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上梅镇第四学校

县级教育部门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思想德育专题 > 文章详情

教育就是以心养心的过程

2015-12-23思想德育专题作者:黄长松浏览:422次
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就很难发挥。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来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说父母的心是一种什么状态才适宜养孩子。父母怎样才能燃起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呢?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可以,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那就很难去引燃孩子的热情。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父母要保证情绪平和,才能起到引导孩子的作用,否则,将会把问题严重化,父母内心的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问题更难以处理。孩子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干扰源,如果父母心乱如麻,孩子也会是心神不宁。父母如何才能让自己心静如水,当孩子出了问题,不急不躁,不能乱了阵脚,还能够平静下来,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面对孩子的问题呢。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家长的内心平静了,对孩子教育的目标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否则,教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也不会有任何的效果。父母怎么才能做到心清如水,不急不躁呢?其实,就是两个字:养心。养心,就是修为自己。修为二字重在修字上,每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看待和分析事物,心态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如何处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同事朋友之间、领导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为”,然而,“为”的怎么样,重要的是看自己修炼的怎么样。顺势而为,就是要看清局势,分析当前有利的因素,找出不利因素。势,就是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力的高低就能体现出一个人“修”的怎么样。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应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并不是不为,也不是顺其自然,放任自由,而是要看清问题的根本所在,不要被表面的一些假象所迷惑。然而很多父母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而看不到事情的本质,更看不到孩子的内心。父母没有看清局势,就着急出手,仅凭自己的经验,给孩子下了一个定义,不给孩子发表看法的机会,反过来还说孩子太笨了,怪孩子不听话。当孩子有了问题的时,不要只顾寻找方法,这个时侯最重要的是停下来,想一想,给自己一个时间,从自身审视一下,哪里出了问题;也给孩子一个时间,因为成长需要有一个过程,教育需要慢慢来,当停下来的时候,问题也许就已经解决一半了。在黑夜里之所以会有恐惧和担心,不是因为外界有什么东西,而是因为太黑,看不清楚前方的道路,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所以才会感觉到担心和恐惧。所以,因为孩子的教育而产生的焦虑和担心,并不是因为孩子出现的问题所致,而是因为父母的心不静,心不定,教育的目的不清晰。当有孩子有了问题,正是需要父母提升自己的时候,不要一味怪孩子,而是要感谢和爱孩子,因为,孩子就好比是一面镜子,父母从这面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模样。孩子身上所出现的问题,折射了父母自身还有不足之处。家庭教育重在养,也就是父母要先养心,不断地修为自己,给孩子的心营造一份良好的生长环境,父母之心就好比是养鱼的水,大树的根,教育就是以心养心的过程。
上一篇:
访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