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上梅镇第四学校

县级教育部门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家长会论文 > 文章详情

家校合作,让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孩子成长的“基石”——上梅四校 汪艳玲

2015-12-23家长会论文作者:黄长松浏览:2001次

一个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一个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并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约有近四亿人,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母越来越多,长辈们对孩子百般呵护,一味迁就,“含在口里怕化,捧在手上怕摔”,大都在过于溺爱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主要表现在:任性、唯我独尊、好逸恶劳、无集体荣誉感、不文明礼貌、对长辈无礼、盲目攀比、只有索取、不讲奉献、顽皮、厌学、叛逆等等,使得家长、教师十分头痛,出现教师不知怎样教,家长不知怎样管的局面。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即养成教育)也就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核心。

美国目标教育倡导布鲁姆教授说:孩子的心灵犹如一块奇异的土地,当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当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习惯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也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这是为孩子奠定成功人生的基石,也是成功教育的完美境界。

人的一生要养成许多好习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文件的精神的要求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主要该养成以下方面的习惯:

(一)做人方面的习惯(或称人格道德习惯)如:孝敬父母,诚信宽容,勤劳节俭,遵纪守法,耐受挫折,自我控制等。(二)做事方面的习惯(或称交往合作习惯)主要体现在团结互助,善与人处,文明礼貌,乐于助人,讲究效率等。(三)学习方面的习惯(或称学习智能习惯),表现在主动学习,科学用脑,深入观察,善于记忆,积极思维,探索创新。(四)生活方面的习惯(或称健康、审美习惯)它包括坚持锻炼,合理营养,按时作息,讲究卫生,情趣健康,自我完善等。要把这些抽象的德育目标变成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具体要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快乐健康地成长,并进一步在行动中转化,从而达到知荣明耻,努力践行的目标,就更需要家校互动合作,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作为班主任兼为人父母的我感慨良多,下面谈几点感悟:

一、给孩子一双审美的眼睛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以说爱美是人的天性,是一种心灵的体操,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与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审美是美好情趣的升华。生活中善恶是一种客观的是非标准,对孩子们来说,它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审美的眼光与能力都是内在的,当他内心有一种美丑尺度之后,就会主动地拿这个尺度去衡量他周围的人与事,能自觉地分辨出善恶真假,因此,做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应注意用文明的语言去打动孩子,用整合的仪表影响孩子,用丰富的知识引导孩子,用充满爱的拥抱呵护孩子,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孩子。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到美育的重要作用,给孩子一双审美的眼睛,培养孩子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的情趣和展示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实现人生的自我完善,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认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潜移默化中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二、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促、引导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家长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思索和选择:自己当前应着手培养哪些习惯,训练期为多久(一般为一至三月),制订自我评估方案,制定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加强对孩子行为的控制,督促、引导,严格约束孩子向行,以便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帮助而不包办。

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发挥他们在习惯养成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决定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坏习惯,自己决定采用哪些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把孩子一切安排得太妥当,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考虑,自己可以做得慢一点,弱一点,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当然,家长的引导和帮助是必要的。

2、严格而不迁就

良好习惯的养成,家长要消除外部干扰,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必要条件。但家长给孩子自由,并不是不管,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也并不是无原则性,例如:孩子几点回家,何时开关电视机,几点做功课,何时睡觉,上网玩什么游戏等要做到严格要求,并加以监督和限制,对有损孩子健康的活动决不迁就,发现孩子有偏离目标的行为和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行为调整和心理调节,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路线不对,及时改正,久而久之,一条新路便踩出来了。

3、引导而不放任

孩子必竟是孩子,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和问题,帮助孩子改掉某些行为偏差,需要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要求孩子递减不良行为的次数,不可操之过及,还可采取与吸引孩子相结合的奖励方法,家长应细心引导,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收获。

三、搭建平台,组织活动

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主阵营,我校以学生家庭为着眼点,以学生家长为对象,以家长学校、学校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落脚点,把各项活动融入到激发学生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理念中。在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帮其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

1、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培训——提升家长素质,分享科学育子方法,倾听家长心声,向家长提供教育咨询、指导、帮助。

2、孝道,感恩,我先行——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感恩教育体育活动。

3、“告别陋习,完善自我”大型签名活动——将横幅挂在校门显眼位置,时刻警示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学生要求,养成习惯。

4、珍爱生命——利用每周的周会和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出行、远离毒品,远离邪教等教育。

5、开展“经典诵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文化瑰宝,每天定时定点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向学生进行教育。

6、墙报文化橱窗,营造绿色通道畅行。

7、“礼仪之星”评价体制——充分发挥学校“礼仪之星”活动的激励和评价作用,言其行,导其行,真正让学生做到“礼仪在我手中”,“礼仪在我口中”,“礼仪在我脚下”,“礼仪在我心中”,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校园文明蔚然成风,校园更干净了,学生的语言更文明了,行为更规范了,学习劲儿更足了,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育人的工作没有定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努力与探索,力求找到更多、更好、更能让学生乐意接受的途径与方法,家校合作,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让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孩子成长的“基石”。

访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