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
学校通讯社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编者:本周,又降瑞雪,银装素裹,分外迷人。你注意了没有?学校领导教师自觉拿起除雪工具,为学生们清理出一条干净的通道。那一个个除雪的身影,成为雪中最美的风景。
★本周记事
12月17日
● 小学部邀请市教研室专家高德喜老师深入课堂指导教学技能练兵工作。
● 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人员来我校发放银行卡和公务卡。
● 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总结近段工作并部署“庆元旦”系列活动。
● 教务处组织初三学生中考报名照相工作。
12月18日
●学校新的值班制度开始实行。
●小学部邀请市教研室专家高德喜老师、张晓刚老师继续深入课堂指导教学技能练兵工作。
●山西省人社厅、晋中市人社局、教育局人事科领导来我校检查教师招聘到岗情况,刘素梅校长陪同。
12月19日
●初中部开展“道德讲坛”活动,初二、初三学生参加。
●小学部组织“庆元旦”拔河比赛。
●小学英语组进行圣诞英语晚会节目彩排。
12月20日
●初中部开展“道德讲坛”活动,初一年级学生听讲。
●小学部综合组开展磨课活动。
12月21日
● 学校党支部召开贯彻落实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会议。
12月22日
● 学校84名教师赴颐景国际酒店会议室听心理健康培训讲座。
★下周安排
1.组织教师“诵读展示”活动。
2.组织“庆元旦”学生系列展演活动。
3.初中部组织月考。
4.小学部召开课改专题会。
★ 详细报道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附校初中部召开赴和顺、左权观摩学习汇报交流会
为进一步创建高效课堂,加快我校课改步伐,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2月14日下午,刘校长和胡校长组织我校初中部全体教师在四楼会议室举办“赴和顺、左权观摩学习体验汇报交流会”。
会上,外出学习的各位教师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大家,从教学管理到课堂模式,从环节设计到课堂效率,从学生表现到评价体系,或宏观,或微观,大家就此展开了全面的研讨,引起了教师的强烈共鸣。就和顺二中的“三三三”模式及宏远中学的“一二三三四”模式,大家感知、感触、感悟,交流、碰撞、融通,最终达成共识,那就是:只要我们的教师真正面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那么,所有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最后,刘校长对我校实践自主高效课堂提出了希望,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博采众长,走自己的路”,有计划、有步骤、有效率地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我校品牌式战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初中部 韩颖娟)
聆听专家评析,获取真知灼见
12月17日至18日,晋中高师附校小学部邀请晋中市教研室高德喜老师指导低段语文教学。高老师到校后,在杨志坚副校长和教务处许慧老师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连续听课、评课,为教师们指点低段语文教学的迷津。各位老师也精心准备课堂,虚心求教,认真聆听高老师的教诲,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18日下午,高老师又以《云房子》为例,带领我们集中备课,从生字分配、板书设计、提炼训练点和关注语言描写等方面分析教材,接着分别进行第一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在关键处给予示范指导。通过高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在座教师都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对低段教学改革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小学部 赵敏)
专家引领 教学技能练兵更高效
12月18日 ,在刘素梅校长的安排下,小学部有幸邀请到晋中市教研室的张晓刚老师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为期一天的面对面教学技能练兵研讨。
上午,由李靖、陈瑜和马晶晶三位老师作课,张老师点评;下午张老师亲自作了一节示范课还进行了题为《数学12345》的讲座。
有人说:“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树叶间闪动精彩” 。这一次活动又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名师对我们的影响。特别是在课堂上,张老师认真的倾听学生想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激励”,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也积极参与课堂。从张老师的授课中,全体教师感受到要上好一节课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以学生的为主,多样的评价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小学部 代文娟)
晋中高师附校小学部组织“庆元旦”拔河比赛
12月19日下午,晋中高师附校小学部组织了一场热闹而激烈的“庆元旦”拔河比赛。本次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先赢得两局的胜队进入下一轮比赛。
为了赛出水平,各班不顾天气寒冷早早地来到比赛场地,都争先恐后地为本班献计献策。比赛开始了,参赛选手都咬紧牙关,使出全身的力气,双方队员把绳子抓得紧紧的,脚使劲蹬着地。有的同学身子弯得像弓一样;有的同学身子斜得向后倒。虽然他们的脸都憋得红通通的,但仍然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各代表队教师更是使劲全力为本班加油,动作加表情看着比运动员都用力。最后一场的友谊赛中,更有教师们偷偷加入了比赛阵地。
通过本次拔河比赛,不仅丰富了学生们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同学们的体质,并且使各个班集体更具凝聚力。赛后,许多学生都表示喜欢这种活动,以后会更加积极踊跃的参与,为班级争光。(小学部 和红梅)
★ 拓展报道
坚持课改梦想
——晋中高师附校课改在行动
进入12月以来,晋中高师附校围绕课改开展了系列活动。
一是外出考察,观摩学习。在刘素梅校长的带领下,60余名骨干教师先后深入和顺、左权的4所学校进行课改考察。通过观摩课堂、专题讲座、互动研讨等形式,全面感受课改理念下的全新课堂面貌。
二是座谈研讨,规划课改。考察归来,刘素梅校长就深入各学部与教师进行座谈。大家一致认为,课改需要一种执着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同时,也提出了对于课改的理性思考,认为以生为本是课改的核心理念,而真正的以生为本在于是否真正关注了学生的生命,不能让形式遮盖了实质。座谈对学校课改规划的科学出台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在充分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各学部分别出台课改整体规划。
三是专家把脉,稳步推进。学校及时邀请市教研室专家深入课堂了解教情学情,形成学校特色的课改模式。小学部在高德喜老师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
课标理念下双课时模式构建的课改思路,颇受老师欢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相信,附校全体教师会坚持课改梦想,在不断反思与积累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课改特色,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绽放的精神家园。(办公室 孙立果)
★ 感悟
那一年,那一天,那场洁白无瑕的雪
初一六班 薛玮琳 指导老师 张小棠
终于下雪了,洁白的一尘不染,雪,铺天盖地的飘下来,像羽毛一样的轻盈,为大地铺了件新衣。天阴阴的,正如我的心情,那场考试,我退步了,退步多的不知退了多少分,心如刀绞般的疼。那场雪下在那一天,仿佛拯救了我落寞的心。
雪后第二天,天晴了,老师破天荒地占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我们去玩耍。
满地的雪,让我们倍感欢乐
当老师说站队时,整个教室沸腾了,叫的叫,笑的笑,无人不为这消息而欢欣鼓舞,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再看老师,也看着我们笑了。我们排着并不整齐,却充满着欢乐的队伍,飞速的走向操场。我心中哼着小曲儿,不知是谁送来的欢乐,驱赶走了我心中的烦恼。满地洁白的雪,为我们送出了冬天的祝福,一句深情的,欢乐的祝福。
松软的雪,让我们疯狂玩乐
慢慢的,我们走向了操场,地上柔而美的雪反射出太阳光,亮闪闪的,使我的心也无比欢畅。抓起一把雪,雪虽冷,很冷很冷,但它的温度足以让我的心融化。我是一个怕尴尬的人,为了让现场活跃 ,我把雪,那松软的雪,硬是塞进了一位女同学的外套里,冷得她直打哆嗦,趁我不注意,她开始了反击,场面热了,操场热了,学校热了,我也热了,看着操场上欢愉的场面,我笑了,毫无忌惮的笑了,疯狂的笑了。那是两个月以来的第一次疯狂,因为这松软的雪,本来性格开朗的我,变得更加开朗,开朗的我,没有过头,也没有沉闷,放大欢乐,放大我的心,尽情纵容雪的飞溅,尽情纵容心的疯狂。
洁白的雪,让我们聆听青春
疯狂玩乐,总要累的。我站在雪地上,幻想着各种美妙,各种梦幻。毫无顾忌的躺在雪地上,享受冬天,享受雪,享受着我们欢乐的花季。雪是那么的冷,冷的让我浑身发抖;雪又是那么温暖,温暖着我的心。回想童年的那些乐趣,虽美好,但已经过去,不必再留恋。再听,远方传来的,那是青春的欢声笑语,是青春的声音,那是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心声,我笑了。看着身边那洁白无暇的雪,就像看着我们单纯美好的青春,是那样美丽,美丽的让我心动。我在雪地里滚了起来,就像踏过我的青春一样,有欢乐,有坎坷。老师拿着相机过来给我们拍照,漾着青春,漾着美好,漾着那一声声的欢笑,我明媚的笑了,望着照相机,躺在雪地上,青春真美好!
时间如同流水,一点一点过去了,即将下课了,我望着天空,天空是那么广阔,再看看大地,雪依然是那样洁白,洁白的一尘不染。我的心情好了许多,这次考试没考好,下次努力。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优点,为自己的青春感到骄傲,而不该气馁,不是吗?
太阳高高挂着,温暖着铺满新衣的大地,天空是那么晴朗,雪地是那么洁白,我的心情是那么舒畅,青春是那么美好!
我真的还只是个孩子吗
七年级5班 郭图悦 指导教师 韩颖娟
我真的还只是个孩子,一个调皮、捣蛋、任性的孩子,即使我已经初一了,但我还没有长大。
今天星期四了,按理说,我们每天都应该去做操,可是今天出现了一些小插曲:
“铃铃……”下课铃响了,可数学老师仍在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着题。“下课”。老师如天籁般的声音在我的耳朵边响起,哈哈,终于解放了。我伸了个懒腰,抱起作业本送到了办公室。等我回来的时候,发现教室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大家推推嚷嚷的,好不“热闹”。只见人群中穿梭着两个身影——体委和副班。他们正在扯着嗓子喊:“站队”。可有谁会听他们的呢,最后在语文老师的催促下,他们才把这群零零散散的“羊”(包括我在内),赶到了操场上,但还是迟了,只好站在一边,观看其他班的表演。可是还总有人时不时的“评论”几句。
回到教室,语文老师用了整整一节课教育了我们一番,让我茅塞顿开,开始反思自己身上的不足。
我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总要在大人们谈话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才甘心;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见了熟人,从不打招呼,只是友好的笑一笑;我是一个不会为他人着想的孩子,总会在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在一边哈哈大笑;我是一个不讲文明的孩子,总会不由自主的在地上扔一张纸,然后心里想:反正不是我值日;更严重的,我还是一个会偶尔说脏话的孩子,总会在不爽的时候从嘴里嘣出几个字,才算痛快,尽管我从内心讨厌说脏话的人。我还是一个马虎大意,不细心的孩子,总会在晚上做完作业不检查,第二天被叫到办公室里,还傻笑着。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总是不会为班集体着想,就像今天一样,出操迟了已经不对了,可我还要在罚站的时候和周围的同学“唠嗑”,时不时地还点评一下哪个班的操做得整齐,哪个班的操做得最乱。而且,我不仅“嘴”不安分,身子也要摆来摆去的,左扭右扭,一会儿瞅瞅这个,一会儿瞟瞟那个,就像一只刚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小鸟一样,丝毫没有感到我们的所为会让老师多么难堪。
今天,不仅是丢了我的脸,老师的脸,其它同学的脸,更是丢了我们5班的脸。虽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可有谁真正的为这个“家”考虑过,付出过。连国歌都唱不好,我们根本谈不上爱国,连这个“家”都保护不好,我们根本谈不上爱家。
我想我是一个“坏”孩子,一个只会任性、调皮、捣蛋的坏孩子。许多人都说我长大了,可我真的长大了吗?我的行为表现分明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其实,我也很希望我的“心”能快点长大,然后能为这个“家”贡献力量,分担忧愁,让我们的老师不再那么辛苦,那么劳累……
教师点评:此文本是一篇自我反思,但学生却写得颇有文学味道,语言清新活泼,叙事真实,感情真挚,反思深刻。文能怡情,没有把写作当成自己的一项负担,而是以积极的心态、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 师德微论坛
创建课堂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晋中高师附校 李江涛
2012年12年5日,我校30余人在校长刘素梅、副校长杨志坚的带领下赴和顺学习了二中的“3+3+3的课改模式”。
天刚蒙蒙亮,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晨九点多一到和顺二中就进入教室听了杜素萍老师的《呼兰河传》节选,在课堂上杜老师感情丰富,从导入到结语每个教学环节紧密相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目标明确,知识点从整体到局部的落实,且对教室的三面黑板能合理利用,每个小组的组员都能大胆发言,交流展示有实质性的意义,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堂课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引导及时。第二节听了冯瑞芳老师的《小石潭记》,冯老师干脆干练,以写法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目标、重难点突出,整节课的课堂容量大,学习的学习氛围好。下午又赴和顺北关示范小学听取了两位课改先进教师的讲座,两位老师就“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与评价”与“聚焦小学前置性学习”两个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述。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课改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课改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我就自身感受谈一些粗浅认识。
首先,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在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策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被新的形势淘汰。
2、努力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教材教法,学习优秀的传统温习,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教师更应该做科研型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新课改的重头戏。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思路,我为此做了精心的研究,将教师的课堂上的角色转换做为课改的首要任务,同时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文言文教学。
4、及时进行课后反思。
其次,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课前预习要做好。课前预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发端,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时间紧,任务重。没有课前充分的预习,就不可能跟上课堂的快节奏,也就无法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在讲授新课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并且明确人物,这样促进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
2、内容找准切入点。语文教学涉及字音、字形、篇章结构等,内容庞杂,在时间有限的情形下,不可以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因此语文教学要重点突出,抓住这一点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能力是重点。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堂堂有训练,训练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4、功夫用在备课上。备课时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
课改是一条教师成长的必要之路,如何能走出自己的特色,我们首先要下定决心虚心向课改的先进学校、先进教师学习。然后我们要不断在实践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 “庆元旦”学生作品展
作者: 赵劲儒 作者:曹怡宁
班级:一年级(12)班 班级:一年级(12)班
作者:刘嘉琪 作者:吕星颐
班级:一年级 12班 班级:一年级 12班
主编:刘素梅 副主编:杨志坚 本期责编:孙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