专制型父母
     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
     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
     另一种专制——过度保护
     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上学,拒绝与同学交流,拒绝老师教育帮助,形成孩子的退缩行为。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等。
     2、放任型父母
     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长辈,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种家长属甩手父母。
     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
      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剧烈化和家庭生活电视化,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而这与科学的教育是相背的另一种放任——过分的溺爱和宽容。容易使子女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结果,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过激行为。
     当前学校教育中老师遇到最头疼的问题:
     家长“管”的孩子一般不怎么需要老师“管”,老师“管”的都是那些家长一般不怎么“管”的孩子,而这类孩子的教育由于缺乏有力的家庭教育配合,其教育效果一般也比较糟糕。
     “放任”型的学生
     父母缺乏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孩子情感上被忽略或对立,父母不和,视孩子为出气筒进行辱骂或殴打,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经常体罚、对子女缺乏适当监督和养护。这类孩子从小就缺少温暖和爱,心情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情景中,惶惶不可终日。      

3、民主型父母
     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民主教育不等于什么事情都是协商。
     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会深刻与全面,所以对有些重大问题要由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事先统一口径,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好多父亲忙于工作而较少顾及孩子的教育,孩子全交给母亲,母亲既要担当“慈母”的角色、又要担当“严父”的角色,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又担当“严师”的角色,多重角色的混合会使孩子莫名其妙,对母亲形成复杂情感、对社会形成歪曲认知,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浙江“徐力弑母”正是这种悲剧的结果。
     父母意见不和。当家长们毫不隐讳地在孩子面前为家庭问题争吵时,孩子们会感到迷惑,没有安全感;孩子会钻你们两人的空子。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一定要团结统一,分歧要在私下里解决,要让孩子确信你们在家务活、日常杂务、作息时间以及禁止打架、偷窃、撒谎等规章制度上的意见是一致的。
     即使一方强烈反对另一方的某些观点,孩子在场时也应作出暂时让步。
     要给双方以管理不同事务的权力,如父亲负责处理杂务,母亲监督执行作息时间,避免一方负责所有的规则,否则,当这位"负责人"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会对规则置之不理。

三、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前和小学阶段,成绩不是太重要的,重要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了初中、高中才能应付那些更需要用头脑才能解决的问题,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没有好习惯只凭借一点表面的智慧所表现出来的聪明,到了初高中以后就会应接不暇,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到终生的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差错。
     1、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
     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知难而退,或转向老师或父母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攻克困难。此时,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语言,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还可以跟孩子讲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他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
     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形成一种时间定向。
     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
     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
     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
     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
     3、力戒拖延和磨蹭
     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不专注;
     学习时摸摸这儿摸摸那儿;
     迟迟进不到学习状态中;
     学习时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
     貌似学习,学习效果极低;
     “老模”(老磨就是老磨蹭)恶果是白白浪费了时光。
     养成了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
     会造成思维迟钝,注意力降低。
     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业落后。
     形成拖沓的作风,学习、工作都没有效率。
      4、 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老师和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
      5、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
     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
     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校里就会产生积重难反的大困难。
     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一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6、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没有检查作业的习惯。因此,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
     最好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7、良好的休息习惯
     “学生比老师还累”的说法不无道理,老师讲完课后可以回到办公室休息,一天上3-4节课,而学生必须马不停蹄地开始应付下一个老师,如此车轮般忙碌一天,再加上完成每个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都消耗很大、十分疲惫,因此休息和睡眠对学生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    
    四、注意与老师密切配合
     调教好自己的孩子,学会与老师合作。
    1、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孩子?
     对教学活动反应的灵敏度:
     •接受知识的速度快;
     •学习成绩好;
     •理解老师暗示的水平高;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
     •教学时不乱接下茬、不取笑答错问题的同学;
     •不经常打断老师教学;
     •回答问题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学习行为不迟钝;
     对学习和老师的态度:
     •学习认真不马虎;
     •按时认真写作业;
     •不傲视老师;
     •对老师交代的任务认真完成;
     •对老师有礼貌。
      纪律:
     •自控行为好;
     •不小气、动不动就还手、吃不得半点亏;
     •不狡辩、能自我批评;
     •上课时不随便说话、不影响老师讲课;
     •无说谎、偷拿等行为;
     •不过分活泼或放肆文明礼貌:
     •嘴甜;脚勤;
     •助人为乐;人缘好;
     •在老师面前和背后一个样;
     •关心体谅老师;
     •热爱集体、关心他人;
     •不自私自利;
    2、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家长:
     对孩子负责的情况:
     •关心关注自己的孩子(衣食住行、成长、学习、品行);
     •敦促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
     •不以繁忙为借口而推卸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不企望老师过度照顾自己的孩子;
     •不过分将孩子的错误归咎为家长的不是。
     家庭背景: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及其对孩子成长和孩子教育的理解;
     •不对自己的孩子关爱过度;
     •不对自己的孩子自以为是;
     •不自觉有钱、有势力、高人一等;
     •当自己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家长不缺乏宽容
     对老师的理解与配合:
     •对老师积极的评价及态度;
     •与老师对孩子的要求一致;
     •对老师交代的事情完成情况;
     •对老师暗示的理解及反馈;
     •配合老师对孩子的教育;
     •不在老师面前一味责备别的孩子的不是;
     •不动辄以向学校报告而向老师施压;
     •不只听片面之辞而对老师言语偏激;
     •不在老师面前和背后不一致;
     •不当着老师的面冲孩子发火;
     •不当着孩子的面评价老师的过失;
     •不对老师工作横加指责等。

3、家长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用多种形式主动和家长联系,尊重家长,和家长平等交流沟通,帮助家长全面认识、了解孩子,并在教育孩子上形成合力。
  •帮助、指导家长不断提高家教水平和自身素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热爱学生,对学生全面关心,关爱学习困难或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对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
  •课上得有趣,孩子乐意听老师上课,喜欢老师教的这门课,喜爱崇拜老师,作业布置得当,批改认真及时。
  •仪表端庄大方,服饰得体,言得文明。

五、家庭教育的误区
    1、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态度不认真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是孩子自己的态度问题、“他们就是不想好好学!”、“对他说了多少遍了,他就是不听!”、“怎么说也没有用,只有狠狠揍他一顿才行!”
     殊不知,孩子的学习不好大多是由于学习能力的问题。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紧张,而不是打骂所能解决的。
    2.把孩子当大人对待
     没有必要向他们解释制定每条规矩的原因。
     有些事你可给孩子一些选择的余地,但有些要他们做的事却只能以命令的方式而不能用提问的方式。
    3.忽视惩罚
     如果孩子看不到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恶果,他就很可能吸取不到教训——公平合理地处罚并没有什么错。
     惩罚要同他犯的错误相关联——不要“秋后算帐”。
     惩罚要同犯错误的程度相当——不要感情用事。
     惩罚的方法:
     谴责、静坐思过、取消特权(取消游戏、脱离集体、取消资格等)、剥夺心爱(玩具、食品、活动)、忽视(视而不见、不理他)。
    4.忽视奖赏
     奖赏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评价。
     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
     奖赏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孩子而言,最大的奖赏莫过于是别人的称赞和肯定,他们尤其需要家长、老师的鼓励、微笑等。
     5.过多指责、否定一切
     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可是我们的一些家长通常都是瞪大眼睛盯着孩子的缺点。如果你总是喋喋不休地专拣孩子的缺点去指责,那么"失败"可能真的要与他相伴了。应该做的只是对孩子予以纠正,比如:"你忘了装文具盒了。"让他知道你相信他能按你所期望的做好,即使他这次没做对。
     6.忽视让孩子学会吃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刀子越磨越锋利,脑子越用越灵活。

•只要功夫深,钢杵磨成针。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六、深思现在的孩子、可怜现在的孩子、理解现在的孩子
     吃精制食物,娇弱的胃口让他们厌恶养育人类的五谷杂粮——体质下降;

穿漂亮衣服,卫生的观念将他们隔绝于孕育了万物的风雨和泥土——童趣丢失;

居高楼大厦,远离儿童游戏、远离儿童天然的小集体——心灵孤独。

周末去上奥校、体校、钢琴班、歌唱班、绘画班、英语班、舞蹈班等等——休息不好;

一切事情家里已经做妥,唯一能做的事是给大人挣回点面子——期望的压力;

不再听奶奶讲七只小山羊的故事,因为家家都有好看的彩色电视机——缺乏亲情交流;

不谈学习活泼可爱,面对书本只有发呆——普遍厌学;

从成人世界学到各种道理,无法在自然界获得一点启示——没有实践;

会按图示垒起精美的积木,再也造不出一把木枪和柳笛——失去创新。
     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而童年的记忆却是没有色彩——彼此悲哀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是无助的,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

行动起来吧,一切为了孩子!

访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