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十中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教研专刊 > 文章详情

2009年榆次区中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10-14教研专刊作者:王爱萍(驻校)浏览:448次

 榆次十中教研室主办     八          2009年3月2日

 

 

2009年榆次区中小学教学工作计划解读稿

晋中市榆次区教育局教研室  张润柱

 

根据《2009年省教科院工作要点》和《2009年市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的主要任务,结合2009年榆次区教育局提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特制定2009年全区中小学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冀局: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09年上一个新台阶.

王局:从教学常规管理上找问题,从师德教育上抓根本,从课堂教学上求突破,从课程改革上促发展.

一、巩固、深化、拓展课程改革成果,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1、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究活动,重点落实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积极推广课堂教学的主推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主推模式,是榆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推广.

本学期,首先要参加一级培训(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主任必须参加),其次要组织好二级培训(全体教师都要参加),第三要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认真操作,第四通过听课评课进一步加以消化、吸收、提高。

听课要求,教师每学期15-20节,中层领导每学期30-40节,校级领导每学期45-60节,职员每学期按职业明确规定。

教研室对上述工作的执行情况要进行详细记载,各学校应及时向教研室进行通报(最好以书面形式,尽量在事前通报)。

2、深入“让学生热爱学习”的课题研究,重点培养10所左右的科研型特色学校和100名优秀实验教师,从基层提炼一套“让学生热爱学习”的策略。

“让学生热爱学习”是榆次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脱离了这个轨道教师的未来顶多是一个教书匠。

本学期,对实验学校要进行登记备案并颁发证书,根据校长意愿和学校基础重点培养10所左右实验学校,根据教师的行为表现和工作效果培养100名优秀实验教师。

3、建立多种教研活动平台,把校本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拓展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际效益。

校本教研在榆次叫校本研学,即以反思为核心的自主研学、以交流为核心的合作研学、以建构为核心的课题研学;

联片教研=城内交流学校+城乡结对学校;

网络教研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教学进行研究和交流的教研方式。

4、开展示范学校作示范活动,加强示范学校自身建设,办好每学期一次示范学校教学开放日活动,为全市示范小学协作会第十九届年会和示范初中协作会第十一届年会,提供新教师、新经验、新成果。

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做好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

5、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实施教学质量认证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体系:质量目标→质量监测→统计分析→质量认证。

学校:要围绕质量的管理与考核把工作做细,为质量认证书的颁发做准备。

6、以提高教师素养为目标,以各级教学能手年度考核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能手的培养、使用和管理。

能手年度考核已经三年,是教育局帮助学校对各级各类教学骨干进行有效管理的一项措施,对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这几年,有的学校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对能手工作情况进行虚假考核工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实际上,这一举措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其他县市的效仿,并得到了各地的肯定。从今年开始,晋中市将正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始实施。

7、以优化过程管理为目标,以教学常规和校本研学考评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有效性。

教学常规和校本研学是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学过程考核的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各占100分,共200分。

学校要有关于教学常规和校本研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检查和考核的办法。检查和考核要有比较详实的记载,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改进意见。

三、认真贯彻课改实验精神,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8、抓重点——聚焦课堂,分学科精选一线优秀教师,开展“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活动。

“同课异构”是今年省、市教学业务部门,研究高中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形式。

学校要精心组织,对实验教师按学科进行动态排位,并根据排位情况进行业务考核和对外推荐。

9、抓基点——校本研学,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校本研学活动。

校本研学是教师在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教育智慧生成的平台。学校必须依托这个平台,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研学活动。

10、抓热点——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是高中课改的重要内容,对学校和教师最具有挑战性。

11、抓难点——认真探索可操作的学业评价机制。

高中课改要求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要实行学分制。

学校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具体落实好学分制评价的各项要求。

四、加强学科建设,提升课程改革的专业引领水平。

12、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有效提高教学、教研、科研的水平。

包括基层的教研组织和机构,要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具体的工作事项,确实发挥好应有的积极作用。

13、加强学科教学指导,积极参加小学教材培训和中小学学科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做好中考、高考的考前指导和激励工作。

近年来,小学每学期组织一次教材培训。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要组织教师按要求参加。

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中考、高考研讨会,学校必须做到不缺席、不延误。

14、建立定单式服务机制和送教下乡服务平台,为学校和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确实需要的业务援助。

定单式服务,即学校和教研室提前预约的服务,一般有专题讲座、听课评课、课题研讨等。

送教下乡,即教育局相关部门组织的送教活动,一般有师资科、教研室、进修校。

五、加强对重点课题的研究,不断提升教研、科研的学术水平。

15、“走进新课程,让学生热爱学习”:如何把“让学生热爱学习的生成机制”转化为“让学生热爱学习的教育方式”?

生成机制——热爱学习是“由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经历的学习过程、得到的学习结果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16、教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如何有效开展联片教研活动?怎样才能让“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团队的智慧优势?

联片教研,目前有两个典型作的形式,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一个是以示范小学牵头联片校分期主办的活动形式(如去年的寿安里片和经纬小学片就是这样),一个是三个乡镇六所中学联合乡镇中心校校长轮流坐庄的活动形式(东阳、张庆、修文)。大家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集体备课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形式与效果的矛盾突出。要正视现实,找到症结,设法改进。

17、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怎样对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怎样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测试?怎样命制学科知识测试题?

重点是评价的具体内容、评价的操作办法和评价的结果呈现。

18、教学质量认证办法:怎样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质量目标?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质量统计分析?怎样科学合理地考评教师学科教学质量?

这些问题,在教育局对学校的层面上已经有所突破,希望学校研究在学校对领导、对教师、对职员的质量认证考核办法。有的校长认为,教育局下发的质量认证书“我想给谁就给谁”,这种想法要不得,否则后患无穷。

19、教学精细化管理办法:怎样对教学常规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怎样对校本研学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研究一套“必须且只需”的工作条款和“简单且有效”的操作办法。

20、科技创新大赛:怎样以科技创新大赛引领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怎样从实际出发有效开发学校校本课程?

希望大家考虑几个误区:一是把科技创新大赛“完全割裂”开来或“完全等同”起来;二是搞不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三是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编一本教材。

六、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开展教学评优活动。

21、继续开展“三优工程”评选活动。

22、组织开展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23、组织开展各级教学能手年度考核。

24、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常规晋级达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