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任村镇中心小学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校园话题 > 文章详情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

2017-06-16校园话题作者:小秘书浏览:236次

如何教育孩子

首先,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尊重,是溺爱。

其次,教育要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最后,是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在上述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在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同时,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培养兴趣。小孩子在小的时候,学习深奥的知识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开拓小孩的智力,培养她们的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都是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的。我们要从培养小孩的兴趣爱好着手,这个时间不能急,要一步步的慢慢来。

2、培养好的习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都很重要。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3、做好沟通。小孩犯错的时候不要打骂,要试着和她们沟通,告诉她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交流的时候要放低心态,要把自己想象成小孩,这样和她交流的时候,你们之间就没有代沟,沟通起来就很好,你说的话她也会很容易理解,能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下次就不会犯错了。

4、多加鼓励。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有的已经上学了,那么这时无论他写的字好不好,或者是成绩怎样,那么你都不要责怪他们,要鼓励他们争取下次写的更好。大人的鼓励对小孩就是一种动力,你一味的责怪会是他们丧失信心的。

5、给孩子自由。小孩子贪玩是难免的,不要一味的克制他们,不让他们玩,这是不好的。玩是天性使然,不要压抑,要教会他们安排好时间,比如可以告诉他们,你们做完作业再玩啊,这样他们就会很高兴的,因为做完就有的玩了。做起作业也卖力很多的。

6、言传身教。家长的言传身教也是很重要的。小孩子还没有判断力,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有影响,家长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把他们往好的方面引导。

查看详情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1、居高临下

这可能是传统遗留下的问题,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专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总以父母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评有时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们也会“口服心不服”。因此,专家建议:父母们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样大家的感觉都会很好。

2、求全责备

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小,当他在整理被褥、画画或者投掷皮球时没有做好,父母不应苛刻对待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们总是苛刻地对孩子说,“你还差得远呢”,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3、频频夸奖

别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过度的无谓的夸奖只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而且,听惯了父母夸大其辞的赞扬后,在步入社会后他们很可能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4、过多限制

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个样。父母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感觉收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

5、关心过头

“今天谁来了电话?”、“日记上记了些什么?”……每件事情父母都要问个明白。要知道过度关心,只会让孩子反感,因为,孩子会感觉自己的世界一直收到父母的干扰,自己的生活空间被在压缩,从而丧失特长发展的机会,甚至,引起我的逆反心理。

6、全盘否定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错是批评的太过,诸如“你总是撒谎”“我们家里没哪个像你这样笨的”等,这些话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导致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情绪。

7、是非不分

“这孩子喝酒快赶上他老爸了。”这句话到底是在表扬孩子还是在批评孩子呢?可能孩子们的理解中褒奖的成分会更多些吧!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是,一定要就事论事,并且让孩子知道他错在何处。

8、贬损他人

偶尔把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小朋友做些横向比较是自然的,但父母更多的是看到别家孩子的优点。这样的教育,怎能起到好的效果。

9、事事代替

现在有许多父母事事都不让孩子干,不让孩子有自己作决定的权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伤心,但对孩子来说,不经历失败,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况且,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终究要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的,如果现在没有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他便无法自己把握将来。

10、不作楷模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自己首先没做好榜样,当孩子效仿父母的一些不恰当行为时,父母又要千番指责。言传身教,没有身教,言传就无从谈起,因此,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才能起到垂范作用。

如何教育孩子学习

1、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父母需要的是认真地训练孩子集中精力的习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满足这五个条件:

①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②安静,没有骚扰。包括精神方面的,包括物质方面等的。

③有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合适的桌椅板凳。

④学习前备有足够的文具用品。

⑤有放置个人学习物品的地方,可以自己收拾。

2、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父母要让孩子保持很好的身心状态,这是学习的前提。有五个具体方法:

①不给孩子过分的精神压力。

切忌说:“你回去复习功课,这回你还是再考上次那样的成绩,你等着,你小心,等你爸出差回来,我告状,你看着。”经常妈妈管不了孩子,就说这话,这就叫过分的精神压力。

②保证孩子适当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③孩子每周一定要有固定的文体活动时间来舒展身心

④在学习辅导中启发孩子自觉学习。

不急躁,不替代。有的父母一着急就说:“笨死了,你都笨成什么样了,你看你。”这实际上真不管用,所以要不急躁,不替代。

⑤用一切办法保证孩子在学习当中的轻松情绪。

让他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种轻松状态,这有助于调动他的积极性。孩子只有精神健康、身心健康,他才能好好读书。

3、激发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动机

①不断表扬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

哪怕这个进步特别微小,比如上回他考倒数第三,这次他考倒数第四,这也是进步,这也得表扬。再比如上次他考60分,这回也考60分,但这一次他因为马虎扣的分比上回少3分,这也是进步,也要表扬。这对孩子来讲太重要了,鼓励孩子要具体,这样他才能有学习的积极性。

②与孩子订立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

父母不要动不动就说:这学期咱们努力,原来你考第20名,这回咱争取考前五名,前五名咱们就怎么着。这话没用,为什么?一是孩子的努力时间太长,孩子没那么大常性。二是考不考前五名还取决于别人,这不是他能够做到的。所以要订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这是如何教育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③鼓励孩子,让他有信心去面对困难。

④帮助孩子分析纠正失误,切忌劈头盖脸的责难和挖苦。

⑤切忌过分挑剔和鄙视孩子的各种表现。

所谓鄙视挑剔,就是贬低人格。很多父母容易犯这毛病,他们的口头禅就是“笨死了你”,这就是贬低人格,这对孩子的伤害很大的。

⑥有计划地经常带孩子参观一些博物管、科技管,听一些音乐会,看一些演出,培养兴趣。

⑦你要有能力具体地直接地帮助孩子解决功课上的困难和问题,但不是替代他做。

⑧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训练复习、预习的习惯

①预习能够帮助孩子把今天的知识和明天要学的融会贯通

②开始的时候,逐天询问孩子上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这会推动孩子养成理解的习惯,且有利于复习。

③用奖惩的方法训练孩子做作业的认真态度。



访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