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第二中学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16年二等奖征文 > 文章详情

心中的那朵陌上花

2016-05-0416年二等奖征文作者:亚教陈玲浏览:511次

学校:冷水江市第二中学

姓名:潘昕月

年级:七年级

班级:149班

性别:女

年龄:12岁

指导老师:杨倩倩

          心中的那朵陌上花

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良师,是李老师。我对她,怀有崇高的敬意。

那一年,我寄住在山里外婆家。开学那天,外婆送我入的学。所谓的学校,其实只有两个老师,还有一栋有些破旧的木房子,操场也不大,但打扫得很干净,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虽已初秋,但周边的树木还是郁郁葱葱的,生机勃勃。

我对自己的新老师充满了期待,他(她)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年轻漂亮,还是幽默风趣,亦或是名扬四方、德高望重?正在想象时,老师便走了进来,“我叫李平,大家以后就叫我李老师。”还在黑板上留下两个娟秀的字——李平。我睁大好奇的眼睛,细细地端详着老师,越看越让我大失所望:大概五十多岁的年龄,一张蜡黄甚至有些削瘦的脸,简单的马尾辫,干瘪的手臂,朴实的着装,就连声音都毛毛糙糙,甚至还有点沙哑,一点也不悦耳,只有那双被密密的睫毛遮掩着的细长双眼才有些些出彩,似乎透着和蔼,浸满善意。跟我想的完全不同嘛!不是年轻漂亮,不见幽默风趣,德高望重的儒者风范就更见不着了。我噘着嘴,对李老师的第一印象差到了极点。

可不管怎样,时间永是流淌,学习还得继续。

大山里的学生分布很散,离学校十几二十里是很平常的事,所以孩子们中午是没有回家吃午饭的。那时还没有营养餐,李老师就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她在操坪的一角搭建了一个简易厨房,中午便给孩子们做午餐。午餐的米和菜,一般从自己家里带来,做午餐的柴禾是她上班途中捡来的。为改善孩子们的伙食,李老师在学校旁边开辟了几块地,种上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中午的时候,我们也帮助老师淘米、洗菜,其乐融融。在这样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对李老师产生了亲近。现在回忆起来,一起做饭的日子竟是那般美好,无法忘怀。在生活上,李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在学习上,她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更是特别关心。班里的后进生,都在她的鼓励帮助下,一点一滴地进步;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她总是说:“你们成绩好是不错,但是要全面发展,切记:先做人,后学文!不可骄傲!”至今,这句话还铭刻在我心里。

印象更深的是李老师雨中送我们回家的事。夏初,山里的天气是说变就变的,那天临近放学,刚刚还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转眼间乌云滚滚,大雨倾盆而下。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破旧的窗户上抽。往远处看去,好象一块灰幕遮住了视线,灰蒙蒙一片,树啊,房子啊,什么也看不见。我们被风雨困在了教室里,懊恼沮丧,手足无措。李老师一直陪着我们,用那沙哑的喉咙温柔地安慰着我们。过了有段时间,雨虽然小了,但看起来没有要停的样子。附近的同学有的被家长接回了家,剩下的都是些距离较远的。看着逐渐昏暗下来的天,李老师决定一个一个的送回家。直到如今,我都无法清晰地回忆出整个过程。我只记得,在崎岖的山路上,在风雨之中,李老师一手替我打着伞,一手攥紧我,顺着马尾尖淌下的雨水湿透了她的全身,蜡黄瘦削的脸比先前更加煞白,单薄的身子显得更加瘦小。一路上,李老师就这样替我遮着风挡着雨,却把自己交给了风和雨。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那一夜,我睡得很香。

第二天,是一个雨后天晴的好日子,阳光灿烂。我带着梦里的美好来到了学校,可先天还送我们回家的李老师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站在教室门口等着我们。

李老师出事了,她在送最后一个学生回家之后,在返回途中摔进了溪流中……再见到李老师,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她的脸颊毫无血色,更加瘦削的脸上连蜡黄都不见了影踪,只剩下一片苍白。印象里,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李老师。

后来,我离开了那所学校,碰到了更多的老师,有仪态端庄大方的,有脸庞白皙、眼睛水灵的,有红润樱桃小嘴柔顺乌黑长发的,有声音清脆悦耳知识渊博的……这些正是我当年想要的老师。

可记忆里,最深的还是李老师。“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我想,这诗就是为李老师写的,为像李老师一样的人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