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求是高级中学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张嘉启教学反思 > 文章详情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十五次教学反思

2013-06-18张嘉启教学反思作者:刘伟浏览:476次

临近第二次月考,所以,没有讲新课,而是给他们复习讲过的内容,巩固知识。以考出一个好的结果。我深知,学生把分数看得很重,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对他们都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决定吧《绿色通道》上的综合试题给他们做了,然后,再给他们细细的讲解,以求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俗话说得好:“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对于语文,我们不仅要学,还要多写,这才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当然,基础是字词,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在写作或者其他方面都会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所以,讲题好的要从基础开始,把里面的字音的改错和词语的使用都讲得很细,唯恐学生不能掌握,然而,总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学生都凭自己的感觉来学,所以,对于这些字词一看都会,一做都错,而我每次提醒他们,却始终不见效果。本来,对于高中生来说,字词这一块应该有他们自己去完成,如果现在还把这些带到课堂里去讲,真的是很困难,并且没那么多时间,还很枯燥,学生也不一定都会认真地听,因此,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但是,我相信付出是会有收获的,只要坚持给他们将,他们总会学到一些东西的,毕竟很多同学还是和很好学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担负着教会教好母语的重任,所以,让每一个学生会读、读准字词和字音是非常重要的。“勿以恶小而为之,物以善小而不为”,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时,需慎之又慎,每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

除了字词意外,就是成语的使用和病句。这两项是难度较大的题,学生最容易在上面丢分。每次做到这两个题,都痛苦不已,都说很难,不会做,就算勉强做了或者做对了,也说是凭感觉做的,因此,给学生的印象就是凭感觉做这种题,作对的几率要大一些,所以,一些同学就因此养成了惯性思维,没做这种题,必然要凭感觉,感觉好则对,感觉不好那么就错。这个我们一个暗示,在将这两类题型时,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明白,否则,一旦学生思维定势,那么,我们就会犯亡羊补牢的错误。因此,在讲题也好,还是教学也罢,我们都要或多或少的附带一些成语和病句来讲,一则让他们积累跟多的成语让他们学会使用和判断;二则通过一些规范的用语,来改正平时的一些语病,再补讲一些语法类的知识,这样他们就不会凭感觉来答题了。当然,对于改语病,牵扯很多的语法知识,病句也有很多种,我们只要掌握最基本六种便可以了。这虽然不多,但要学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他们还是学生。所以,讲了之后,需要配合大量的题来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收获。另外,成语的使用这块,学生最容易望文生义,而不是从根本来理解它的意思,甚至有些成语的意思和他们理解的意思决然相反,因此,在讲这种题时,需要一些方法,如掌握某个字的古代意思,而是用意思相近或相反的成语来记,三是通过历史故事来记,因为很多成语都是来源于历史故事的。

总之,学好语文是不容易的,非得下苦功夫不可。我们需要把读、写、记、听很好的结合,才能学好语文。当然,学语文并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要陶冶我们的情操,洗涤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以致精神的升华。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教给学生的。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只能引用屈原的一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学生有永远学不完的知识,老师有永远教不完的东西。

                                                 2012年12月10日

 

访客(0)
登陆后访问就可以显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