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中学

学校位于昌邑市烟汕路36号,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126个教学班,教职员工684人,在校学生7700多人。是一所省级规范...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名师名家 > 文章详情

韩震:要做三不校长

2013-07-29名师名家作者:亚教云平台浏览:1931次

最近,刚刚履新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有了这样的新称谓——“三不校长”。

这源于他在就职演说中的一段对师生的承诺:“任职期间,我将不再做我的专业即外国哲学的学术研究,而是用全部精力做名副其实的校长;我将不再申请自己原有学科专业的研究课题,而是集中精力细心谋划北外的发展战略;我将不再任何专业课程,不再谋求与教学相关的个人荣誉,而是努力为老师们服务,从整体上巩固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不做研究,专心做校长,这并不是十分新鲜的提法,却因为韩震的系统描述让它成为一把标尺。不少人认为,这体现了大学精神的理性回归。但是,校长仅仅是站在教授身后“扶椅子的人”(梅贻琦语)吗?

“当然不是,不纯粹研究专业,并不是不研究高等教育的规律。我一直都认为学者做校长比管理官员做校长更合适。没有一定的学术眼光,不能理解学术的规律,能真正做到尊重学术、尊重教师吗?我认为,校长即使不是最好的学者,也要有很高的学术眼光和宽广的视野,这样才能对高等教育、对学校发展做出自己的判断。”韩震说。

研究做校长,只是第一步。而如何带领这支从延安一路走来的高校,则是摆在这位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面前的一个更大难题。尽管已经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六年多副校长,但成为校长,还是首次。

对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韩震本人来说,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听发音就知道是北外人”的优势或许面临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不少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外语,外语已经不是脱颖而出的“利剑”。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怎样才能更有竞争力等问题都是韩震思索的。“学校一直在进行‘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会多种语言,比如我们的学生同样读法律、读经济,但是外语必须比其他人更胜一筹。这几天我走访了七八位教授,大家对这条道路都十分肯定,但是在‘复语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还有争论。我们初步设想是:很多课程如法律、经济、金融,我们最好不要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用英文、法文、德文等语言教学;一些专业课知识,我们要求学生直接读原版外语读物;还会更多地请一些外交家、驻华使节为学生演讲。我们要在原有优势基础上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和知识视野提供更多条件。”

而“三不”承诺是否代表了韩震在治校思路中会往“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也是大家纷纷预测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写入《教育法》的,我们必须坚持。我们要做的是适当地区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行政权不干涉学术权。当然,学术民主也不是多数人决定一切,要尊重学者的自由探索和个性,因为有的时候,科学并不是靠民主解决的,而是少数人的新发现。我们会给予教师更多的学术宽容、学术自由,让他们在科学研究上大胆创新,允许犯错。同时,我们还会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的作用,扩大参与面,同老师形成共识。我们会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的要求更多地进入管理者的视野。我们还会逐渐探索权力下移,当然不是把权力交到院系就完了,我们会在扩大参与面的基础上推动权力下移。我们还会更多地参与社会,比如成立董事会,让一些用人单位参与学校的事务,帮助我们从社会用人的角度、从社会视角看人才培养,让社会和高校互相塑造。”韩震说。

同记者的对话中,每次提到北外,韩震都面容坚毅,时而陷入沉思,十分感性。一如在就职演说上,他这样告诉欢迎他的师生:“如果说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从延安起始的一条永远延伸的路,我愿意成为这路的铺路石;如果她是从宝塔山下谱写出的乐曲,我愿成为乐章中的一个音符……”

 

访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