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实验小学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师生佳作 > 文章详情

“和美课堂”观摩研讨会的学习体会

2014-12-12师生佳作作者:管理员浏览:1223次

“和美课堂”观摩研讨会的学习体会

                  王丽娟

非常荣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2014年“和美课堂”名师高校教学观摩研讨会。紧张而又充实的两天学习结束了,聆听了几位全国优秀教师的精彩课例,心中无比佩服:佩服他们卓越的口才;佩服他们巧妙的课堂设计;佩服他们机智幽默的课堂调控能力……

貌不惊人,名声震耳的吴正宪老师出场了。开场的师生接触没什么惊喜,甚至压抑的让人难以相信:她首先让最后排的一名男生走到讲台上,让学生在这一溜达中提出数学问题,由此引出课题“行走中的数学问题”。随着“他每分钟走了多少米?”“他共用了多长时间?”等问题的出现,吴老师在屏幕上打出“同时、相对、相距、相遇”几个关键词,让同学们把它们表演出来,学生坐着没人敢动,“你们还等什么呢?”吴老师的话语很具鼓励性,但学生仍没反应,“时间不允许等待啊!”仍然没有人动。“怎么这么迟钝呢?你们两个来!”还是吴老师硬拽了两个同学上台。在吴老师亲切的语言鼓励和帮助下,学生们渐入佳境,一个个的数学难题就在现场的表演中,在这快乐的活动与生生对话中被个个击破了。下课了,孩子们都不肯离去。与会教师深刻感受到了大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

整堂课中吴老师注重旧知的铺垫,新知的情境创设,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走下课桌,走上讲台,板演提问,生生互动,生生对话。一个小女孩的一句“不舍”道出了所有孩子和老师的心声,也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好的数学课堂可以这样生动,这样有趣!

来自南京的帅气、幽默的年轻教师张齐华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带来的是“用字母表示数”。我也是教了十几年数学的老教师了,课前就反复琢磨,如果是我来讲,我应该怎样设计?为什么张老师选了这样一节没有生趣的课例来展示呢?这样的课他都能上出别样的风采吗?

两个猪形的存钱罐开启了这一堂课。随着一枚一枚一元硬币投入一罐中、一把硬币投入另一罐中,伴随着张老师夸张的动作和幽默的话语,学生们已然全身心进入学习状态——“用字母表示数”。“总研究这两个罐子没什么意思吧,接下来你们想研究什么?”“想研究你!”一个学生坏坏地回答。“刚研究完猪就想研究我啊?!”师生哄堂大笑。“研究什么呢?”“老师的头发。”“老师的身高体重。”“老师的年龄。”……“啪”一张阳关灿烂的照片投上白板,“是谁?”“X老师!”……接下来我还带来一个人,张老师把儿子照片投到白板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他的年龄需要什么条件?”……“还有一个人今天也一起来了,猜猜她是谁?”“您媳妇!”“想不想见到她?”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啪”一张问号照片将课堂推入高潮,原来她是X-1,……整堂课上笑声不断,师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没有感觉到时间已经悄然流逝。

接下来的讲座更是精彩不断,为什么这么年轻的教师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呢?单从下面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看出张老师是多么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无非是我在正确的时间找到了正确的人回答问题。学生无非分为以下四类:一、聪明,坏!二、聪明,正;三、不聪明,爱举手;四、不聪明,不举手。想让课堂添生趣选一类学生,想要正确结果选二类学生,想找出错误加深印象自然得找第三类学生了……”浅显的道理被善于发现的人应用好就是成就。

仰望名师的课堂,再俯视自己的教学,高低立见。但我想如果把名师的教学设计搬到我自己的课堂中,我肯定也上不出名师课堂的精彩与效果。我们的数学课堂,肯定不是对名师课堂的东施效颦,也不是自以为是的自负,而应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中发挥自身特长,彰显独特个性,创设出让孩子们喜爱的数学课堂,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努力向着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孩子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方向发展。

访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