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期
学校通讯社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日
培训特刊(六)
“社”彩纷呈 共绘未来蓝图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力,帮助少年儿童拥有快乐的课外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与个性,构建自我发展的和谐校园。我校教师在校领导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团培养计划,并于8月20日下午展开交流。
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开怀畅谈,阐述的自己的想法和社团蓝图:洛晶老师的朗读社团、孙立果老师的柔力球社团、牛晶老师的舞蹈社团……
在过去的一学年,我校社团文化建设已有小有成绩,其中,舞蹈社团在七月份的“七彩梦”晋中市第二届少儿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第三名,柔力球社团在晋中市中小学生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大会尾声,校领导肯定了我校社团在上一学年取得的成绩并期望在本学期中,社团活动能够更加绚丽多姿,附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加欣欣向荣。(小学部 李倩)
调整心态 拥有健康人生
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责任重压力大。紧张的生活,繁忙的工作,浮躁的社会,使我们极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8月20日,晋中学院的刘永萍老师通过与现场老师的互动,以及生活中实例的深入细致的剖析,就压力应对、自我适应与有效沟通进行了专题讲座。这场讲座犹如丝丝春雨滋润着每一位老师干涸的心灵。
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面对各种问题时,我们一定能够打开禁闭的心灵,敞开心扉,走出内心的困惑,战胜自我,拥有健康人生。(小学部 郝彩红)
★心得卡
健康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当物质条件不断丰富,人们开始越来越追求生命的长久和精神的富足,也就是说现在的健康已不仅仅是身体的状态,更是心理状态。要维持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我们需要找到支撑的支点:一个支点是家庭,另一个支点是学校。
在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两种家庭,而对于人格塑造最重要的就是原生家庭。这个家庭带给我们的一切都会映射到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每个人在这个家庭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的伤害,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个受伤的孩童,他们长大后的欠缺部分也需要他们的配偶和子女来弥补。由此我们能联想到学校环境,中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那么我们带给孩子的影响是否也和家庭一样,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塑造和性格的形成。
因而,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中,我们都应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为我们的孩子搭建起一座美丽的桥梁,带给他们“正能量”,让他们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初中 贾佩)
尽人事 知天命
压力有积极的一面,激发潜能;也有消极的一面,侵袭每个人。作为教师,我们身上的压力无疑很大。学生听话或不听话,我们不能向他们释放自身的不悦。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调节、学会放下,将压力减轻到最小,将情绪控制好,从而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学会放下,将过去的包袱卸下,尽人事 知天命。
当压力确实很大,让你无法呼吸时,学着放下,选择喜欢的方式减轻自身压力。
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需要各种适应:自我适应、社会适应、职业适应。作为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可能萌发,我们应该积极的积淀正面的影响力。以一种高状态的工作,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在自己的人生中书写靓丽一笔。
(初中 赵洁琼)
主编:刘素梅 副主编:杨志坚 本期责编:孙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