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期
学校通讯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九日
“规则有其必然性,然而在我们最敬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
---[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 详细报道
高师附校开展首轮“学校精神”大讨论
为了激励全校师生积极进取、勇于超越的斗志,深入提炼高师附校的精神内涵,近日,学校组织了首轮“学校精神”大讨论。此次讨论共分为三场,全体教职工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对学校精神的思考。
讨论中,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高师附校“传承教化之风、镕铸品质教育”的办学目标,深入探讨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附校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精、气、神”,二是附校人应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和育人理念,三是附校应以什么样的风范和特色来引领晋中教育。“激情”、“责任”、“智慧”、“崇实”、“厚德”、“卓越”、“尊重”、“现代”、“人文”、“开放”等词语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通过讨论,老师们深深感受到每一个附校人都是附校特有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元素,只有持之以恒地艰苦创业、执著追求,附校精神才能在历久弥新的积淀中熠熠生辉。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附校成立一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关注下,全体附校师生精诚团结,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今年开学以来,由办公室发起的“附校精神”大讨论得到了教师们的热烈响应。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详细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开展深入扎实。学校还面向家长、社会发放征集意见卡近千封。
一种精神能支撑一个信念,一种精神能凝聚一股力量,一种精神能体现一种价值。此次大讨论活动是集中智慧、凝聚力量、展示风采的一次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大讨论的过程,就是师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就是内化和升华的过程,就是崇高理想形成的开端。热烈的大讨论背后,是对附校这方热土的深深热爱。本次大讨论,大家结合学校的特色以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生活感悟,凝练出了时代特色鲜明、地域特征突出、通俗易懂、简单生动、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基本形成了学校精神的框架体系。
(办公室 孙立果)
★ 拓展报道
走进艺术殿堂 描绘美好未来
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六一儿童节,为庆祝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5月31日上午我校举行了六一校园艺术节。孩子们不但给大家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还用绘画、书法、手工等形式展现出他们自己的风采。
一进校门,一幅足有十米的现场绘画展示台映入眼帘,上面写着“开心过六一 大家一起画”,孩子们围在四周用画笔描绘着自己的梦想。旁边的展示台上,一位擅长书法的家长朋友正在用软笔书写节日祝福。在现场书法绘画展示的后面,是一个异形展台。展台上,一幅幅绘画作品妙不可言,手工作品更是栩栩如生,参观的学生及家长无不发出阵阵赞叹!整个上午,展区人山人海,接待的老师更是应接不暇。
这样一场生动的艺术体验,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总的来说,经历了这样几个过程:
一、精心准备。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孩子们平时上课的积累。再加上各个班级的踊跃参加,总计共收到绘画作品百余幅,手工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充分体现了学生、家长、老师对艺术节的热情与支持。
二、精心辅导。在准备的过程中,老师们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创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悉心指导,使学生的创造水平逐步提高。
三、精心挑选。从上交的作品中,分门别类,挑选出绘画作品、摄影作品、手工作品、书法作品若干件。又从绘画作品中挑选出儿童画、中国画、油画等不同形式的作品。这样分门别类,一目了然,以便参观者欣赏。
四、精彩亮相。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晋中高师附校首届学生书画展终于呈现在了大家眼前。它的出现,吸引了到场的学生、家长、老师的眼球,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美术组 段宛君)
“课堂+社团+创意”
——让美术课融入我们的生活
在学校“六一”艺术节中,有一个特别的体验区,里面有剪纸作品和灯饰创意作品。剪纸作品来自于初中部剪纸社团的六位学生之手,有系列的人物剪纸、福娃剪纸,以及与时俱进的动漫剪纸,作品刀工细腻,栩栩如生。
灯饰体验区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次缩影。课前,美术教师都要经过认真备课,选好主题;课中,教师教法鲜明,评价及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创作,坚持做到每月一个主题,学生每课都有收获。在本次展览中,来自初一年级学生的灯饰创意作品布置成了专门的互动体验区。观者可将作品置于发光装置下,欣赏其在灯光下的效果。通过灯光效应,让普通的手工作品变得绚丽多彩。
学校“课堂+社团+创意”的美术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展示自我,积极创作的平台,真正让美术课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让艺术气息弥漫到学生的周围。 (美术组 齐天然)
舞动附校 舞动未来
——舞蹈社团《附校梦》精彩亮相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艺术的丰富情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个性特长,充分展示个人风采,展示我校的艺术教育成果。
舞蹈队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下,顺利完成舞蹈作品《静一静》、《附校梦》的排练,于庆六一暨首届艺术节文艺展演中精彩亮相。两个精彩的舞蹈作品赢得了全校师生的阵阵喝彩。
低年级孩子展示的舞蹈作品《静一静》,表达了孩子们对拥有属于自己空间的渴望。高年级学生的舞蹈《附校梦》,表达了对学校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舞蹈组 牛晶)
★ 感悟
快乐六一
三(7)班 马耀薇 指导教师:洛晶
“六一”儿童节是我们自己的节目。
这一盼望已久的节日终于来到了。早晨,一走进校门,就可以看到校门两边多彩多样的展板,上面贴着老师和同学们的作品。家长们看了竖起大拇指,夸赞我们!
不一会儿,表演就开始了。一位身穿粉红色礼服的主持人登场了,她嗓音清脆,声音甜美,状态投入,定睛一看,哦,原来这位主持人是我们的洛老师。
一场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敲出了同学们喜庆的心情,敲出了老师们的勇往直前,敲出了家长的心灵快慰,敲出了附校辉煌的希望!轮到我们上场了,一首配乐诗朗诵《红蜻蜓》彰显出了同学们恬静、优美的表情,使我们融入到了情景之中,大家似乎忘记了这是在表演节目,而是在尽情享受朗诵的魅力。
接下来是五年级大姐姐们的孔雀舞、爵士舞,还有一年级小朋友的英语童话剧,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同学们精彩表演的背后一定下了一番苦功夫。
我为能在附校上学读书而感到由衷地自豪,在这么多老师的培育下,我们一定会有一个美丽的明天,祝福附校!今日我以附校为荣,明日附校以我为荣!
★ 师德微论坛
让阳光照进心田
晋中高师附校 毋晓云
六月,是童年的摇篮,是童年的梦乡。
六月,有童年的沃土,有童年的太阳。
六月,是一支歌,一支幸福的歌!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让阳光照进我们每一个附校人的心田,伴着花的芳香,踏着歌的节拍,带着激情和梦想漫步在六月……欢快的歌声随风飘扬,优美的舞姿如花绽放,可爱的笑脸赛过朝阳,激情的六月处处展示着附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喜悦和快乐活泼,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激情的日子也是收获的日子,收获的喜悦需要我们激情的投入,就让我们继续以一种阳光的心态,积极工作,认真学习,让快乐延续……用智慧和热情播散希望的种子,用梦幻与彩虹编织附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乐在附校
晋中高师附校 陈娟
六一是快乐的,童年是美好的 ,多年的那份美好情愫已被搁置许久。但跟随学校六一活动的种种安排,我也情不自禁地乐在其中…愉快地欣赏着整个布满艺术氛围的学校,高兴地看着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笑脸,两耳充闻着那一声声快乐真诚的童言稚语…
最使我感动的是为六一活动倾注心血的所有领导和老师,他们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一切为了学生的快乐,作为附校的一员,我真的感觉快乐就在身边…
就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快乐地工作,快乐地学习,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史蒂文森说:“快乐的习惯使一个人不受----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外在条件的支配。”快乐,我们说了算。只要养成了快乐的习惯, 进而养成快乐的性格,我们就能成为快乐的主人,每时每刻都快乐幸福地学习,工作,生活。
一个快乐的人,可以不在乎别人的批评,不怕挫折,不在乎别人泼冷水,不容易被别人激怒,因此能超越各种障碍,始终坚持理想,贯彻到底。
因为快乐,我们乐教。
因为快乐,我们乐学。
更因为快乐,我们身在附校,其乐融融。
相信,因为快乐,我们一会“乐”出一片艳阳天!!!
★本周记事
6月3日
●教务处进行学籍核对与录入工作,并组织学生进行学籍照片的数据采集。
6月4日
●小学部白晓亮、温剑敏老师做课,市教研室张晓刚老师来校指导。
●落实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相关工作。
6月5日
●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学校精神”大讨论,全体语文教师、各学科长、年级长以及科室人员参加,讨论有校长刘素梅主持,副校长胡灵建、杨志坚也参加了讨论。
●体育组进行大课间活动专题研讨,刘素梅校长参加。
6月6日
●小学部语文组开展“双师课”教学研讨,由杨志坚副校长、张丽锋老师、赵敏老师共同合作展示了《蜗牛的奖杯》双课时的教学,与会教师获益不少。
●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提前布置假期安全工作、防溺水知识培训。
6月7日
●学校召开音体美教师会议,重点安排本学期音体美学科的考核办法。
6月8日
●榆次区教研室王建萍一行4人来我校听课指导,重点听了我校三年级语文和五年级数学教师的4节课,此次活动属榆次区小学教师技能大赛。
●赵介平副院长再次深入小学语文教研组指导课文朗读。
主编:刘素梅 副主编:杨志坚 本期责编:孙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