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十中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课改论坛 > 文章详情

三步导学模式下“六环节”课堂操作要领的思考

2014-10-14课改论坛作者:王爱萍(驻校)浏览:376次

榆次十中    施金柱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努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甚至害怕学习的现状,努力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追求。新的学期,我校在总结三年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新的适合我校发展的“三步导学”模式下的“六环节”课堂操作要领。全体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教师在认识和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交流加以澄清。

(一)关于三步导学模式下“六环节”课堂教学的操作

一、激情导课

这是三步导学模式的第一步,也是“六环节”操作要领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导出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在导入课题时普遍能做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但是在明确目标和预期效果上认识不清楚,话语不到位。实际上,这一环节应该包含导入课题、明确目标和预期效果三个要素。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同时教师要做出积极的效果预期,有愿景才有动力!学习目标的出示可利用多媒体,但一定要简洁明快,适合学生。效果预期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相信同学们通过努力,这节课都能成功!”

二、民主导学

这是一堂课的中心部分,我校从以下“四个环节”来操作,即学生自学自做、教师进行面批、组织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自学自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学案给学生明确呈现学习任务,做到勤巡视。第一次巡视要做到面向全体,看学生接受任务是否准确到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二次巡视要重点关注学困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第三次巡视要把握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重点搜集优秀学习成果。

2、教师进行面批

可与第三次巡视相结合,重点关注小组长、优等生,它是下一步小组讨论交流的关键一环,也是我校课改的突出亮点。教师手拿红笔,每个小组至少面批一人,可给学生分数或等级呈现进行激励评价,为下一步小组合作兵教兵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3、组织小组交流

要坚持小组“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先让同层学生AA(A1A2)、BB(B1B2)、CC(C1C2)进行互批并讨论,再小组集体讨论,最后小组把分层讨论中不会的问题和讨论不出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要教给学生“A教B、B教C、A拓展”的兵教兵式的分层学习理念。在这里,班主任合理分好学习小组是前提,是关键。学习小组6人为宜。

4、展示学习成果

这一环节是课改最核心的部分。以学生为中心,以展示为特征,是现代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显著标志。所谓展示,“展”就是“拿出来”的意思,“示”就是“给人看”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拿出来给人看”的意思。高效、灵动的课堂其实就是一种“展示文化”,没有展示的课堂是畸形的课堂,是死的课堂,是远离了人性的课堂,是没有温暖、力量、活力的课堂,课堂进行展示,绝对不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学生内在的需求。

那么,怎样进行展示?从内容上看:⑴普遍性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出错率高的、能归纳方法规律的问题重点展示。太难的和太容易的不展示。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的小展示,小组研讨后仍有疑惑或异议的大展示。⑵课堂展示以展示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为主:①展示小组认为最重点的学习内容;②展示小组认为最容易混淆的内容;③展示小组认为讨论最成功的内容、最独特的观点;④能生成新的问题或能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的内容。从形式上分:讲解、朗诵、歌曲、绘画、小品、演讲、相声、辩论、实验、情景剧、小组汇报、个人发言、黑板板演、课本剧、游戏、生活模拟等等。

展示环节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⑴倾听者——倾听学生展示过程。特别是关注胆怯的学生,让他们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逐渐克服自卑心理。其次,要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绝不包办代替。⑵引导者——针对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必须给学生信心。如:学生展示不合适后,可讲一些激励性的话语:“这个问题有难度,你从其他角度考虑过吗?”⑶指导者——指导学生展示重难点知识,及时点拨疑难问题,当学生回答结束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客观的、中肯的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新颖”,“你的表达很清晰”,“你的见解与众不同”等等,用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促使其积极上进。⑷判断者——判断学生展示的内容,加以剖析。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不能让他们在错路上越走越远。⑸支持者——教师要用充满期待的眼神,专注地去倾听学生的发言,给学生以信心与勇气,让他们觉得自己展示的就是最好的、最棒的,是老师最想听到的。

  展示环节教师一定要经常反思判断展示的真伪,如何区分有效展示和虚假展示?有问题的展示、有争论的展示、有评价的展示、有落实的展示就是有效展示。有效展示要看三点:一看这节课有多少学生展示(尽量要多);二看这节课解决了多少学生存在的问题;三看这节课学生生成了多少问题。虚假展示的表现:展示内容是学生以前就会的;与本堂课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看起来很热闹什么也学不到虚假繁荣的;一团和气只有掌声没有落实的。

总之,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操作,民主导学的三个要素任务呈现、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已自在其中

三、检测导结

这是三步导学模式的第三步,也是“六环节”操作要领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由于课堂中的各种原因,要么时间分配不当,无暇顾及;要么因不会操作,草草了事,难以收到实效。

课堂上,检测导结应通过目标检测、结果反馈、反思总结三个要素进行操作:⑴目标检测——教师要精选符合教学目标的期中期末考试题、中考题或利用学生学习用书中的检测题,做到质优量少,让学生有时间去想、去做。⑵结果反馈——当成一次“考试”,通过小组交叉阅卷等形式把检测成绩量化,让学习小组的小组长或记录员在评定表中做好记载。教师通过各题学生举手或小组汇报等形式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⑶反思总结——学生人人参与,内容系统整理,教师科学引导,明确最好的、实用的、高效的,让学生科学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二)关于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

怎样评价学习小组才能高效实用?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现提出如下思路,需要各科教师积极配合班主任进行尝试: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基础分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本节课得分

 

 

 

 

 

 

 

 

 

 

 

上述表格在教室前方某一位置出示,每节课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校给出的《小组合作学习量化评价表》进行有针对性的填写,对需要加减分的要明确到学生个人,让学习小组的小组长或记录员在评定表中做好记载,做到节节有考核。

学生以班为单位,每个学习小组每天填写一张综合评价表,统一交给班主任,做到节考核,周汇总。作为平时成绩占30%,并以此做为学生个人期末综合素质评定和优秀学习小组(长)评选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