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学校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附校简报 > 文章详情

第四十四期

2013-11-08附校简报作者:张菲浏览:996次

 

 

 

 

 

 

 

 

 

第44期

学校通讯社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请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做个公平的人,做个讲理的人。身为教师的你将有所成长,而在你所打造的环境里,孩子们也将茁壮、成长,展现出让你和他们自己都惊奇的好表现。”

 

---[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 详细报道

经典,唤醒生命的美好

——晋中高师附校小学部开展班级晨诵读本展示活动

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经典诵读,则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

近日,晋中高师附校小学部组织开展班级晨诵读本展示。此次展示,各班均以本学年班级晨诵内容为主,集中展示一年来学生晨诵的阶段成果。各班都能根据学段特点、教师自身特长进行展示。一篇篇经典诗文,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歌,洋溢着生命的无限美好。

    晋中高师附校成立一年来,把打造高品位的书香校园作为重要抓手,扎实深入地开展晨诵活动,并坚持一周一展,一月一赛。除了充分发挥教师资源优势,学校还及时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到运城人民路小学观摩学习,目前,晨诵、午读、暮省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今年三月,学校还组织了首届校园读书节,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大大激发了师生共同阅读的激情。《猜猜我有多爱你》、《一只孤独的乌鸦》、《爷爷一定有办法》、《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苹果树上的外婆》、《亲爱的汉修先生》、《一百条裙子》、《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夏洛的网》等经典读物已经成为学生非常熟悉的课外伙伴。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相信此次班级晨诵读物的展示,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童心悦读,诵读经典”活动的深入开展。(办公室 段晓娟)

★ 拓展报道

鹰击长空 冲刺总结

6月13日至6月16日,我校初中部邀请榆次区教研室优秀教研员和我校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了专题讲座,就我校第一届毕业生的中考冲刺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总结。

13日开始,为期四天的中考知识总结专题讲座拉开了帷幕。我校语文教师王耀光、数学教师吕慧萍、英语教师刘庆波、化学教师温晓、榆次区教研室任宏老师、晋中市教研室王老师分别进行了中考中的高频题、难题、易错题的最后的点拨,并且讲解很多答题技巧以及应考的方法。

他们循循善诱、认真点拨,把自己在教学中多年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学生,四天的学习中,在座师生都深受启发,纷纷对各位专家表示敬意,这不仅是中考前的一次冲刺,更是知识的一次对接和交流,让学生们在考前知识更加调理、系统,相信在各位老师和专家的指引下,我校的中考会取得优良的成绩。(初中部 李江涛)

小学部三年级接受榆次区语文课堂抽测

 6月8日上午,榆次区语文教研室主任王建萍老师来我校听课指导。接受本年度区教研室语文课堂抽测的是三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三年级的两位语文教师--刘丽丽老师的《海底世界》第一课时和洛晶老师的《槐乡五月》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均得到王主任的认可。课后,王主任分别就两节课的课堂教学逐一做了悉心点评,并指出两位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各有千秋。两位青年教师更是从王主任的指导中受益匪浅。小学部分管教学的杨校长还热情邀请王主任长期做我校的语文教学指导顾问。(小学部 洛 晶)

★ 感悟

快乐的艺术节

初一七班 李昌鸿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小鸟一样……”,伴随着愉快的歌声,我们终于迎来了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学校首届艺术节。在艺术节上,我们欢歌,我们起舞,我们共同享受那愉快的节日。
       来到学校,翠绿的杨柳摇摆着她的腰身,似乎在为我们祝福;鲜艳的花朵咧着嘴巴,好像在为我们欢歌,给人以快乐的心情。同学们都整齐的坐在台下,静候艺术节的开始。终于在上午7:30时,我校首届校园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进行的是升国旗仪式,伴随着振奋人心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的升起,此时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红旗上,随着它上升。此次艺术节分为三部分,一是我校表彰了"全能之星"的同学,还为他们送上了奖品与奖状。二是领导慰问。晋中市教育局高晋峰副局长,刘金婕督学带来了上级领导部门的慰问,聂村、新付、郝家沟三个村的村委干部也为孩子带来了六一节的礼物,周边单位也纷纷为孩子们带来了六一节的问候。三是艺术节文艺汇演,同学们在舞台上尽情舞蹈,尽情放歌,有的合唱,唱出天籁之音;有的跳集体舞,舞出青春活力。其中,我最爱的还是民鼓表演"杨门女将"和民乐合奏"赛马"。杨门女将是由晨曦乐团的学员表演的,表演者有郭雨鑫等人表演。他们身着彩色而厚重的戏服,头顶两根长鞭,摇来摆去。他们在舞台上手拿两根鼓棒,娴熟的在鼓面上挥舞,两根普通的木棒在他们的手中不普通,它不仅是木棒,也是传达他们对敲鼓的热爱的工具。站在远处看舞台上,规模整齐的鼓队不停的舞动,一起一落,都是那么的铿锵有力。再看民乐合奏,他们都是来自学校社团同学,由付卓颖、辛晓洁等人组成。他们有的拉二胡,有的弹琵琶,有的弹古筝,还有的吹笛子。他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随着乐曲的跌宕起伏,他们好像与音乐融合在了一起,摇摆着身躯,享受着音乐。
      这次校园艺术节,充满了欢乐,也让我们享受了一场艺术盛宴。

快乐六一

初一八班  马雯楠   指导教师 张金花

How was the六一?It was very excellent!今年的六一真是棒极了,过了那么多的六一,唯有这次上档、够格。六一的精彩出乎我的意料,也在我的意料之内。

各种各样的节目大约有三十来个,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采,就和品菜一样,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不同。有跳舞,有唱歌,有话剧,有小品,有流行,有民乐,有朗诵,还有包含深刻内涵的。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一个节目,出乎所有观众的意料。当这个节目唱到高潮时,似乎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又立马回过神儿,呼啦一下围了过去,人头攒动,水泄不通,目不转睛,节目就像磁力石,吸住人们的眼球,动弹不得。我也情不自禁的哇了一声,歌声把人的骨髓都吸去了。节目完后,掌声雷鸣,经久不息。这个节目常常在耳畔回响。这就是初二的海豚音!

借着小朋友们的日子,让我们也一起庆祝了一个六一,回味了一下儿童时代,心中甜滋滋的。看那些小朋友们,一个个儿浓妆淡抹,喜气洋洋,生机勃勃,穿着统一、漂亮的服装。更重要的是他们脸上的笑容,像中午的太阳,烈、灿、美。他们的脸就是一朵朵可爱的小花。他们跑来跑去,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轮到他们上台表演了,欢天喜地、蹦蹦跳跳,脸上丝毫没有紧张的神态,已融入整个节目之中,更显出他们的单纯、天真和可爱。用一句不知从哪国传来的时髦语就是:咔哇依!他们在台上活灵活现,摇头摆尾,看着就让人快乐。人大了,反而有点约束。哈哈

在众多的好节目中,更是有一些精品。比如两个江南style,孔雀舞,T台秀,以及初二的海豚音,现在我都历历在目。那爵士舞、敲鼓等节目也让人回味无穷。演员们在台上演地生龙活虎,观众们看地是有滋有味,我的眼球一刻都不想离开舞台,深深地被吸引住了。

我想,这个快乐的六一,不仅仅是小学生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光,也是我们初中生最放松的天堂。

过六一时的情景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快乐的场面,不禁又让我激动起来。真是一个难以忘记的节日,回味无穷,成为每一个人珍贵的宝藏。

★师德微论坛

一盏茶  一卷书  一种生活

晋中高师附校  段晓娟

一盏茶,一卷书,是一种生活。

伴着清风明月,闻着淡淡的荧荧茶香味儿,读着带有丝丝墨香的书本,去领悟生命的真谛。

我喜欢这样,所以我常常沉醉于书中的平凡或不平凡。

我没有上过幼儿园,我拥有的第一本书,是小学一年级课本。由于时隔太久,第一次接过书本的情形,早已淡忘。但我相信,初次抚摸那本书,我的眼神一定是虔诚的,内心一定是惊喜的。

    我看的第一种课外书,是小人书,那时候,在通往小学校园的土路旁有一所供销社,供销社走廊上,有一处书摊,看书摊的是一位有点驼背的大哥哥。他,是那时的我特崇拜特羡慕的人,我崇拜他有那么多小人书,我常常望着他屁股底下坐着的那个大大的长方形的木箱子出神。看他的小人书是要花钱的,花二分钱,可以蹲在原地翻看他指定的一册小人书,花五分钱,就可以挑自己喜欢的一本来看。那个有点驼背的大哥哥和他那些有趣的小人书,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快乐。 

    稍大一点,我看《杨家将》、《七侠武义》看《水浒》《三国》之类的小说,这些书,让我懂得了善与恶,懂得了爱与憎。再后来,我看米兰昆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看钱穆的《国史大纲》,看我所能看到的各种好书,它们又让我渐渐懂得怎样理性的去思索人生面临的各种问题。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为《活着》的书,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冰冷的笔调,目睹主人公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他的儿子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哑女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魔咒。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外孙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因吃豆子被活活噎死。他用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也许有人会说,简单的活着会很平庸。那你觉得福贵平庸吗?不!绝不!他承受住了所有难以忍受的苦难,他有强烈的活着的信念,他有着与命运抗争不屈的精神。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是平凡中的伟大。活着,是他与命运抗争并取得胜利的最好证明。

  《活着》让我明白了 ——活着。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者,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时,得到一种心灵的快乐,我已知足。

我感谢书,它充实着我的精神,修剪着我的天性,改变着我的气质。

深夜,灯下,呷一盏热茶,捧一卷好书,是一种让我很惬意很向往的生活。

★本周记事

6月9日

●教务处进行学籍核对与录入工作,并组织学生进行学籍照片的数据采集。

6月13日

●榆次区召开2013年中考工作会议,校长刘素梅参加。

●榆次区教研室副主任任宏老师来我校进行物理中考考前指导。  

6月14日

●市教育局召开课题管理会议,校长刘素梅、副校长胡灵建、杨志坚参加。

●副校长杨志坚、办公室段晓娟老师参加2013年职称评审会议。

6月17日

●学校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安排教师职称评审申报工作并部署放假前工作。

●学校音体美组进行课间操编排工作。

6月18日

●学校安排中考工作,强调考试期间纪律及安全工作。

●学校召开初三家长会,详细安排中考及其他工作。

●学校召开党支部会议。

6月19日

●校长刘素梅参加“晋中市学生健体进校园工程启动会议”。

●副校长杨志坚参加榆次区人事工作会议会。

●初三学生看考场。

6月20日

●办公室对教师申报高级职称资料进行审核。

●小学部三年级进行模拟考试。

●小学综合组进行学年测试。

●中考开始。

6月21日

●中考第二天。

●各科室进行常规工作检查。

 

主编:刘素梅          副主编:杨志坚       本期责编:孙立果   

                                                             

 

上一篇:第四十三期
下一篇:第四十五期
访客(0)
登陆后访问就可以显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