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十中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课改论坛 > 文章详情

榆次十中集体备课要求

2014-10-14课改论坛作者:王爱萍(驻校)浏览:445次

高志仙

编写高质量的学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而集体备课是编好学案的最佳途径,所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集体备课提出如下要求:

一、规范制度

1、集体备课时间每周半天时间,要确保用足用好。

2、集体备课时间不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3、倡导独立钻研,集体交流。各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人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当“听客”和“看客”。

 4、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由本年级学科备课组长负责,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中充分发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作用,使之成为合格教师,为培养成教学骨干打好基础。

5、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落实时间,做好记录。根据教研室安排的教研活动时间,不折不扣进行研讨,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实效。每次活动,必须做好活动记录,讨论课题。每周交教研室存档,并保存给下一年度同年级的备课组参考。

7、每科每周有一个半天集体教研日,集体教研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集体备课、编写学案,同科教师共同研讨编写下周学案,最后经组长审核后再交付文印室打印。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并把学案一式两份交教研室存档。

二、编写学案的基本要求

1、立足基础,问题设置要浅显易懂。

2、备课组长组织全体教师对下周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确定具体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问题设置的难易度、知识挖掘的深度、拓展的广度、应该补充的知识等等。

3、教师分工开始编写学案。

 

三、三种课型的学案设计

(一)自主探究课(新课)学案设计

第一块  激情导课设计

导入课题新颖有趣,三维目标准确具体,预期效果真实有效。

第二块  民主导学设计

第一部分:问题导学

就是把传统教学中教师要讲的教材的概念要点,设计成学生探究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教材,研读教材,掌握教材的概念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教材文本的能力。(导学)

第二部分:实践练题

由两个题组组成,一是把教材中的概念习题化,组成基础题组,把概念理解向概念应用过渡。二是设计有难度的拓展题组。把学习训练引深拓展,练题得法,练题拓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导练)

第三块  检测导结设计

由目标检测、反思总结两个部分组成

(二)技能训练课学案设计

第一块  激情导课设计

第二块  民主导学设计

第一部分:基础题组

例题习题化、习题模仿例题化;概念习题化、课本原题变形化;公式运用化、基础题重复再强化是设计依据。

第二部分:拓展题组

教师需要精选课本习题、教辅习题,组成有层次的拓展题组。

第三块  检测导结设计

(三)、综合复习课学案设计

第一块  激情导课设计

第二块  民主导学设计

第一部分:结构图

教师构建知识结构图、引导全面复习、构建知识体系。

第二部分:匹配题、拓展题

概念匹配题是以概念习题化的基础题组强化双基,查缺补漏。拓展题组是通过多题型训练,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块  检测导结设计

以上三种课型学案设计,易学好用,科学实用。特别是民主导学部分的学案由问题导学(导学)和实践练题(导练)两部分来设计,是以备教案的思路设计学案,能使设计学案的思路和传统教学贯通,教师编写学案就容易了,各年级各学科的学案设计就没有障碍了。这样设计简单实用,有框架又不教条,有栏目也不死板。大框架下可灵活地作文章,不会束缚老师的思维,不会把学生引入复杂的“迷魂阵”。原来传统教学的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三大课型的设计问题都顺势解决了。现在我们规范了新的三种课型,对教师全面了解学案教学、全程应用学案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四、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应具备的意识

1、合作意识: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组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分工。

2、全局意识:第一次集体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集体备课活动有可能会因为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备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3、反思意识: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五、注意的误区

实行集体备课制度虽然在实践中已被证明具有许多优越性,但在发展过程中,还远远未走上健康良性的轨道,其动作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检查中发现,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着名不符实搞形式主义的集体备课现象,因此有必要澄清如下几点误区:

①集体备课≠轮流备课

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③集体备课≠分头备课

④集体备课≠组长备课

⑤集体备课≠统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