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通俗了讲就是夸孩子,也就是要注重幼儿的优点及长处,通过心理暗示 “我是好孩子”,唤醒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的良好的心态,逐渐做到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更新 观念,学会欣赏每一位孩子,把爱送给每位孩子,让孩子在你欣赏的言行中甩掉包袱,越变越好,快乐健康地全面成长。 一、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孩子的言行一偏离 “正常航向”或与我们的意见相左,便招致一通说教或指责。老师和家长们对那些乖巧、聪明的孩子关注、宠爱有加,而对那些“皮猴”却常感到头疼。常常听到老师和家长在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有些时候,由于着急或者“恨铁不成钢”。我们老是有意无意地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尤其是对那些“皮孩子”、“笨孩子”的缺点或错误小题大做、无限夸张。结果,抱怨不仅没有使这些孩子变好,相反的却越来越“坏”。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之处,也都有其优缺点。有的性情温和、善解人意,但缺乏创新的勇气;有的调皮睿智、富于创造,但却缺乏规则意识;有的小心细致,遵守规则,却不够勇敢……有的优点多些,有的缺点多些。但相同的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孩子都会不可避免地犯不同的错误。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件作品,在我们看来显得很幼稚,却是他们发挥丰富想象和努力创造的结果。如果我们习惯地以成人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简单地给予否定或加以嘲讽,那就扼杀了他们创造的萌芽,使其自信心受损,甚至产生自卑、一蹶不振。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被爱及被肯定的需要。老师一句积极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就能使孩子心里充满阳光,更加努力表现自我。我们要承认、接受孩子的差异,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错误或失败。站在孩子的角度,尝试用他们的思维解读其言行,体验其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们,而不是以苛求的目光来要求他们。使孩子在欣赏的目光中逐步树立信心,从而勇敢地面对人生的一道道关卡。 要用赏识性的语言激励孩子,使孩子知道他们都可以是最棒的,都可以成为好孩子。而要让孩子成为好孩子就得让他找到好孩子的感觉,就必须不停地寻找孩子的长处,及时夸奖。老师的赞赏像太阳,照得孩子心情舒展。他们的优点在阳光的照耀下,也逐渐放大、茁壮成长,进步也就快了。 二、学会用艺术的语言来引导和评价孩子 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会以完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最终结果也会因此不同。常能听到老师说:“我看谁是最后一名?”“我看谁忘了?”象这种话语带着消极的情绪和影响,不利于调动的积孩子极主动性。换一种说法:“看看谁最棒?”“哇,阳阳今天一下就记起来了,太厉害啦!看谁能和他一样棒?”这种话语就让情绪孩子高涨,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只是语言上表达的角度不同,却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 孩子的自我认识是朦胧的、肤浅的,他们往往通过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即便孩子做的不好或做错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要轻易指责孩子或对孩子做一些“定性”的评价,如:“真是没治了,连这都不会!!”“你怎么可以这样做,真是坏透了!”我们要做的是帮助找到孩子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一起想办法改善现状。应该以最好的做法是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和突破口,用这个闪光点来激励孩子,改变不足。在评价孩子的时候要讲究语言艺术,注意自己的言行表达,不要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话而扼杀了孩子的自信心或上进心。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应该以赞赏激励为主,激发幼儿积极性,不断地去努力,去进步。 三、善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树立信心 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或一些哪怕是细微的长处和闪光点,以其积极的一面去克服消极的一面,扬长避短,才能使幼儿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曾经见到过这样一幕,让我深有感触:这个班都是喜爱画画的小朋友,大部分幼儿绘画有一定的基础,但其中小宇和智航是从乡下插班来的,之前很少接受过有关指导,所以能力较差。一次美术活动,小宇和智航的画都差强人意:小宇的构图差,小人画的比房子大;智航的画涂色不均匀,色彩搭配差,且不合理。家长们来接孩子了,智航的爸爸一看人的脸是红色的,小草和大树也是绿的,再看看别人小朋友的画的挺漂亮,就指着画粗声粗气的说:“画的什么鬼,乱七八糟的!”连画也不带,拉着智航就走。我注意到,当时智航脸上原本兴奋的表情变得沮丧,不高兴地跟着爸爸。后来一段时间里,他对画画都不再象以前那样兴致盎然了。而小宇妈妈接过小宇的“得意画作”后,仔细看了看,问小宇都画了些什么?听完小宇的介绍,她说:哇,你画的真不错。这是个小巨人吧。真可爱,眼睛圆圆的还有亮光,好象会说话!小房子还画了一扇和别人不一样的漂亮的窗!!”(妈妈充满激情的赞赏语气,使小宇眼睛发亮,又得意又开心,小脸一刹那好象发出了耀眼的光),妈妈又说:如果你能……那就更好了!小宇认真地直点头。从那以后,他更喜欢画画了,他的绘画水平进步很快。很快便超越了其它小朋友。 小宇原本的绘画水平并不高,之所以能有这么快这么大的进步,很大一部分功劳是源于小宇妈妈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那么多“沙粒”里,慧眼识出潜藏其中的“金子”,并善用赏识的语言加以赞扬鼓励,使孩子获得满足和成就感,大踏步向前。而不象智航家长那样不屑一顾泼冷水,让他失望和伤心。可见,我们该寻找孩子(特别是那些比较“特殊”幼儿)的闪光点,仔细观察其每一点进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内因,不断提出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和希望。进行赞赏激励,帮其树立起信心,相信自己能行。让孩子看到前方那亮丽的风景线,飞得更高、更快! 四、要把“赏识”与其它教育方法有效结合起来。 一味地批评,会使孩子缺少自信,悲观胆怯。但如果我们光赏识优点,而对缺点和错误忽略不计,长此以往,孩子就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弱点,失去努力的方向。而在表扬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不能经受挫折,面对失败,常会怨天尤人,逃避责任。终不有成长为有用之才。要将批评与赞扬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孩子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生信念。 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而是批评的态度、语气要真诚,方法要巧妙,要在适当的氛围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评,使孩子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要把批评与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在进行赏识教育时,要调整好自己的观念和言行,多用赏识性语言。少用食指教育孩子,多竖竖大拇指。不要拿一个孩子的缺点去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把现在的发展和过去进行纵向比较。并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创设一个和谐的环境。这样老师才能具有亲和力,能让孩子依赖和信服。在欣赏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也学会欣赏别人。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