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第一小学

四川省西昌市第一小学(原西昌师范附属小学),坐落在西昌市文汇北路105号,始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九十年发展历史的省重点小学。 ...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学习园地 > 文章详情

——浅谈如何培养学前班幼儿的创新精神

2013-12-23学习园地作者:系统管理员浏览:446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探索者。”儿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新的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新大纲”提出,“要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这要求教师要像一个寻宝者,有意识地去发现,并在适当时机加以引导,使学生的潜能能充分发挥,使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犹太人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比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是一种模仿,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在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

     学 前班的儿童,处在从幼儿园里的幼儿以玩为主,向一名小学生以学习为主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期里,如何培养他们正确地学习态度,和正确地学习方法,将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扬起风帆,而在学前班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无疑就像又给他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他们一生受益。

   学前班的儿童年龄虽小,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就能激发孩子的创新活力,促其展开丰富的想象。

     一.为孩子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活力。

    营造和谐.活跃的气氛是发挥孩子学习潜力,培养他们敏捷思维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孩子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教学设计过于精细,一堂课有哪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有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提问都预先替学生设计得非常周密,甚至学生该用怎样的句式,用哪几个词语来回答都预先替学生设计好了,简直称得上是天衣无缝。于是教学过程就变成了教师一厢情愿地演示自己设计的教案,学生则被牵着鼻子走。学生的思维稍逾常规,回答稍偏教路,教师就急急忙忙地点拨引导,根本没有学生主动创新的余地。于是课堂教学在平淡中一帆风顺,但是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和灵气。

   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前班儿童的创新精神:

   1.培养儿童与众不同的思维。

   由于儿童爱模仿的天性,学前班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总是不加思索地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如:在教认汉字“灯”时,让孩子说一句有关灯的话,他们想出了:我家有电灯,路边有许多路灯,我床头有一盏台灯....于是孩子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知道的有关灯的句子。这些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对于刚入学的学前班孩子来说,这点点滴滴的与众不同,就可谓创新了。

   2.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有意识地留时间让孩子参与争论,既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自主创新的机会。课堂上的讨论,是思维的最好媒介,在讨论中,孩子可以表现自我,体验独立思考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引导孩子开展讨论。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当我讲到:“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哆嗦着向前走”时,一个孩子站起来问:“天那么冷,小女孩为什么光着头,赤着脚,一个人在大街上走?”这时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她是偷偷从家里跑出来的";有的说:“她家里很穷,所以才会光着头赤着脚。”孩子们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我不压抑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往下续编故事。其实,像这样,孩子敢想,敢说,敢争,也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3.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学前班《语言》教材中,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结尾处常常留下余味,教师如能处理好课文的结尾,适时引导儿童展开联想,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很有帮助。

   二.发展儿童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发展孩子的个性,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爱护孩子的好奇心,通过积极评价激发和调动孩子的学习经济性。

   1.珍视孩子的好奇

   儿童有很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他们与生具来的心理特点。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新奇的东西会吸引他们不由自主地去看.去摸.去玩.去猜测.去尝试。当他们来到学校时,仍旧是带着十足地好奇来学习地。学前班《语言》教材正是顺应了儿童好奇地特点,设计了许多有趣插图吸引儿童,儿童对插图产生强烈地好奇心理,他们想知道课文内容,这促使他们主动地去想象.积极地去思索,如果教师再适时地去启发引导,就犹如给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之运用形象思维,再造新形象。

   2.满足孩子的好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儿童的创新属于个体化的创新,他们的发现.感悟.理解.结论等相对于社会和他人多数而言,可能并不新颖,但对其个人却有特定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儿童学会善于质疑问难,多问为什么并勇于探究解答,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因而对儿童的发现,发问和解答要给予重视和爱护,并多鼓励.多引导.多总结。

 

访客(0)
登陆后访问就可以显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