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港产业园区三完小学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幸福教育 > 文章详情

共同描绘幸福的画卷

2014-12-03幸福教育作者:南大港产业园区三完小学浏览:819次

共同描绘幸福的画卷

                     ——在实施幸福课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三完小人一直走在我区教改的前列,多年来,为追求高效课堂,每个教职工都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教改永无止境。我校实施幸福教育,幸福课堂是核心,应创新教学文化,让学生从课堂中享受幸福学习。如何创造幸福课堂?如何让学生享受幸福学习?是摆在我们每个三完小人面前的一个课题。现如今,“课改”的文章铺天盖地,“课改”的话题众说纷纭,“课改”的范例比比皆是。现就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浅抒己见,与大家探讨交流,仅做引玉之砖。

思考之一:为什么搞课改?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像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同时,对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千人一面”的培养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

一般来说,课改目的在于: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从现实来说,“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教学仍大有人在,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是昏昏欲睡。经常有教师这样说:“青丝拌着粉尘白,红烛照着容颜老,”而学生是“春眠不觉晓,睡觉实在少。”在这种前提下,要改变教育现状,改变师生的生活状态,提升师生生命的质量,必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改是在为教师“减负”,更是为学生“减负”。

思考之二:课改改什么?

新课改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很大,可以说是“伤筋动骨”,有了很多改变。

改思想,就是改变以教为中心、以分定优劣、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育思想,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师生关系。

改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传统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让教师的“教”服务于甚至服从于学生的“学”。

改教师,就是改师道尊严的维护者、学习的统治者、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做学生的贵人”、“教是为了不教”。

改学生,就是改学生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为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人。转变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各种习惯。

改管理,就是改变命令式、挤压式、惩罚式的管理方式,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三级主体自主管理新模式。在以“塑造”和“管制”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校更习惯于培养听话的孩子,而不是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人。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活得很累,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学校不是好学校。学校不应该是“文明的监狱”,应该是知识的超市,学习的乐园。“好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梦想的故乡。”请大家记住,课改的最高层次是实现自主管理。

思考之三:为什么课改难?

课改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许多学校的感慨。那么为什么这么难,阻碍课改的障碍有哪些?

一是部分学校不愿改。一方面校长怕承担风险,毫无疑问,课改必然有风险。课改的“雷区”很多校长不敢轻易触动,缩手缩脚,患得患失,“宁愿绕道走路,不愿摸石头过河。”另一方面是教师。其一,一些所谓的骨干教师,曾做过公开课、示范课,参加过这样那样的竞赛、比武活动等,获得了很多荣誉,现在让他们闭嘴,实在很难。他们仍然在孤芳自赏,穿新鞋走老路。其二是部分老教师,教了几十年书就是这样过来的,他们信奉的是“瞎子放驴不撒把”和“拉锯就有末”,只要老师死乞白赖的教,学生死乞白赖的学,出成绩就行,依然教死书,死教书。

二是不会改。原因有三:第一,缺少对课改的深度思考,理论和实践脱节。领导和教师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互相抱怨,校长说教师“只管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教师埋怨校长“站着说话腰不疼”,不能形成合力。第二是缺少典型引路,客观的讲教师结构比例失调,两极分化,老的老,小的小,中坚力量欠缺,难以培树典型。第三,盲目效仿,急于求成。不去深入研究名校的背景和内涵,而是邯郸学步,甚至是全盘复制,移花接木,这样只会造成水土不服。结果可能是“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最终是“遍地开花不结果”。

三是现行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课改难。中考、高考这个指挥棒直接决定了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重要标准。虽然目前来说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命题和考核的导向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能力和过程,很多老师对此没有进行研究,还一味沉浸在题海战术中,打疲劳战,增加了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老师的负担。

思考之四:到底构建什么样的模式?

课改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切入点是课堂,课堂是关键。因而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热点词汇。固有的模式不断被突破,长江后浪推前浪,模式层出不穷,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特别是杜郎口旋风引发了空前的课改模式热。“模式热”导致模式的满天飞,从最初的唯一选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到现在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不仅教师迷惑了,校长迷惑了,就连一些教育专家也迷惑了。似乎没有模式就表明了教学落后,课改仿佛就是搞模式。那么课堂到底需不需要模式,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事实上,对于目前中国的教师来说,最缺的不是教学的艺术性,而是教学的科学性。而模式就承载着这样的科学性。教学模式简洁的说,就是在一定教学指导下,以简化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这一概念与理论在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不过在中外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中,很早就有了教学模式的雏形。有位专家说:“教师一开始需要模式,等熟练掌握模式达到一定境界后,就可以抛开模式。正如武林高手修炼到最后,可以将一切融会贯通,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然而在达到境界之前,我们还必须老老实实的一招一式的学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有法、得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无法的境界。而模式就是攀登这种境界的梯子。其实,模式就是“思想下的技术”,有位专家做了这样精辟的概括。今天要临帖,将来入帖直至破帖。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走在课改路上的中国教育,正以从未有过的变革勇气,挑战着曾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各色“经典”。洋思、东庐、杜郎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教育传奇”。这本是一所破落的农村初中,却成功推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同样来自江苏大地的农村,东庐中学是一所在学习洋思经验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后起之秀。因“讲学稿”一招鲜而声名鹊起。比东庐中学改革稍早一年,在山东聊城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引爆了“颠覆式”的课堂变革,建构了“10+35”模式。还有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等。比较这些学校的模式,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通常都放大小组合作与展示,都是用“讲学稿”、“导学案”进行“导学”,都主张当堂训练或检测反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都研究独学、对学、群学,都尽量控制作业量,甚至实施“零作业”等等。这些模式的最大共同点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们对于这些名校的先进经验,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有的放矢,不能盲目跟从,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在学习时一定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加以筛选、借鉴、消化、吸收。“形式”好搞,“形象”好变,但气质、涵养却是长时间积淀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急功近利,不能搞“大跃进”,欲速则不达。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校经常去各地拜师取经,但回到学校依然“涛声依旧”,有的“拿来主义”或者照猫画虎,成效不明显,半途而废,还有的一些学校盲目追求模式,标新立异,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改革的方向。其实,课堂模式有几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课堂必须是基于学和服务学的课堂。一旦围绕着学来组织,即使没有具体的模式,也是好课。关键是,让课堂发生质变!

思考之五:破解课改瓶颈的途径有哪些?

1.课改重在理念转变。课改重在校长,关键在教师。有这样一句话“一般成功靠方法,巨大成功靠激情,伟大成功靠信念。”一个学校课改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们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有了信念就能点燃激情,有了激情就能创新方法,有了方法就会有奇迹出现。

2.细致工作,化解课改阻力。在课改之初最大的阻力是思想认识问题,杜郎口校长崔其升说“课改其实不是改方法,而是 ‘换脑袋’”。一部分是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一些家长质疑:老师教,学生都不一定学会,现在老师少讲或不讲能行吗?学校要组织开展开放日活动或家长会,邀请家长到学校,实地感受孩子在校的变化。不仅要让家长了解课改,变质疑为支持,还要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点燃家长及全社会参与课改的热情。改变教师的观念,是课改推进过程中非常重要且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善于做思想工作,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参与。如果只靠行政命令去推动课改,而不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追求,课改之路就很难长久得走下去。

3.加强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最朴素、最普及、最基础的教研,是有一线教师参与的教研,是扎根于日常教学实际需要的教研,这就是网络上流行的 “草根教研”。目前“草根教研”是农村学校提高教师素质最有效的途径。过来有些学校受客观因素制约,布点分散,大部分包班,认为费时费力,很少组织教研活动,有的组织了,也是“假教研”、“无效教研”。磨刀不误砍柴功,开展教研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要开展名师课堂教学观摩,举办专家讲座,邀请专家“现场对话”,举办个人成长与发展报告会,组织同伴互助,课例研讨,组织教师论坛和班主任论坛等活动,以提升教师的课改能力。

4.完善评价体系。我们的教学改革多年,为什么还会不知不觉的走向应试教育的弊端,关键就是缺乏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在课改过程中,课堂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能力的评价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5.要有强有力的措施。课改要长久的推进下去,必须做到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措施得力。一是组织保障,学校要成立课改专项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行责任分工,人人参与课改。二是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课改各项制度,建立课堂教学改革专项激励机制,大力表彰课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教师。三是经费保障,学校要为课改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舍得投入,优先考虑设备添置、学习培训和相关活动等方面的支出,为干部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和提升途径。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课改也是如此。进行课改需要大智大勇,更需要信念和良知。大勇来自信念,大智来自良知。其实课改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关键是有没有对教育和自身使命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内心有没有对教育的信念和良知。一场真正有意义的改革来自于人们内心。“拯救人类世界的力量不是别的,而是人们的心灵。” 

课改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任重而道远。课改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事业。真正意义的改革一定伴随着制度重建,一定冲击文化传统,一定触及人的心灵。没有困惑、苦恼,甚至彷徨,说明改革还未真正起航;没有争议、分歧,甚至反对声,说明改革还没深入问题的要害。我们有勇气摒弃一些传统的东西并走出误区,而且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坚守课改,朝着课改的“明亮那方” 前行,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课改之路。让我们在追寻幸福课堂的路上,集中智慧,付出汗水。请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三完小人定会描绘出一幅幸福的画卷。


南大港三完小幸福课堂实施计划(试行)

 

多年来,三完小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随着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变,为三完小迎来了发展机遇,学校只有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与时俱进,才能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学校要上档次,提质量、升品位,课堂教学必需走在学校发展的前沿而绝不能滞后。我校实施幸福教育,其核心是幸福课堂,创新教学文化,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幸福学习,是摆在每一个三完小人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因此,学校决定从本学期始,进行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面对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课堂教学。通过每学期的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及最佳课系列活动,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受陈旧的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制约较大,缺乏新课改理念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与学的关系错位、方式陈旧、违背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低效性较为明显。在大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知识传授多、情感体验少;教法设计多,学法指导少;灌输讲解多,自主学习少;一问一答多,交流互动少;机械记忆多,创新思维少;批评指责多,表扬激励少;关注内容多,注重实效少。在小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照本宣科多,益智活动少;为教而学多,为学而教少;应付任务多,追求优质少。因而,这样的课堂教学的后果是:高耗低效,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为解决以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洋思、杜良口等学校的教改和蔡林森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为榜样,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用新的课改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能够以新课标和新教材为依据,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讲练结合,课课清。

将要实施的幸福课堂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为“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这也是幸福教育的真谛和精髓。

爱教爱学。首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正确课堂观,坚持学生中心,注重激活右脑,突出赏识导向,强化寓教于乐。其次,推行“阿克斯(ARCS)动机”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体现在:A(Attention),引起注意;R(Relevance),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贴切性和相关性;C(Confidence),通过成就增强自信;S(Satisfaction),对学习效果满意。

会教会学。首先,坚持最优教学的“631”原则,即学生自主学习量控制在整个课堂的60%左右,合作学习量控制在30%左右,教师单向精讲量控制在10%左右。根据实际课型可灵活掌握原则,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其次,落实轻负高质课堂学习“5+2”环节,学生主动自觉并高效执行前测—探究—展示—练习—后测5个环节;同时,精通课前预习和课后改进2个环节,确保课前、课中和课后一条龙效益最大化。

教会学会。就是达到高分高能。高分就是当堂达标测验考出高分。高能就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同类问题上,能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幸福课堂评价标准

项目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内涵

爱教爱学

以生为本

有学生为中心

学生唱主角,教师当导演,学生当学习主人

 

激活右脑

运用多媒体,体现艺术性,整体性,创新性

 

赏识主导

高激励,低威胁,挑战性,可控性,处于放松警觉状态

寓教于乐

运用情景互动,游戏途径,言行幽默

动机维持

注意力集中

全神贯注,持续不分心

内容相关

内容贴近学生,与目标关系密切

成功自信

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效果满意

即时反馈强化激励欣赏,感激感恩

会教会学

631”组织教学

60%时间自主学习

教师主导下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尽力自求解决问题

30%时间合作学习

教师主导下对学群学,咨询释疑,讨沦分享,化解问题

10%时间教师释疑

聚焦难点,点拨答疑,化解疑难

5+2”学习模式

善于运用课堂5个学习环节

前测一探究一展示一练习一后测

善于运用课前课后7个学习

课前预习和课后改进

教会学会

高能

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

能够将所学东西运用到不同情境,一题多解

高分

学考一体

超常发挥

当堂达标,测试获得好成绩

 

四、实施幸福课堂的步骤

课堂教学改革坚持各科并举,采取分学科实验,分层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先从基础学科抓起,力求用1—2年时间,创建出符合我校实际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2013.9-2014.1)

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学科为数学、语文和英语三个学科。承担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三个学科,力求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构建符合我校实际,具有学科特点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制定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形成较为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学期前段(9—10月份)通过学习借鉴外地课改的经验及做法,联系我校实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小组探讨研究,尝试实践,逐步形成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学期中段(11月份)在进一步尝试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改进、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期中学校举行展示课活动。学期后段(12—元月初)通过再实践、再研究、再学习、再完善,形成较为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学校举行课改实验交流会,并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可行性论证。这一阶段可通过一周一课等教研方式践行幸福课堂模式。

第二阶段: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2014.2-2014.6)

经学校认定第一阶段课改成熟的学科在全校同学科中推行该教学模式。科学等学科进入探索性实验阶段(具体要求同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2014.9-2015.1)

在我校语、数、英、科学科中,全面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创造性的加以改进、充实和完善。在音、体、美、微、综等学科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性实验,力求期末形成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四阶段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2015.2—2015.6)

全面推行学校确定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适时适势进行调整完善,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完整性、简约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求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五、课堂教学改革责任分工

组长:董建新    副组长:刘淑芬 刘海霞

入组领导:

语文组:刘海霞    数学组科学组:刘淑芬

英语组音体美微组:董建新

六、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要求: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迫切而重要,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课改活动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会遇到好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入组领导和教研组长的专业引领作用及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积极的心态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做到(1)转变观念、统一认识(2)勇于创新、自觉实践。(3)学践结合、总结反思(4)活动推动、完善提高。(5)团结协作、共同成长。(6)课内课外,一起联动。(7)加强积累、完善资料。

南大港三完小

二零一三年十月


构建自主课堂  追寻幸福人生

               ——三完小语文“幸福课堂”展示活动综述

我校幸福课堂展示活动结束了,有二十四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授课活动中不难发现,每位语文教师已初步走出课改认识上的误区。克服了课堂上的形式化和绝对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幸福课堂意识很强,授课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每堂课都有自己的亮点,这让我们看到了三完小课改的光明前程。下面我就谈谈参加这次活动后的感悟。

一、可喜之处

1、老师爱教,学生爱学

多数教师已基本完成了角色的转换,把自己定位于引导者、组织者,把学生认定为课堂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爱学,老师们利用各种教学设施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的知识。尤其是课件的恰当使用使问题更条理化、简单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使学生有了课堂主人的感觉,多数学生满怀着我要学、喜欢学的情绪。

2、老师会教,学生会学

教师充分利用预习、导学、批注、交流、带文等环节,尽量给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悟、大伙交流的时间,教师做好引导,把握好方向,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探究欲望增强。好多教师注重学法的指导,变教“书”为教“学”。让孩子们在学习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具体感知方法,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使学生轻松地达到会学的目的。

3、教学效果较好,基本达到学会

好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一方面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他们通过自学、交流、教师点拨,知识点的学习基本都能完成,当堂消化,提高了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欣赏,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利用团队的智慧和力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再有,学生学会了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为自己的见解寻找有力证据,达到了我们教会学会的目的。

二、不足之处

1、个别教师放手不彻底。

虽然备课的思路是开放性的,但缺少引导的耐心和课堂应变能力。学生只要一回答不上来,老师就替他说出来了。其实引导的过程才是体现教师素质的时候,才是课堂中的亮点。尤其低年级在课堂中体现自主学习的成份太少,教师没有想办法为他们提供主动学习、发扬个性的空间。今后教师应继续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学生服务,这样才能早日实现构建自主课堂、幸福课堂的目标。

2、一些教学细节处理得不太好

老师的过渡语课前需好好锤炼,要自然流畅、恰如其分。特别是年轻教师更应下功夫。课堂上教师就是掌舵人,学生的思维全靠教师来导向,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至关重要,千万不要因为语意不清而误导了学生学习的方向。

个别老师出示的导学要求不简明。自学要求过长,学生还要分辨一阵才知道该干什么,无端的增加了难度,所以今后自学要求之类的尽量做到简洁明了。

有的教师盲目的使用课件。课件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开始应用。但过多地使用课件,忽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学生预习时教师过多提示课上内容,使学生准备过分。

我们要求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学会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方法,能力得到最大提高。如果为了这一堂课的效果而让学生过多地准备,就失去了课改的方向和意义。

三、今后的方向

我校于2009年申报了教研课题《学杜郎口,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从此吹响了课改的号角。副校长刘淑芬带头,首次以自主教学的理论为指导作课。她当时执教的《三个儿子》就采用导学案、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教学方式,为我校自主教学开了个好头。我校领导组织部分语文教师成立了教研小组,开始了创新、探索、研究之路。经过多年来的思索——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路程,初见成效。这学期,我校提出构建自主课堂、打造幸福人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幸福中学习,让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下面我凭着多年实践和老师们积累的经验,并经校领导的多次研究,代表学校向老师们提出语文教学幸福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试行方案。

    1、课改的主要原则和方向

    课改的主要原则和方向,就是幸福课堂所追求的“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大家要认真学习我校《幸福教育指南》中幸福课堂的原则和评价标准。

 2、学生的组织结构

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四类: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然后在每一类取一名学生编为一组,1号优秀和2号良好同桌,后排4号待合格和3号合格同桌,前后桌4人一小组。小组合作时,1号是组长,采取兵教兵,一帮一,1 号帮4号,2号帮3号(只限教师明白)。分组的原则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异质指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不同)。这样的组织结构目的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全体学生都很快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建立积分评价制度

(1)每次上课前教师都要画好(整理好)各组得分的表格,上课时及时给各组加分。1号汇报加1分,2号汇报加2分,3号汇报加3分,4号汇报加4分。各组多汇报多加分。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九组

得分

 

访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