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求是高级中学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张嘉启教学反思 > 文章详情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教学反思

2013-06-18张嘉启教学反思作者:刘伟浏览:353次

在上一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说学生在思想上有些抛锚,还没能完全把心思从假期中收回来的话,那么,第二单元的诗歌鉴赏时,学生已经能集中精力,把心思收拢来,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学习诗歌的关键所在,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的学生无论如何是很难教好的,更不可能对语言精练,意蕴丰富,思想深邃的古代诗歌学好,然而,诗歌鉴赏在高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我想缺了这一环,那么,学生就好比是一个残疾人,始终都有缺憾,同时,也会影响到她的高考成绩及其人生道路的曲折。

首先,本单元主要选取李白诗一首、杜甫诗三首,白居易诗一首,李商隐诗两首。从这个顺序上看,课本中选的诗人全是对唐诗发展有重要贡献,并且他们的诗歌是极具代表性的。李白中国的诗仙,他的事浪漫而豪放,个性突出,当属唐诗第一人。杜甫一个和李白诗歌特点相对,现实感极强的诗人,心忧天下,为诗圣当之无愧,因为诗中始终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白居易诗歌通俗易懂,他的创作思想对中期唐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李商隐的无题诗朦胧,情感复杂,因此在晚唐诗歌中别具一格。因此,在学生对唐诗缺乏了解的学生,他们无法对诗歌进行更好更准确的鉴赏,需要老师对作者的身世及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再通过对诗歌的反复朗诵,发挥想象,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读懂诗人。老师的点拨最重要,诗歌毕竟是高度浓缩的语言,意蕴丰富,需要结合注释才能更好的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这里是学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学好的。当然,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意象,只有让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意象的特点,才能领会诗人的喜怒哀乐,也就理解了诗人。另外,在把握了诗歌的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后,还要学会分析作者所使用的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对诗歌的表达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也是学习诗歌的又一难点。

其次,由于诗歌短小精悍,所以,学生不易把握。还得通过大量的朗读和背诵才能让他们慢慢的体会,这也是学习语文的必备素质,中华文化的精髓都不知道一些,那还叫学语文吗?大量诗歌的背诵不仅可以积淀学生的文学功底,还能让他们把所学的诗歌运用于写作中,提高作文的文学性及作文的质量。这是非常有效地,好的作文,无论语言,还是内容上,运用一些恰当的诗歌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读诗,不是还可以让我们很有文人气质吗?其实,读诗也能塑造学生的气质,一个看起来有又优雅又有气质的学生无论如何就是受大家欢迎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熏陶后,就会变得睿智。当然,老师讲授诗歌,也要有很深的文化修养,否则讲出来的东西就是死的,没有活力,没有吸引力,学生就会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一言以蔽之,讲好诗歌,老师自身要有金刚转,没有金刚转,就不可能让学生学到瓷器活儿。

访客(0)
登陆后访问就可以显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