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川兴中学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教学科研 > 文章详情

历史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

2013-12-11教学科研作者:赵圣川浏览:763次

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 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的内涵具有广博的开拓创新性和迁延性,运用求异思维教学能够克服教学 模式的凝固化和一统化弊病,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把思维从狭窄、封闭、陈旧相因的体系中解放出来,在一 个新的领域中进行思维的创造性、开拓性的辐射与复合。显然,逆向性创造思维有益于启迪和挖掘学生潜在的 智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中的病灶实施内外科手术,让它恢复活力,健全起来 。比如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传统的方法是从原因到结果,这已成了一套定格的思维模式。它把学生的思维框定 在机械性的思维界域内,使他们的思维失去了活性。一旦遇到较为复杂的事物、现象,他们便会束手无策,不 知其解。可见,传统的教育教学法因失去了人的主体意识,不仅不能启迪萌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反而还阻碍了 学生创造性思维花蕾的自由绽开。有人称这种思维为可悲思维或“僵尸思维”。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非常重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将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的培养呢? 

    一、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讲述“南京国民政府北伐的性质”时,我不直接提出“南京国民政府北伐的性质是什么?”让学生思考,而是先对已经学过的关于“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性质”这一知识进行复习。经过这一复习,学生显然会对“南京国民政府北伐的性质”产生疑问,学生发现问题后,由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南京国民政府北伐的性质实质上是新旧军阀间争夺地盘和统治权的战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总之,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动机,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教师的逆向创造性思维是主体,起主导作用 ;学生的逆向创造性思维是客体,具有能动协调的特性。二者相互联系,互为制约,构成完整的回流思维体系 ,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重此轻彼,顾此失彼,则相互干扰,一伤俱损。教师逆向性创造思维诸要素与学生的逆向创造性思维因素成正比例,潜移默化,互为反馈。教师只有大胆地追求并能动地运用求异思维教学,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通过求异思维教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强化创新意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首要环节。 

    二、要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即给学生创造存在问题的情境,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与渴求,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工业革命”这一课时,就问学生“如果在大约200年前,你是一位资本家,你的工厂由于使用蒸汽机作动力,生产的产品堆积如山,你最好应当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把这些产品运出去销售呢?”学生结合当时的交通运输工具,就会回答:“汽车和火车”。通过对贴近人们实际生活的问题进行提问,激发学生学会解释实际问题的欲望和渴求,因而促进了积极的思维。 

    三、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问题。例如在讲解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着重教给学生如何分析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与影响等,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掌握了认识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 

    四、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内容的一种深入思考的意识。批判、怀疑的意识,往往是学习活动中创新的契机。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多,学生向教师提问的少,学生提问能力差,几乎无问题可问。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非常重要。 

    1.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 

    如果学生学会了提问,那么学生也就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提问的观念,懂得学会提问对自身学习带来的益处,并让学生做到敢于提问和乐于提问,以养成向教师提问的习惯。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经常在预习新课和复习旧课中,准备几个 

自认为最难的问题。上课时,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提一些自认为重要的问题,其他学生如有异议,教师可鼓励他们提问。 

2.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 

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要富于创新精神。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手段应用适当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学生提的都是简单、重复、不着边际的低层次的问题,不但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3.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时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包揽了整个探究过程,未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很显然,学生有问题也没有机会提。因此教师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把探索研究的时间交还给学生。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社会、自然和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究,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形成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创新,是一个既矛盾又有内在统一的现代话题,古老而又年轻的历史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创新性教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教育因素,进行创新教育,培养为为什么高 考文科考生有人面对历史材料分析题、问答题总感到棘手,以至很被动?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中缺 乏大胆的创造性、求异性,总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于常规性的思维框架里。值得注意是有不少教师虽然大胆地运 用求异思维教学,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只抓住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求同思维即聚合思维的返流作用。求 异思维并不排斥聚合思维,只有当它们协同共振才能出现正常现象。所以,教师在增强自身的求异思维功能的 同时,要对学生加强求同、求异两方面思维的训练。聚合思维在于求同,发散思维在于求异;运用求同思维, 分析便能透彻全面,还便于寻找规律,运用求异思维,分析便会精辟新颖,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 果。所以说:“人的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不同水平或多层次综合的产物,只有发散度愈高 ,聚合性好,创造水平才会高。”[5]什么高 考文科考生有人面对历史材料分析题、问答题总感到棘手,以至很被动?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中缺 乏大胆的创造性、求异性,总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于常规性的思维框架里。值得注意是有不少教师虽然大胆地运 用求异思维教学,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只抓住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求同思维即聚合思维的返流作用。求 异思维并不排斥聚合思维,只有当它们协同共振才能出现正常现象。所以,教师在增强自身的求异思维功能的 同时,要对学生加强求同、求异两方面思维的训练。聚合思维在于求同,发散思维在于求异;运用求同思维, 分析便能透彻全面,还便于寻找规律,运用求异思维,分析便会精辟新颖,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 果。所以说:“人的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不同水平或多层次综合的产物,只有发散度愈高 ,聚合性好,创造水平才会高。”[5] 

当然,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方式,构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访客(0)
登陆后访问就可以显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