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上渡办事处明德学校

九年制学校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德育专题 > 文章详情

教师如何打动学生的心?

2016-04-20德育专题作者:蔡艳华浏览:245次


      教师对学生有了足够的了解,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件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也就是走进学生的心之后,还要彻底打动学生的心,沟通才能完成。这时,所选语言可以是直述式的,可以是委婉式的,还可以用幽默的语言,以求收到更好的效果,所循的原则为:

       1、简洁精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上应力求耐心、细致,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有关信息;而在解决问题时,则要针对学生实际,无论含蓄还是直露,力求切中要点,不要讲与主题不甚相关或毫无联系的废话。班主任的语言只有简明精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2014级学生刘某性格内向,平日里沉默寡言。不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成绩也一直处于班级的中游。一次,我在课余时间问他:“小刘,你最近学习进步不少,但是数学怎么不见起色呢?”他给我娓娓道来是如何不喜欢数学,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于是,我就开导他,举一些我以前学习数学的经验例子给他听,他似乎有些触动。从此,刘某慢慢地变了,数学在期末考试中也有了明显进步。

        2、就事论理,尊重人格。有些班主任批评学生喜欢“揭底”,喜欢老帐新算!只要学生做错了事,某些老师就将一年甚至是几年前犯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觉得只要做错过事,老师都记得,而且老师会拿有色眼睛看人。实际工作中,这样的班主任最遭学生反感。事实是,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能要将“事”与“人”联系在一起,说“你这种人只会干这种事”,把学生进行定位。学生一旦觉得被老师定位到了“差生”上,学生的品行会越来越差。同样,也不要将“此事”与“彼事”搅缠在一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交流中,不要侮辱学生的人格,不少的师生冲突就是起源于教师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有位班主任上课这样说某学生“上学都要迟到,你还能干什么好事?”其实,学生上课迟到,班主任可以先问明原因,再提出改正方案。倘若对一位途中拾金不昧,帮助他人的学生,只因为迟到,班主任便甩上一句“你还会干出什么好事?”给学生心灵上的伤害那就不仅仅是“甚于刀戟”了!如果我们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不妨将上面的话稍作修改:“你在我眼里一直是位守纪律的学生,今天迟到,能不能给老师讲讲原因?”同样的教育学生,不同的说法,修改后的语言就容易被学生接受了。

         3、多用“顺耳忠言”。长期以来,许多人相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高明、妥贴、受听的语言更受学生欢迎。当然,“顺耳忠言”不是奉承学生,只挑学生爱听的说,“忠言”还是“忠言”,只是在语言是选用上,变“逆耳”为“顺耳”!跟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谈话时,可先作批评,表明班主任对学生所犯问题的态度,以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加强严重性。待学生认清问题以后,再用期盼和鼓励,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内心较为敏感、多思、脆弱、自尊心特强的学生,以及随时准备与班主任“大声呵斥”相对抗的学生,先用愉快的事情与学生作温情的谈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包括家长)对其的关爱与期望,然后在友好的氛围中切入到实质问题,通过班主任严厉的话语,让学生在老师的“爱”与“恨”中作出正确的选折。石某,是我班的一个“钉子户”,当我喋喋不休与他讲理时,他就说:“老师,你累不累,好了,不要讲了。”这样的话惹得我火冒三丈,怒气冲天,而他却一副不屑的样子。经过多次这样的事之后,我好好的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想想我与许多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一样,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想说就说,难怪学生听了会烦。于是,我改变了谈话方式。当石某犯错误时,我把他叫到一边,简明扼要的说出他的问题所在,并指出这事他可以这样去做会好一些;同时,在平时有事没事的关心他一下,一段时间下来,他改变了很多。假期里他发了个短信给我:你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我对你还是挺喜欢的。借此机会我问他班里学生的一些想法及对我的工作提一些建议,他告诉我说:请老师有时讲话不要太直接,要婉转,不要太罗嗦。由此可见,教育学生要针对学生实际,或含蓄或直露,力求切中要点。

       古人云:“一言可兴邦,一言可误国”。又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之说。一个班主任,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怎样才能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工作方法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与学生谈话。俗话说,“药到病除,言至心开”。通过谈话,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述说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反映自己的情况。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有良好的谈话,就可以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目的了。工作实践表明:与学生成功的谈话,能起到积极引导、扶正祛邪的作用,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心情愉快,气氛和谐;但失败的谈话可能会导致一场“口舌之战”,学生和教师情绪对立,有的学生甚至会走上极端。所以我认为:教师与学生谈话要注意谈话的技巧,要讲究谈话的艺术性,使之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欢快的乐声、误人禁区的哨声、驱除苦闷的良药。下面就如何提高与学生谈话的效果略陈浅见。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要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这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谈话时要注意技巧,要讲究谈话的艺术性,使之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欢快的乐声,驱除苦闷的良药。

访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