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学校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附校简报 > 文章详情

第三十八期

2013-11-08附校简报作者:张菲浏览:895次

 

 

 

 

 

 

 

 

 

第38期

学校通讯社     二一三年四月三十日

 

“好的电影能建立孩子的品格,了解正确或错误决定造成的深远影响,并且启发他们,让他们就算是身处困境也能为信念挺身而出。”

 

---[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本周记事

4月22日

● 胡灵建副校长、郝丽萍老师赴郑州参加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会议。

●办公室筹备“读书节”闭幕事宜。

● 体育组召开校运会筹备协调会。

● 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刘素梅校长传达晋中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安排部署本周工作。

4月23日

● 美术组教师制作“读书节”成果展板。

● 小学部召开会议,安排家长开放日相关工作。

4月24日

●小学部进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校长刘素梅参加。

●小学部一、二年级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一年级11班家委会为学校义务植树。

4月25日

●校长刘素梅、副校长胡灵建赴左权参加山西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校长高峰论坛会议。

●小学部四至六年级进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初中部组织学生美文诵读大赛。

4月26日

● 学校组织教师美文诵读比赛。

4月27日

●初中部5班、6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校长刘素梅参加晋中高师陶行知研究会。

●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专门部署运动会相关工作。

4月28日

●学校召开党支部工作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刘素梅主持。

●初中部7班、8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下周安排

1.举行首届春季运动会。

2.“六一”活动策划。

3. 首届读书节闭幕。

★ 详细报道

走进校园,关注教育;走近孩子,倾听心声

                 ---高师附校小学部举办首届“家长开放日”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引导家长关注参与学校管理,向家长展示我校的教育教学成果,4月24日上午,小学部首届“家长开放日”活动隆重开幕。学生家长走进了自己孩子的教室,与孩子们共同上课活动,重温久违了的学生时代,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大早,校园里充盈着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穿越古典诗文、畅游儿歌天地、领悟国学经典,家长们在浓浓的书香中感受着孩子阅读的快乐。在随后的课堂展示中,老师们生动亲切的教学语言、富有童趣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的充分应用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前都是听孩子回来讲特别喜欢听某某老师讲课,今天我听了一节语文老师的课,生动有趣,浅显易懂,把孩子放在这样的学校,我放心啦。”一位姓陈的一年级家长由衷地说。陈先生还说孩子入学已有大半个学期了,特别希望了解孩子进入一年级以后的学习生活,近距离地观察孩子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思维特点以及学习能力

在开放日活动中,向家长展示的公开课不仅有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还有美术、品德等综合学科。很多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短腿”科目认真做起了课堂笔记,课后还跟代课老师交流,帮助孩子找出薄弱环节。

展示中,“体艺2+1”大课间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眼球。学生们以班为单位有序的进行着各种体育项目,转呼啦圈、跳绳、扔沙包、集体广播操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孩子们在劳逸结合中体会着运动的乐趣。

最后的班级展示环节将此次家长开放日推向高潮。活动结束后,家长们集中填写调查问卷,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此次“家长开放日”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活动安排独具匠心、井然有序。而半天的“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们走进校园,步入课堂,缩短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开放模式。          (小学部 马莉婷)

★ 拓展报道

提升教师欣赏水平 陶冶教师文学情操

——高师附校举办教师美文诵读大赛

4月26日下午,高师附校举办了以“美文润我心,诵读靓校园”为主题的教师美文诵读比赛。14位教师参加了本次大赛,经过紧张的评选,共评出最佳声音奖4名,最佳表现力奖4名,最佳台风奖3名,最具潜力奖3名。

本次大赛准备充分,组织有序,效果极好。参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迥异,声情并茂的诵读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赵建华老师诵读的《三亚落日》真有诗意,让人流连忘返;洪瑛老师诵读的《致橡树》告诉我们坚贞的爱情就像橡树一般;李倩老师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嫦娥的意蕴在筱燕秋的告别演出中得到升华;陈娟老师诵读的《第十一位女教师》教给孩子们的古诗依然荡漾在我们心中;花蕾老师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完美再现;赵晓玲老师诵读《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再一次让我们潸然落泪……

诵读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现场的师生,相信,此次诵读大赛定会再次掀起师生诵读的新高潮。

诵读,让感动继续延续!(赵群瑜  段晓娟)

诵美文 展风采

——晋中高师附校组织学生美文诵读大赛

根据学校读书节活动安排,4月25日下午,以“多彩美文 炫动青春”为主题的美文诵读比赛在五楼会议室举行,杨志坚副校长、刘庆波老师以及全体初中语文教师担任评委,全体初一学生观看了比赛。

12名比赛选手均发挥自己最高水平,充分展现自我风采,动情的声音、精彩的PPT、悠扬的配乐都传达着全体师生对读书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经过紧张的角逐,王健发、雷洋、成思捷等(集体朗诵)位列前三甲,初一八班获得班级第一名。

(初中部 刘庆波 段汝风)

种一棵树苗  播一份希望

——小学部一年级11班家委会为学校义务植树

4月24日上午,阳光和煦、微风轻抚,高师附校进行了一、二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全体教师精心筹备,用心组织,全体家长踊跃参与,专注听讲,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特别是一年级11班,40位家长都准时参加,在观摩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和互动研讨之后,以郝乾悦的妈妈贺俊艳为代表的家委会成员组织全班学生、家长为学校义务植树。树苗由弓渊源的妈妈庞婷自愿提供:2棵紫丁香、2棵榆叶梅、1棵金叶榆共5棵。学校后勤部提供了栽树工具铁锹。花蕾老师把全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栽一棵树苗。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和家长一起拿起铁锹开始挖坑,从未干过农活的孩子们此刻如此地专注,如此地认真。他们秩序井然地挖坑、种树、培土、浇水,在家长的帮忙下干得兴高采烈。孩子们在教学楼前亲手种下了属于自己的小树苗。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植树的基本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亲子实践体验活动。在播种绿色的同时,更收获着一份爱心和责任,孕育着一份成长的希望。刘素梅校长和杨志坚副校长也亲自参加了本次植树活动。

种下一棵树苗就是播下一份希望,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11班的孩子一定会精心培育、呵护自己亲手栽种的小树苗,和小树一样健康茁壮成长!

(小学部 任爱芳)

我校组织学生参加第十一届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

4月20日,我校小学部3-6年级20名同学在太行小学参加了由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和中国少年科学院举办的第十一届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山西赛区初赛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0名学生顺利通过了初赛,5名学生进入待定环节。

此次比赛由自我介绍、英文才艺展示和单词大满贯三部分组成。通过参加这次口语大赛,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小学部 张娟)

我们都是一家人

一年级14班学生为雅安小朋友捐款记事

地震无情人有情,雅安震情牵动孩子们的心。“这是我捐给雅安小朋友的!”4月27日清早,高师附校一年级14班的孩子们,带着他们积攒的零花钱,早早来到学校,他们要为四川雅安震区的孩子们捐出他们的爱心。

    来到学校,同学们首先在8:02举行了默哀仪式,然后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排好队,把钱投放到捐款箱里面。每一份爱心款里都带着每个同学对震区孩子美好的祝愿。

家长们对本次活动表示大力支持,李梦洁妈妈说:“国家这个时候有难,就应该号召孩子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让我们的孩子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孩子,敢于担当社会责任。”

在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齐唱《相亲相爱一家人》,用歌声温暖雅安,共同为灾民祈福。(小学部 李倩)

 

★ 感悟

小树苗

小学部年级11班班主任   花蕾

小树苗,绿油油。

小朋友,手拉手。

树苗栽进坑,迎风舞又扭。

小树栽好了,我们乐悠悠。

小树苗啊快快长,

我们一起向前方。

4月24日,我班家委会成员精心组织和策划了“为校园添绿色”活动。上午弓渊源妈妈为我们准备了5棵树苗,课间时间,几位男士家长提前为我们挖好树坑,最后大家齐动手,把小树苗栽好。学生们也参与到活动中,了解了植树的过程,体会了植树的辛苦。愿小树和孩子共成长!

一年级11班学生   史新章

今天,课间时间我们的爸爸妈妈在操场上为我们挖了五个大坑,等我们最后一节课去植树。

我和任文昊打了一桶水,看到我们一组的小朋友已经把小树苗放进了坑里。我们把土埋上,然后把水浇在小树身上。

我看到有很多小朋友把小树栽进了泥土里,我很快乐!

一年级11班学生  王祺尧                            

今天上午,我和全班的同学一同在校园栽树。

我们先挖了一个大树坑,再栽树苗,然后培上泥土,最后再把水浇上。

小树栽好了,我们还在小树后面照了相呢!

一年级11班学生  李易霖                            

今天上午,我和我的小组成员一同在校园栽树。

我们先挖树坑,再把树种进去,然后埋上土再用脚踩一踩,最后浇水。

小树栽好了,我们要给我们三组的树起个名字叫“金前渔”。

灾区,那些感人的瞬间

初一六班   任可敬  指导教师    张小棠

中华民族是一个顽强不屈、生生不息的民族,而苍天也总要一次次地考验我们。在距离上一次汶川地震不到5年的时间里,灾难又一次降临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大地震,短短的十几秒间,山崩地陷,房倒屋塌,家园被毁,满目疮痍……而我们的人民,一次次用行动向上天证明着——

坚强的微笑

从照片中,还可以依稀看到小女孩身上斑斑点点的血迹和她头上还粘着血渍的厚厚的纱布,但就是这张并不起眼的照片,犹如一颗小小的太阳,一下子温暖了我们——是她的微笑,她那淡淡的,坚强的微笑。这笑,如黑暗中久违的阳光,如干涸中缺失的甘露,如寒冷中珍贵的薪火,她用她微薄的力量,撑起一个珍稀的笑容,只为让自己坚强,让他人不再担心,这笑,鼓舞了多少在废墟中绝望的的人们,传递了一份沉甸甸的温暖的力量!

最美的新娘

从面容上来看,她或许不是最美的。但是每一个了解了她的事迹的人,都从心底认为她是最美的。这天是她的婚礼,本是她人生中最美丽,最灿烂、最重要的时刻。但是,地震发生了,此刻,她首先想到的是工作,婚纱都来不及换下,就开始报道节目。画面上的她的确很美,自信,沉着,淡定,优雅,披着洁白的婚纱,如一朵圣洁的白莲,在废墟中怒放着,怒放着……

平凡的早晨

早晨起来喝稀饭就咸菜,是灾区中每一个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而在这一天,在灾区,在一个平凡的早晨,却有着一个不平凡的人吃着和群众一样的饭菜——总理李克强。在灾难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亲力亲为,运筹帷幄,安排部署,鼓舞人民奋发图强,战胜灾难。中国,有这样的好领导,还会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灾区中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使在场的人斗志激长,亦使不在场的人潸然泪下。

加油,雅安!加油,中国!             

★ 师德微论坛

独爱那一抹幽香

晋中高师附校     张小棠

春日融融,水光潋滟。窗外,桃红柳绿,春意正浓。恹恹地,懒懒地,斜靠在床背上,沉浸在书中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悲欢离合之中。床头柜上,一杯酽酽的热茶,杯中的茶叶碧绿而又舒展,正有淡淡清香袅袅升起。一阵清风随窗而入,幽幽书香隐隐入鼻,和着茶香,氤氲在空气中,弥散开来,沁人心脾。周日的午后,我独自宅在家里,独享这一份静谧,这一抹幽香。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似水年华匆匆而过,弹指一挥间,多少繁华似梦,多少往事如烟,如今已难觅影踪。唯这抹幽幽的墨香,静静地伫立于角落边,躺在书柜里,或许几周、几月、甚至一年,没人去整理、翻动它们,甚至无暇抑或懒得拂去落在它们身上的尘埃,但它们依然不急不躁,不愠不怒,不离不弃,久久地,默默地,陪伴着我,守候着我。无论时间隔得多久,只要你翻开它,她便张开宽大的、温暖的怀抱,拥抱你,接纳你,抚慰你。她是慈祥的母亲,她是睿智的长者,她是冬日的暖阳,她是炎夏的清风,她是永生的朋友,她是灵魂的寄托。

依稀中,我仿佛看见年少的自己,顶着炎炎烈日,飞快地穿过大街小巷,踏着上课铃声,跑进教室,手里攥着的,是刚刚用做家务所换来的零用钱买来的、被汗水浸湿的小人书。或许是刚刚拨乱反正吧,在那物质和文化还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在我童年生活的小镇上,居然有了第一家新华书店,而这家书店,居然就在我上学的必经之路上,而我,居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宝贝——小人书。同学们或惊讶,或疑惑,或羡慕嫉妒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争抢过后,大家自觉的排出了次序,我看完传给丽萍,丽萍传给爱莲,爱莲传给瑞风……

从此,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而我,一头扎了进去,再也不能自拔。从初中到高中,《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故事会》《作文通讯》、《西游记》、《七侠五义》、《水浒传》,金庸小说,琼瑶小说,古龙小说…课下看,课上也看,语文课看,甚至数学课也看。白天看,晚上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也看,我的成绩直线下降,我不知被恨铁不成钢的班主任老师批过多少次,更被数学老师骂的狗血喷头,但我“走火入魔,不可救药”(数学老师语)了。

转眼间,高考来了,我傻眼了,手忙脚乱,仓促上阵,结果可想而知。最可悲的,是我的数学成绩连续考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四十八分,四十九分,要知道,那个时候,数学满分已达到一百二十分了。后悔吗?一点也不后悔是假的,但倘若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会遵从内心的召唤,还会义无反顾,像飞蛾扑向火海,像小溪奔向大海。

到了大学,我读上了中文系。在我面前,浩瀚的文学海洋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虽然我读的是专科,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亚洲文学,欧美文学,拉丁美洲文学…仍然令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我畅游其间,乐此不疲。

虽然,我没能成为作家,虽然,如今的我不再有年少的狂热,但是,对书,对文学的爱,从来不曾改变。闲暇之余,我喜欢徜徉于一排排的书架间,淘几本自己喜爱的作品,无论小说散文,不管中外古今。闻着那一抹幽幽的墨香,独享那份恬淡,那份宁静,那份从容.

以书为友,与书作伴,此生,足矣。

 

 

主编:刘素梅          副主编:杨志坚       本期责编:孙立果   

                                                             

上一篇:第三十七期
下一篇:第三十九期
访客(0)
登陆后访问就可以显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