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上梅镇第四学校

县级教育部门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课改专题讲座 > 文章详情

让教育与幸福相遇

2015-07-02课改专题讲座作者:黄长松浏览:835次

上梅四校课改讲座

               让教育与幸福相遇

                                          ——努力构建有效课堂

  谭康来

   2015年6月11日

 

【教育的现状】

自恢复高考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流的“模式”培养了大量人才,让包括我们在内的众多农家子弟,走出了山门,改变了命运。

但是,在考试“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又与时代脱节,使置身其中的我们不寒而粟。学校“优其优,劣其劣”的“因材施教”,让所谓的“中差生”——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丧失信心,厌学恨学。一方面,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应接不暇的课外辅导班,以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陈旧观念,让学生少了童真,没了快乐。另一方面,能够轻松应对考试的“学霸”们,其体质、情感与道德又严重缺位。对于教师,年复一年的劳动,磨掉了初上讲台时的锐气与热情,倦怠早生,创新缺失,课堂也变得死气沉沉。当课改进入第二个10年,许多教师仍然坚持用疲惫的声音强占属于学生能够—                                   5的课堂,用“发黄”的知识强灌青春的头脑……

●来自教学的思考

时常可以听到教师抱怨:“课本上的知识还讲不完,哪有时间去考虑别的?”教师在为完成教学计划和内容的苦恼中,忘记了“人”的发展,忘记了为何而教;学生也在大量的知识经验和记忆中,忘记了思考,忘记了为何而学。这也印证了为什么大多数课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究其原因是没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能实现知识与学生的灵魂碰撞,学生没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问题提出:幸福教育的向往

早在几年前,我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幸福教育”。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追求“幸福教育”呢?那是因为我在学校里看到过太多不幸福的现象:对分数的过度追求,让学生的学习不堪重负,让教师的生活变得单调无味。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原本是以追求幸福为宗旨的,但我们的学校教育把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变得有些扭曲。比如:教师的形象被道德绑架,教师是春蚕和蜡烛,牺牲自己成就学生,虽然崇高但太悲壮;传统教育之于学生,则总是以获取功名为宗旨,而获取功名的途径和方式是“头悬梁锥刺股”、“吃得苦中苦”、“闻鸡起舞”;今天的教育则把学生绑架到考试的战车上,动弹不得,这让学习变成了一种痛苦,难道就没有一种教育使教师从教不用那么死板,让学生学习不用那么痛苦吗?追求幸福的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渐渐变得清晰的。

我的想法是: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幸福是一种过程,幸福也是一种能力。

教育既要为学生创造幸福,又要给教师带来幸福,既要追求明天的幸福,又要关注当下的幸福。

我们追求的是:以构建师生幸福人生为目标,大力改革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使教师在组织引领中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幸福密码:建立“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

其实,教育没有那么复杂。幸福课堂就是让教师快乐地教,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作为学生的助学者出现。

课改就是“改课”,所以要从教师的“教”“改”起。课堂不是教师权威地灌输知识的地方,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探索、成长的梦工场。

课改的一个底线要求——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20分钟,留出大部分时间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掌握和检测,真正让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关于课堂上所有的要求都是“为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

1、三段是:自学阶段、导学阶段、测评阶段

(1)自学阶段——定向自学:“自学”指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学生按照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快速阅读教材和尝试答题,并初步消化,理解并梳理知识,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2)导学阶段——释疑探究:针对学生自学遇到的障碍,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启发思维,组织学生小组学习,进行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测评阶段——互测自评:围绕教学目标,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和作业,组织学生当堂互训、自评、自结,用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2、六步

(1)定向示标: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间1—2分钟。目标要体现层次,保证学困生学会,中等生学好,优等生学活(当然要结合课标)

(2)自学指导:展示目标后,教师提出自学指导,包括课前预习和课中自学,有内容、方法、要求、时间、思考题等,目标明确后,学生可以驾驭着自己思维的汽车沿着自学指导的方向驶向目标。

(3)自学督查:学生带着任务开始高效率的自学,教师督查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展示汇报,要充分暴露问题。

(4)导学释疑:这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分组讨论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若有学生会,则先由学生答,后由教师补充,若无学生会,则由教师解答。可以兵教兵。

(5)合作探究:对于重、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意见,以及生成性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合作探究,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开展合作,互相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共同进步这一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自主测评: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反馈。

●幸福感悟:抓住两个“牛鼻子”

从虞海娟的“认识小数”这堂课来看,最闪亮的地方是学生自己展示、合作、交流,教师放手让学生学,可是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发言之深刻独到,生生交流之深之广,都与传统的课堂迥异。

这样的课堂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活跃、深刻。

因为这一模式抓住了教学的两个“牛鼻子“:一是竭尽全力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合作,在对话合作中共同成长。

我觉得:有效教学的第一要义,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纵观8堂课都体现了自学,很明显,最成功的是陈晚云老师的语文课,虞海娟的数学课,刘扬的生健课,刘小桃的音乐课,因为从课上折射了平时组织学生学习的方式,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述就是训练有素。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学生的精彩表现在于自学。而“课前预习”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手段,决不只是为了节省学习时间。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课前预习”,虽处于课堂教学之外,却直接决定了课堂是否精彩,“先学后教”必须“先教后学”。这个先“教”就是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怎么去预习。

回忆我以前教语文,每当接手一个班级,我第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预习,不是简单告诉学生预习的方法,而是教师把自己怎么学习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一开始是手把手,我是这样注意字的间架结构,笔画易错之处强化记忆书写习惯的培训;我是这么画重点词、中心句的,然后抄在黑板上,我是这么理解这个词语的,把思考的过程原原本本展现出来,然后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比如怎么理解词语:有“拆字法”,就是把词语拆开来加上你的理解后又串起来,看通不通顺,不通顺也没关系,只要做了就可以——我们讲究的是过程。你这样做了,你对这个词语就有了你自己的一个想法、做法。又如“打比方”,根据自己的经验,思想境界来理解;还有的是通过一个表情、动作来描述某个词语。

这样,学生就大致明白了该怎么预习。

我们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摸索,对每个学科如何做好预习做到有相当成熟的经验、方案,从课上可以看出,陈晚云老师组织学生如何预习,掌握字词、读书方法,刘扬、刘小桃老师教给学生如何上网找资料,刘霞辉老师教给学生课前准备学习材料,虞海娟、何永红老师利用课前学习单组织预习都是不错的方法。

比如语文,据我了解,陈晚云老师课前预习方法的基本模式是:

(1)利用工具书完成课文中的字、词学习任务。

(2)在“学习单”引导下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读通读顺并用自己的话写出你的理解,体会各段大意;

(3)弄懂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语句进行描述;

(4)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领悟写作特点。

而数学,据我了解,虞海娟老师课前预习方法的基本模式是:

(1)看懂、读懂例题的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和学习单提示的内容。

(2)根据题意重新用自己的话编写题目,并找出媒体的有效信息。

(3)画图帮助理解例题,列式计算并口述计算过程,找到本题的相关算理。

以上所举的只是基本的模式,每一个老师可根据年级、学习内容、学生实际等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但有一点是不能变的:预习拒绝被标准答案圈着走!

标准答案会制造思想的懒汉,更将窒息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现在许多学校都有导学案,我认为,好的导学案,就在于不给答案只提示思路,否则就把学生的思想“圈”住了。因此,我坚决反对学生使用带有标准答案的辅助材料进行预习,任何人都有懒惰心理,如果有了现成答案,我何苦千方百计去找新的东西呢?

我提倡学生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有的工具书上有答案,我们要告诉学生,工具书上的答案你一定不能拿到课堂上来,老师要看的是你读书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你理解一句话后,能用自己的话去表达,这叫学习好了。为了独立思考,我们应规定:每次检测,只要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靠近、接近,都要酌量给分。

裸学式预习带来两个结果:一、学生没有近距可走,只得老老实实去读书;二给学生一个信念——对某个事情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

这就如小孩学步,开始踉踉跄跄,后来能独立走,学生一开始只能表达一点自己浅显甚至不着边际的想法,后来说得多了,就各有各的观点,有的就有交叉,有交叉就有闪光点。

实际上,除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是贯穿于“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另一条红线。

没有合作对话,就没有全班或一个共同体的有效学习

一般来说,根据我校大班额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全班分为若干大组,每大组4人,分别为1号、2号、3号、4号,1号、2号成绩较好,担任每个大组的大组长、小组长,3号、4号则为后进生、潜能生,1号与4号,2号与3号分别坐在一排,组成小组,大组讨论时前排转向后排;小问题小组合作,大问题、难题大组合作。先进生负责监督,帮助后进生、潜能生;大组长负责学习任务的分工落实,组织反馈。大组、小组都实行捆绑评价,3号、4号课堂表现、学习进步与否直接关系大组、小组得分,这一小组管理形式,应渗透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每个细节中。

“课中检查”,这是上课的第一个环节,以前我的做法是检查潜能生,看他们在学习之前是不是进入了课前预习状态,预习效果如何。现在可以这样,让班上若干个大组向老师汇报一下各组的情况,大组长反馈,组内若干同学哪方面没有做好,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就是今天教学的重点——引入教学情境就这么解决了。

这是课堂的引入。

且看课堂的主体,一般的课堂,随后的环节——“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汇报”就占了大部分时间。“在这一环节,语文课的做法是:因为课前学生对课文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就可以按照课文的顺序,把今天的学习任务分到各组,比如第1组是1、2、3自然段,第2组是3、4、5自然段……”前后两个组有一点重叠、交叉,这是故意设置的。这样在后面小组汇报时,两个小组对同一个内容就可以有不同的认识,以便学生自己去比较,去领悟,从中也给学生一个观念:语文学习没有标准答案。

小组接到任务后,不需要教师安排,大组长就会进一步细化任务并分配给组内每个同学,“我理解几个重点词,你搞好几个重点句,每个人的任务都不同。”然后每个人把自己的东西写在学习单上。何永红老师的学习单就是一个例子,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学习单,以展示各自的预习、课堂学习情况,这个过程需10分钟左右,此时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心“看”。

重头戏是交流汇报。一般先让4号、3号汇报,他如果没有讲好,2号会自动“链接”,2号讲完了会说:我的发言完了,请我们的大组长来帮忙,这样,这一组对每一句话或某个词就有了独立的观点。

为什么总是4号、3号先说呢?我们应有一个评价办法:上课发言,4号记4分,3号记3分,2号记2分,1号记1分,一节课下来,给每个大组计总分,前3名分别给加星,每周得星前3名记录到班级考评总表,每月对得星情况进行总评,结果及时公布,“三好学生”、“优秀班干”从该学期前10名大组之中挑选。

这样长期坚持课堂自然会活跃,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成长。

课堂的成败取决于学生的表现,但如果每个学生的表现都要教师全过程地去激发、推动,那么教师必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就是借助小组的力量。

接班之始,我都要花大量精力做好小组培训。我告诉学生,学好知识有3个层次: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讲明白是学好知识的最高层次,错误是镜子也是路标,帮人改错等于帮自己防错,只知道对不知道错是半对,既知道对又知道错才是全对。二人小组的学习是互为资源,不是一帮一。竞争不在于超越别人,重要的是要超越自己。集体是水,个体是船,水涨船高,在落后的群体中难以出类拔萃。这是让学生树立起小组合作的意识,同时还要培训他们合作的方法。

我培训组员:不能满足于听,知识不是听会的;在合作中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习组长的思维方法,小组交流说悄悄话就行了,大组讨论4个人听见就行了,班级展示则声音要洪亮,全班讨论交流要注意用语的文明礼貌,上下承接,要学会说:“××同学,我对你的回答有补充。”“我们组的汇报完毕,请帮我们评价。”“对不起,××同学,你说错了,我替你来说”……小组长要学会怎样讲,比如可以先讲思路,再讲做法,语言格式是:这个问题要怎样想?为什么要这样想?还有别的思路?最简洁的思路是什么……

慢慢地,学生学会了真心倾听、真诚沟通,学会了尊重、质疑、包容、欣赏、对话、合作,这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有效深入的自主学习加上活泼有序的对话合作,让课堂产生化学效应:无须教师,学生们自己就成了课堂的组织者;他们展示,但不是肤浅各说各话,而是以各自的独特思想去照亮、激发更多的洞见;每个人都在精神上的漫游,但不是孤独无依,而是在一个共同体中互相启迪,互相提升。

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形成整体感知,初步生成;交流、展示依托学习小组,人人当小老师,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在和谐、热烈、有序、精彩的课堂氛围中,教师追问、点拔、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分享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检查、反馈在保证课堂大容量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堂过关,享受成功的喜悦。要安排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知识方面进行拓展延伸,实现知识迁移,能力提升,这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同时,教师也实现了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用真情、用关爱、用欣赏的眼光,让学生享受到表达的幸福,自主的幸福,成功的幸福,发展的幸福。

●课堂教学的审视:问题与困惑大量存在。

1文本细读:兴奋的是教师,“沦陷”的是学生。

文本细读,不顾学生实际,教师讲的与学生学的脱离了,包括我们与课改理念的游离,让学生丢失了,按着教师预设的走下去、演下去,仍然是教师最热衷做的事,我们在教的过程中,可能与学生比起来,便会产生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满足感、自豪感,你要他放弃千辛万苦的解读成果,那真比触动灵魂还难。

2教学目标:糊涂的是教师,“遭殃”的是学生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同时也是教学行为调控的准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惜的是,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深入研读课标,对各学段的目标不甚了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学生能力的培训缺乏整体构思和规划的学养,如此,只能率性而为,教学中不是犯“同质反复”的错误,就是犯“揠苗助长”的毛病,从而导致学生不愿意学,或者是学不会。

3教学设计:教“走过场”,学生“被学会”。

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科学性、适切性都无可挑剔,但是课堂执行能力欠缺,缺乏给力的教学策略,无法把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有效地落实下去。

4教学评价:老师“隔靴搔痒”学生“不明就里”

有一种现象,不说普遍,至少是不鲜见,一个知识点学完后、教过后就算万事大吉了,至于学生掌握没有掌握,掌握到几分,是停留于概念的层面,还是至于娴熟运用的境界,教师一般不再过问的,似乎“教过”是教师的责任,而“学会”则是学生的造化了,即使评价,也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切中要害的点评,隔靴搔痒,针对性不强。

如果说困惑,其实还有很多,首先转变教师观念实在太难了。技术的培训很简单,但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经验既可能是你的优势,也可能成为你发展的障碍,所以教师需要不断通过培训学习来完成理念和技能的提升,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否把自己当作桥梁,他邀请学生跨上这座桥,并在帮助他们走过来之后,高高兴兴地把桥拆掉,并鼓励学生建筑他们自己的桥梁,这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

●幸福追求:需要勇气和决心,迎难而上

我骨子里是一个从不服输的人。自工作以来,我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过。当然,实际工作中,仅有决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作为校长,首先要知道自己将要去哪里,要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如果我们连自己在哪里都不清楚,怎么选定达到目标的路线?所以,校长是引领方向的人,是带领团队寻找并认识方向的人。

在工作中,我一直主张用欣赏的眼光去善待教师。你将别人看作天使,他们也将你看作天使;你将别人看作恶魔,他们也会将你看作恶魔。如果你整天盯着教师的短处,自己也会变得烦燥。你的心态变好了,看到的人和事也都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

因此,我倡导“不找借口,完美执行,敬业服从,智慧工作”的作风,坚持“常规是基础,特色是关键,发展是道理”的原则,坚守“高度决定态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的信念,以“惯于欣赏,善于合作,乐于分享,勇于分担,敢于创新”的态度,积极推动课改进程,营造幸福家园。

●构建幸福课堂:我们开始行动

今年的研讨课,研讨座谈会,研讨教研活动,我都如期关注,不知不觉中我那贫瘠的土地,已被我们四小教师致力于教学研讨的甘霖浇灌,上课的八位教师精心教研,潜心课改,真诚上课,真心说课,毫无畏难情绪,七八位主评的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已见,道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说出了乐于课改的真实内心,各参培人员、各听课教师、各参与研讨的年级组长、学科组长、行政人员、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以及务求上进的教师们真心投入,激情四射,毫无厌倦情绪,对此我感动不已,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全体四小人热心课改的温暖,我真恨不得,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化,去赞赏、去肯定每一位老师的精彩表现。要知道,每一次活动的积极参与,每一次的清晰阐述,每一次观点的补充,每一次思维的碰撞,无不闪现出四小人那一颗贴着课改、贴着孩子的心,特别值得一提的陈晚云老师的情智语文,王辉兰老师的诗意语文,虞海娟的智慧数学,刘扬的主题生健,何永红、李丽娟的顺学而导式数学,精心演绎课堂盛宴,刘霞辉的绿色美术,刘晓桃的阳光音乐,用最新创意点亮学生成长课堂心灯,可以说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生健多节优课同涉课堂深水区,主讲、实践、观摩评议,组织领导,全体教师齐放教研正能量,上梅四小的课改,因为大家的跃跃欲试,沉寂的教坛活跃,因为大家的热情参与,困惑的难题变得明晰敞亮,平凡的课堂变得风生水起,因为有一股引领的力量,生长的思想有了皈依,课改之路奔向美好;因为大家爱的深沉,才会在这片狭窄的空间里切磋琢磨,渐渐地明确课改的路径,我以无比崇敬的心情,衷心地祝愿我们的课改开一蓬花,结一蓬果,收获一蓬幸福和美好。

●幸福愿果:渐行渐改,勇敢前行

老师们:教师转变观念,还权于学生,并不能彻底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问题,解决课堂效率低下,还需要教师勤于实践,乐于实践,恒于实践,多动脑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和学习就好比自由恋爱,只有他们真心喜欢对方,困难才能迎刃而解,改变课堂教学现状,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这种“恋爱”关系,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教师一定要清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转变观念,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从真正解放课堂做起,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体验,从而内化提升。

老师们:课改很难,因为改造课堂就是改造教师,改造学生甚至是改造教育的未来;课改其实也不难,因为我们的追求只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寻找我们需要的教育。

“三段六步”模式承载的是幸福教育的核心理念,建模,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工具,旨在建立一个通用的模型以便更好解决问题。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有模,贵在得模,最后超模,进而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使我们的课堂整体设计更加合理。教学环节更加科学,生命情感更加灵动,课堂效益不断提升,教学更加快乐幸福!

谢谢大家!

上一篇:
访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