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期
学校通讯社 二〇一三年四月七日
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本周记事
4月1日
●校长刘素梅、副校长杨志坚、刘亚伟、美术老师樊花蕊赴北京进行校园文化考察,此次考察为期两天。
●政教处表彰学生实践作业。
4月2日
●学校首届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拉开帷幕,初中部组织首场大赛,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
4月3日
●学校首届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继续进行。
●政教处组织班主任召开清明放假会议,重点强调假期安全教育,详细安排清明值班事宜。
4月4、5、6日,放假三天。
4月7日
● 首届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初中语文组、音乐组开赛。
● 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参加榆次区教材培训会。
● 我校6名学生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晋中市第三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 下周安排
1. 首届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
2. 筹备首届读书节闭幕式。
3. 初三中考模拟测试。
★ 详细报道
刘素梅校长一行4人赴京考察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深入了解北京课改前沿、考察名校校园文化建设,4月1日,刘素梅校长、杨志坚副校长、刘亚伟副校长和樊花蕊老师赴北京市进行学习考察。此次考察,刘校长一行分别深入芳草地国际学校双花园校区、北京市育英学校、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和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等名校进行了访问和考察。
在每一所学校,刘校长都要与相关领导进行深入交谈,探讨校园文化以及课程改革方面的问题,都要深入每一块区域、每一个楼层、每一间教室进行仔细观摩。几所名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令人回味:芳草地学校的“水”文化、新英才学校的“树”文化以及育英学校的古训长廊,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同时,芳草地学校的主体性阅读室的创建、育英学校的“中小衔接”经验、北大附中的“走班制”教学、清华附中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及新英才学校的流程化管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
考察期间,刘素梅校长分别向各校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目标,促进了和名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历时两天的考察,学到了经验,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为我校今后高品位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小学部 樊花蕊)
赛技能 秀风采
——高师附校首届教师技能大赛拉开帷幕
4月2日,高师附校首届教师技能大赛在五楼会议室隆重开幕。晋中市教研员刘文军老师、石慧萍老师等应邀出席大赛并担任评委。本校众多教师及部分学生观摩了此次比赛。
此次比赛中罗丽洁老师用全英课堂向学生展示了英语世界的独特魅力;李清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告诉学生英语要回归生活;赵兰芳老师带学生走进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一睹其风采;孙永昌老师借小毛驴的归属向学生诠释了财产的相关知识……一个个努力的身影,一堂堂精彩的展示课都向我们展现着教师特有的风采。此次比赛将持续到4月19日,各科教师都在精心备课,努力绽放光彩。
(初中部 刘庆波 陈瑶)
★ 拓展报道
家校携手共成长
3月25日,一年级12班举行“家长讲座”活动,在晋中广电工作的药梓洋爸爸做了一期主题为“生活中的电视”的讲座。
附:一年级12学生日记
赵劲儒
今天听叔叔讲完课后,我要改正之前的一些不太好的习惯,合理控制看电视的时间 ,吃饭时不能看电视,完成作业后再看,这样就能很好的保护我的眼睛,也不会因边看边吃而消化不好,更不会影响我的学习。
谢谢叔叔教给我这些知识。
麻思彤
今天我听完有关电视的讲座,对电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它让我知道,看电视应该有节制,不要无休止的去看电视,我还把这个告诉了我的爸爸妈妈,今后在看电视的时候,我全家都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刘欣宜
今天听了药梓洋爸爸的讲座,一开始他给我们讲了三个内容。
我感觉叔叔讲的课都是关于电视的,叔叔说了,不能看那些小朋友们不适合看的,应该看《动物世界》之类的节目,有时候也可以看《新闻联播》之类的节目。叔叔还讲了怎样看电视,比如不能躺着看电视,也不能离电视太近了。叔叔今天还讲了一个小朋友,他很胖很胖, 而且他躺着看电视,上课时还想着电视,他做的很不对,叔叔还说,看电视不能超过40分钟,可是我妈妈平时不让我超过15分钟。
下课了,叔叔给药梓洋很多的橡皮,让发给小朋友们。今天我听了叔叔讲的课,明白了很多,我决定以后好好的对待电视这个“好朋友”。
(赵晓玲供稿)
★ 感悟
《寂寞》——欢乐之后的寂寞
——读冰心散文有感
初一八班 曹晨月 指导教师 张金花
“散文”是一种艺术世界。“冰心散文”就是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冰心的作品,没有鲁迅的刚毅,也没有张爱玲的缠绵,她的作品,更多是赞美自然。读冰心散文,感受的是慈爱,探求的是真理。
《冰心散文》中有许多名篇,例如《寄小读者》《超人》等,但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寂寞》。《寂寞》讲了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小小与表妹玩游戏,他们在家门口玩的很自在,之后,他表妹走了,他感受到了一种空虚,明白了欢乐之后的寂寞。
我十二岁翻开这本书,我感到主人公小小是可怜的,只有表妹陪着他玩,玩过之后,便无人去理会他,一种孩子渴望的欢乐就这样消逝了,在有谁陪他?只剩下枯燥,干巴巴的书本了。这种欢乐之后的寂寞,被冰心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十三岁,当我一成为一名初中生时,看《寂寞》,更多的是羡慕。读时,小小与表妹玩的蜻蜓,他们的小溪,都让我渴望孩童时代的无忧无虑、轻轻松松。觉得他的时间如果给了我,我不会去学习,我也会疯玩一把。不过,我也时不时地把我当成主人公去体验欢乐之后的寂寞。我的欢乐与小小相似,在玩伴的陪同下做一个又一个游戏,嘴角向上扬起,发出银铃般的笑声,穿梭在梦中……
但当繁华落幕后,除了欢乐之后的寂寞,还有什么?此时,只有宇宙的寂寞弥漫在幼稚的心里,只有寂寞。
奖状墙
三年(7)班 朱晶楠 指导老师 洛 晶
从我进入高师附校的第一天起,我就有一个愿望:我要把卧室那洁白的一面墙做成一面奖状墙。
昨天我荣幸的参加了学校首届“读书节”美文诵读比赛,我很荣幸的获得了一等奖。我的心情无比激动,这已经是我的第五张奖状了!这一张张奖状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还有着老师的辛苦,有着妈妈的陪伴。所以,每次获奖后,我都会亲手把这份荣誉贴在奖状墙上,空出一块儿地方,等待下一张奖状的归来。
就是这面硕果累累的奖状墙激励着我,要我努力,努力,再努力!
★ 师德微论坛
语文老师,你还无动于衷吗?
——摘自《杨校工作日记》
凭心而论,我自己实在算不上是合格的语文老师,因为上学时其实自己真的很不喜欢语文,甚至根本没有养成真正阅读的习惯,实在是工作需要当上了语文老师。然而,我能不负责任地让我的学生也和我一样觉得语文乏味枯燥毫无兴趣吗?我只有努力地用我对语文的那一点点感觉,努力地让我的语文课有意思,努力地让我的学生至少不拒绝学习语文,有时我甚至装出一副特别喜欢语文的样子给学生看,慢慢地,找到了一些语文的感觉,找到了一些让学生喜欢语文的路径。然而,先天的不足总让我惊羡那些满腹诗文、妙笔生花的能说会写之人,于是,面对学生,总有一种深深地愧疚之感。
想去运城市人民路学校,是因为早有耳闻,特别是他们的“晨诵、午读、暮省”三部曲,我很感兴趣。很想亲自感受一下他们的所做所思,很想从那里找到一些有助于我校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经验做法。终于,在刘素梅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如愿以偿。果然,也引起了我许多的共鸣,坚定了我许多的语文理想。
首先,我很喜欢他们晨诵时共读“开启诗”的环节,你听:
“每一天的阳光都是新的
每一天的我也都是新的
让我们用最美妙的词语
用最动听的声音
与黎明共舞
开启一个个生命中重要的日子……”
多么富有诗意的一段时光啊!有了这样的情怀,一天的心情总会很阳光。正如执教老师所说,晨诵的意义就在于丰富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习性。我想,这日复一日的美好的累积,一定会让孩子博爱而敏感的心灵充满诗的情绪。而这日复一日的坚持,一定会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书卷气的、儒雅的孩子,将来自然会成为懂得感恩、敢于担当的人!
教育拒绝浮躁,教育拒绝浅薄。亲爱的语文老师们,网络资源如此丰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按下鼠标用心精选优秀诗文,精心策划晨诵主题,一起与孩子沉醉于美妙的诵读之中!
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所以,你能,你一定能!关键看你为不为。
相信,当理想的种子找到执著的土壤,当教育的信仰找到虔诚的信徒,未来将是一段多么绚丽多彩的生命历程!
你,还是无动于衷吗?
2013年4月7日星期日
主编:刘素梅 副主编:杨志坚 本期责编:孙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