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学勉中学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学校公告 > 文章详情

学勉中学二○一五学年教育工作意见

2015-09-06学校公告作者:葛宝华浏览:500次

 

学中(20156

 

学勉中学二○一五学年教育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围绕深化建设“文化学勉”总目标,扎实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整体提升治理能力为保障,致力推动我校教育转型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培养品质公民

二、主要目标

——事业发展,继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努力引领教师“走向卓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开展礼仪、礼节教育,引领学生“走向品质”。

    ——课程改革,适应新高考,加快必修课走班教学的深入探索。大力发展选修课程建设,特别是艺术教育的建设,实现班班有活动,人人有特长,学校有特色。

    ——和谐稳定,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推动学校章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完善学校管理体系,轻“管”重“导”;高度重视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铸师魂、炼师能,引领教师积极向上;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安全综合治理,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重点工作

1.积极深化小班化教育改革。根据学校发展、招生政策等实际,本学期将在一新生中实行小班化教育的试验,分步实施,积累经验。

2.加快推进学校章程建设。按照建立现代化学校制度的目标,加快制(修)订体现共同办学理念和价值认同、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的章程,让学校章程成为推动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法”,努力形成“一校一章程”的良好格

局。

3.推进特色发展。进一步加强高考改革的适应性研究和实践,加大选课走班力度,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合理安排师资并重视校情分析和课程教学进度,积极应对不同类型的招生考试。全面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坚持从我校实际出发,落实各项改革配套措施,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从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出发,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师资、实验室及功能教室、实践教室等建设,重视选修课程开发,着力培育以课程建设为引领的育人特色。确保高考培优上线、学业水平考试等核心指标保持高位稳定。

4.实施立德树人基础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全省育人工作座谈会精神,广泛开展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育人共识和工作理念。着力提高我校教育的开放度和融合度,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拓展“第二课堂”,强化实践育人,更好地体现时代性、社会性和有效性。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工程”,真正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系统地培训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全面提升师生文明素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德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发以乡贤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教材,大力挖掘我校百年办学的文化底蕴。大力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禁毒防艾教育、国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知法守法、文明向上。

5.实施文化校园建设工程。继续深化“文化学勉”建设,真正从提升办学品位、优化内部管理、和谐人际关系及环境育人、以文化人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品位目标,以“美丽校园”创建为平台,大力加强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文化校园建设。

6.实施“减负提质”深化工程坚守“六个严格”的底线(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严格加强各类考试管理、严格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严格杜绝有偿补课行为、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进一步将“减负提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并落实选择性教育思想,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分层走班教学,形成基于主干学科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相促进的课程体系。

7.实施体艺素质促进工程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全面落实“一课”(体育课)、“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两活动”(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有序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继续发扬我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特色,积极推进“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特长”的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我校艺术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大力发展中小学体育、艺术社团,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艺术氛围。

8.加强师德建设注重抓好全体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的师德专题教育,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的教师职业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和《诸暨市学校师德教育工作考核办法》、《诸暨市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实行教师考核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继续旗帜鲜明地整治有偿家教,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

9.促进专业发展启动实施“走向卓越”,健全完善教师成长体系,全面建立年轻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针对性和计划性。优化考核选拔和跟踪培养机制,建立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为主干的培养体系,形成省、市、县和学校四个层面的骨干教师培养梯队。强化实践培训,建立健全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课堂实例或教学案例为研究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校本教研制度,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理念与专业能力的同步提升。

10.全面加强行风建设进一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教育,着力抓好干部勤政廉政、重点岗位人员廉洁自律等教育,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活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深入推进“阳光基建、阳光招生、阳光人事、阳光财务、阳光决策、阳光食堂”等建设,及时回应和调处社区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切实抓好学校热水淋浴工程及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工程等惠民实事,进一步提高社区群众对于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11.不断强化学校安全保障全面落实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和安全综治领导责任制、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深化等级“平安校园”创建,致力提升学校安全工作的整体水平。多途径、多形式地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的意识和能力。突出重点抓好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巩固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完善校园警务室管理机制,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抓好校舍安全、消防安全、师生集体活动安全和学校传染病防控、防溺水等各项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12.认真做好教育宣传工作。积极服从和服务于大局,主动落实各项中心工作任务,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进一步加强学校正面宣传,使更多的社会群众真正了解学生、了解学校、了解教师,放大教育的正能量。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平台,大力宣传全市教育改革举措和成效,扩大我校教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信访维稳工作,落实“一把手主管信访责任制。重视网络舆情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确保舆情面前早发声、关键时刻不失声,努力为我校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主题词:2015 学校教育工作意见

                                                                 

发:各处室、部门

 

 

 

访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