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三中

当前位置:社区首页>教学通讯 > 文章详情

教学通讯第四期

2014-03-21教学通讯作者:云平台驻校浏览:1144次

“思”才深刻

药兵红

 

提笔写卷首语不知选哪个话题,思来想去,就从“思”上下笔吧!“我思,故我在”,想必很多人把它当座右铭,因为只有思考才能读好书,只有思考才能办成事,只有思考才能做好人,只有思考才能使人深刻。

我们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我们每天都要接触新知识、新事物。要把这些知识、事物学明白、学准确、学深刻,不思考是不行的。我们要思考规律、思考方法、思考知识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少人终日忙于做事,忙于应付,而没有更好的思考怎样学、怎样做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不思考就会人云亦云,不思考就会随波逐流,不思考就会固步自封。懒散平庸的人往往不是不动手脚,而是不动脑筋。我们要懂得:脑闲使人肤浅,思考使人深刻的道理。

我们常在课前思考,如何讲知识重点、突破难点,选择哪些教学方法可以达到目的、提高课堂效率。在课中思考如何与学生很好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后反思教学的成败与得失。可见,思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我们只有深入的进行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的课堂才会生动、教学水平才会逐步提高、自身的多方面能力才会不断加强。反之,不去深入思考,而是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用拿来主义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何谈成长与提高。只有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所得到的东西才是最切合实际、最有成效、也才是最深刻的。长期如此,必有积累,必会成为若干年后在自己思想深处能够回味起来的东西,绝非肤浅。记得我的一位朋友曾和我说过,下班后回到家,他每天都会用一个小时,坐下来专注的思考,他感觉十分受益。他的文笔提高的很快,每每发言都会语出惊人,令人刮目相看,最终的结果是他后来发展的比我们身边的几个人都要好,成为职工大学的书记,而最开始他只是一名钻地沟查验车辆的工人。思考成为他一生的习惯。

当今社会,有了电视、互联网,虽信息量大了,但不经思考加工,得到的终究是散乱的,更谈不上深刻。用时信手拈来已不费吹灰之力,真正动脑去思考、去创新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当下拜金主义盛行,人们静不下来沉不下去,人心浮躁,有的人甚至坐不下来,曾有身边的老师感叹,动笔写些东西都变得非常困难,提笔不知写什么,大脑没有东西,没有积累,即使写出来也是言之无物。

我想说,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时候,世界是由人主宰的,从生理上、医学上讲,主宰人一切的是大脑,人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无论是在学校工作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无论是在自己的学科方面,还是在育人方面。让我们每天好好用脑去思考,只有这样,你才会异于他人,真正做到站得高,看得远,而不是井底之蛙。让我们一个人安静下来时多静思,出现问题时多沉思,与人交往时多换位思,每项工作结束时多反思,养成习惯,受益终身。

记住这句话:我思,故我在。

目   录

 

卷首语

“思”才深刻………………………………………………药兵红(1)

理论学习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4)

教学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课堂积极性………………………张发兴8

人文教育-----语文课堂的重头戏……………………刘艳芳(11)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杜秀兰(13

语文课堂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禹冬梅(16)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王霞(18)

教学随笔

高中语文教学感想…………………………………王丹娜(19

课余诗话

听课诗两首……………………………………………张省平(22)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全面优化教育改革发展环境

第十章  加强组织领导

(一)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在制定区域规划和推进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时,要优先考虑教育发展需要,对符合教育发展规划的建设项目优先安排、优先立项、优先保证。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等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有利于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优先保障教育在经费、人才、规划等方面的需求。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定期议教制度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完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把教育工作实绩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提高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重,把教育投入和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考核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一票否决”的指标。各级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

(二)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学校党组织设置形式、活动方式,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率先把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好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政风行风及校风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引深和完善“五位一体”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和“三评一访”活动。严格规范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条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原则选拔任用学校领导干部,倡导教育家办学,加大学校领导干部培养培训和交流任职力度,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教育干部专业化水平。

五位一体   三评一访

五位一体:全面评、窗口评、双评、内评、重点评相结合的政风行风评议办法。“全面评”,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窗口评”,以省重点中学为对象;“双评”,以所有乡(镇)中心校、农村初中、小学为对象;“内评”以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重点中学内设科(股)室为对象;“重点评”,以上年度群众评议最差学校为重点。

三评一访: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学生家长评学校、校长教师访家长。

(三)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强地方教育法规、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相配套、与现代教育体系相适应、符合晋中实际的地方教育政策、制度体系。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加强教育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和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教师管理。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创建活动。建立完善行政复议、诉讼、赔偿等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养和公民意识。努力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社会依法参与、学生依法受教的良好教育法治环境。

(四)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规范教育督导机构名称、级别和性质,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合理配备专职督学,注重督学培训,提高教育督导队伍的专业化素质。保障教育督导专项经费,将教育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改进和完善对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把县(区、市)、乡(镇)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履行发展教育职责情况,作为教育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督导评估,建立发展性、动态化的追踪问责督导机制。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督导评估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和依据督导结果进行奖惩制度。

第十一章  保障经费投入

(一)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坚持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保障。落实“三个增长”“两个比例”政策,到2012年,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省核定的比例,并保持稳定增长。各县(区、市)要根据实际,确定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并建立稳定增长的机制。完善学校债务化解机制,力争在2020年以前基本化解公办学校建设债务。

三个增长   两个比例

三个增长: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两个比例: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

刘志宏主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讲座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和财政预算内拨款制度,并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

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成本的投入机制,建立幼儿园公用经费参考定额标准。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逐年增加学前教育事业经费,2015年达到同级教育事业经费的5%以上。地方教育附加要按20%的比例用于政府统筹兴办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围,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建立高中阶段学校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机制。

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适当高于普通学校,确保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随班就读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按照特殊教育学校标准拨付。从地方分成的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特殊教育。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实行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特殊教育补贴制度。

加大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市本级财政按人均3元、县级财政按人均5元安排职教专项经费,并确保教育费附加的30%和地方教育附加的20%用于职业教育。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按照1.5%-2.5%的比例,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各县(区、市)政府要按照本县(区、市)总人口人均1元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经费,并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市、县两级政府要从教育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采取经费资助、给予税收优惠或适当奖励等措施,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

(三)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国发〔201122号),从2010121日起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教育费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3%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由政府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教育。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征收。进一步调整土地出让收益的使用方向。从201111日起,要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对中小学校舍建设工程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或减收经营服务性收费。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办学。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企业、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四)保障教师培训资金。落实省人民政府令第135号《山西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设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

(五)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资金投入渠道,保证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资金核算的准确性和资金拨付的及时性。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落实省定中小学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特困家庭幼儿入园管理费减免制度。积极推行“校财局管校用”和教育税费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的管理制度。建立教育投入年度公告制度,健全教育经费预算、审计和监察制度。加强学校财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建设节约型学校。

(未完待续)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课堂积极性

                            张发兴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三,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人文教育-----语文课堂的重头戏

刘艳芳

 

人文性指的是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和情操的统一,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性,使学生学会做人。而语文课除了可以使学生通过文本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外,还可以通过每一堂语文课,借着那浩繁的文化精品走进历史,迈入现实,触摸作者的脉搏,感触文本的“血与肉”,从而接受思想的教育,进而得到人文的滋养。

 一、课文内容的学习和体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祝福》中祥林嫂痛苦不幸的悲剧形象的刻画是深刻的。教参上作如此分析:“她对自身的抗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她不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的封建迷信思想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而且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为了逃避在婆家的难堪虐待,她到地主家帮工……”这些分析可谓又深又透,可尽是政治说教之词,把这搬到课堂上传授,学生愿意听吗?教学效果会好吗?如果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人为本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反复感受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关注她的命运发展历程,真切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进而思考其悲剧的根源,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教,学生才能从鲜活的文字中感受和体验到祥林嫂鲜活的形象,引发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从而引发人文思考,自然地将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延伸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语文课本有些篇目,通过学生对文章的反复品读和老师的适当点拨,学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并非全都如此。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教师作适度的延伸,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得到人文的熏染。《触龙说太后》中赵太后对幼子长安君的溺爱之情可谓溢于言表,“老妇必唾其面”“盛气而揖之”等句突出了她不愿长安君到齐作为人质的爱子之心。这些语句都容易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印象:赵太后溺爱幼子,专横气盛、泼辣固执。虽后在触龙的劝说下终于通情达理、深明大义,但这种形象却不如前面清晰。如果我们在课前或课后介绍《赵威后问齐使》的一段佳话:“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苛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段话活现了一位洞悉政治民情,明察是非,具有高度民本思想的开明的女政治家形象。以此形象反观文中的赵威后,便更能让学生深入体会威后的爱子之情和威后最终让爱子质于齐的思想变化,令学生真切感受到威后不愧为一个深明大义,富有远见的太后。文中的专横、固执不过是因溺爱子女而思想一时混沌罢了。由此可见,这种课内知识的适度延伸,既丰富了课堂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作品,又扩展了学生的人文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在学生阅读量普遍较少的现实情况下,教师利用好课本,适度介绍些经典的人文知识,给学生以人文的熏陶,实在是必要的。学生爱听,爱学,对学生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三、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课本中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一些科普作品都可以借助多媒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诗词散文教学中,配以名家的精典朗读和文质兼美的画面课件,小说教学中播放配套的有关内容的影视片断,科普作品教学中,演示文本的幻灯片和课件等等等等。这些形式都将极大地丰富和扩展课堂知识容量,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和领悟能力,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审美愉悦和人文熏陶。

历史是鲜活的,现实是生动的。作为承传人类文明的语文应该活跃而富有生气的。只有坚持和加强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我们的学生才至于窒息于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狭隘天地,才能呼吸到人类优秀文化的清新空气。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的春天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

杜秀兰

 

目前,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引领学生学好语文,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课堂教学环节入手探索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一、课前三分钟活动的探索

1.演讲的形式。

学生课前自主准备演讲内容和形式,可以讲故事,可以背诵散文名句或名段,可以背诵古诗词……通过课前演讲,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2.积累知识的形式。

学生每天理解并记忆10个左右的成语,或阅读一首诗歌或短文,这样长期坚持,必将大大增加知识储备,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导语的探索

课堂导语要短小精妙,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就说过:“课的开始,导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设计导语时,教师必须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以便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状态之中。

2.短小精悍,触及重点。

课堂上的导语不仅要短,还要触及重点,切中要点,将学生一下子就引导到教学的枢纽地带,自然而然地完成教学目标。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设计导语时,教师除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三、教学过程的探索

1.课堂提问。

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方法。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设计的问题既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还要激发学生思考;二是问题要大小适宜,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三是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方式;四是设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激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辨析。

2.灵活处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不应面面俱到,而是要精讲精练,重点突出,形成系列。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根据预设的教学设计,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及时调控。课堂上,教师要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2)灵活变通。课堂上,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和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实际和学习能力实际,灵活处理已经预设好却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比如,可以是前后的变通,也可以是主次的变通,还可以是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间的变通。

3)恰当取舍。取舍,就是要“忍痛割爱”,把那些不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甚至是超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舍去,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或内容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四、拓展和延伸的探索

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常用的预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阅读法。首先,学生应把课本上的学习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地放过,陌生的新知识则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并在重点和难点处做上记号,以便提醒自己注意。

2)联想法。联想应该贯穿于预习的全过程。因为,它不仅可以使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发展想象力。

3)设问法。预习时学生不仅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还要变换思维角度,一题多问,故设难关,提高自学能力。

4)整理法。预习时,学生要通过分析整理,概括学习要点,形成系统的知识,并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老师讲解时重点领会和感悟。

2.课外阅读。

阅读永远是提高写作水平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包含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且不仅要“阅读书”还要“阅读事”。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文章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刊物,并做好阅读指导工作。

3.课外练笔。

在阅读的基础上摘抄,写读后感,进行仿写、改写、续写,整理读书笔记等,都是课外练笔的好方法,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深刻思考,表达自己的心声,实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

                          禹冬梅

 

语文课堂教学正面临着新时期的挑战,新的形势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出路。虽然语文教材的形势几经变化,但教学中的主体仍是学生,因此,我们要在钻研教材和分析学生方面下功夫。 

常规的语文教学,我们曾忽视了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没能让学生充分启动思想的机器,从而走了不少的弯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不过是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也是根会思想的苇草,而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既然人能通过思想而强大起来,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就该切实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这方面的潜力,通过深入思考学习并掌握知识。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挤占了他们思考的空间,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早就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多次提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学要进行双边活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要活起来;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等等。但一落到实处,我们难免感到有点力不从心,认为课堂上需要传授的知识太多了,学生活动多了,老师讲的内容就少了;放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了,老师讲的时间就少了;区区四十五分钟,经得起这么三番五次的折腾吗?其实给学生一些时间去思考,好像是耽误了讲课的时间,其实这样正好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可以让他们更充分地参与课堂,会把知识学活、学扎实、融会贯通。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而这种口头表达的过程也正反映了他们整个思维的过程。如果说课堂时间紧、没时间让学生说,那么,试想一想,学生哪有时间去积极思维、没有思维,谈何学生参与课堂,学生不能很好参与进来,老师讲的课还有什麽意义?所以这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个成语叫‘对牛弹琴’,我们弹得固然好,但也要听听听众的反应。”诚然,平心而论,这确实是出力不讨好的做法。一上课,老师就滔滔不绝地把准备好的内容毫无遗留地兜售给学生,自我感觉也真的不错,听出门道的学生倒也充实,笔记也作了几大张,但自始至终,学生充当了接受知识的机器。如果不给学生参与课堂思考的机会,这里边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然后给他们时间说出思考的结果,尽管有时不全面,甚至错误,那么经过老师的点评、分析,学生就会在纠正错误中提高认识,学到知识,培养了能力,印象也更深刻,记忆会更久远。这就好比一潭死水总不如不断激起朵朵浪花的潮水更动人。 

有人说学语文更多的是靠感悟,就是这个道理。“悟”到的东西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思考、感受出来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讲解过程替代学生的思考认识过程。所以课堂上老师不应唱独角戏,学生说得不好,读得不好,老师就急,一切都想包办,其结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江苏有个洋思中学,每天前往考察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讲,当堂训练”。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悟,真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就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文本直接对话,让他们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思考、自己去体会。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掌握起了才更牢固。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认为高中语文课文篇幅长、学生功课繁多、作业繁重,而课堂上时间有又限,舍不得把时间给学生,怕学生一读就讲不完了,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只有读得充分,才会想得周到,悟得透彻。还有人只信奉讲读,字字、句句、段段地分析、讲解,却不能相信学生自己会读懂,竟认为那是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只要舍得把时间留给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并适时地加以引导,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六部教学法”中,至少有四步纯粹是学生的行为,占了整个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他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吗?学生没有学好吗?课堂上,老师就好比牧羊人,他要把羊群赶到牧场上去,而“啃草、消化”的过程是别人万不可越俎代庖的。所以老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宏观控制课堂,引领学生去寻找肥美的“草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啃”、“消化并吸收”。 

 用心多读方能见成效。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既然读就要用心去读,如果像小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读一万遍也没多大成效。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建立在认真思考基础上,每读一遍,就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感性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我们要大胆放开手,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并给以精心指导,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感悟创新能力。这也正是时代的要求。相信吧!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定能创造出奇迹。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王  霞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参与的有效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要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课堂目标的具体化 

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 

三、教学内容的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问题的解决,既要引导学生比较,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 

四、教学过程的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 

五、教学指导的方法化 

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六、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答问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或问:你的依据是什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中语文教学感想

王丹娜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有的学生把语文打入“冷宫”,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即使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有的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只是应付老师,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大搞题海战术,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那么,语文教学中到底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呢?     

1. 语文培养模式单一。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的记忆。学生在学了许多年语文后,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这样,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就有明显影响。

2. 课堂活动空洞热闹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事实上,这种“牧羊式”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

3. 大语文化现象严重

当前语文课堂上,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语文教学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4使用多媒体不当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许多语文课上,幻灯片、动画代替学生的朗读、分析、理解,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学生看看录象、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重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为中心,而不是相反。脱离了语言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功能。

5、学生的语文功底普遍较差,从字音字形到词语的掌握;从词类、语法的辨别到句子成份、语法修辞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都含糊不清,尤其是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可以说是空白一片,这与初中的淡化语法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阅读、理解、分析、表述能力较差。

6、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不主动,无法很好地做好预习,甚至背诵任务;许多学生不爱在课堂上发言。除外学生课堂笔记和课外学习的自觉性不够。

7、学生学习方式有待调整。许多时候,学生会出现不习惯一些课改下的教学方式,尤其在笔记这一块,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初中那种老师讲学生抄方式,到了高一便不太会做笔记,除非老师强调说该做笔记了。

8、在课外阅读上较少接触名著,大多数学生比较偏向快餐式文化,做读书笔记一般也是摘录杂志上面的。

9、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上课听不听都无所谓,在课后时间也较少花在语文科目上。

今后的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所提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

1、夯实基础。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因此在高中第一年开始便要着手于他们基础的巩固。

2、强调“落实”二字。以一定的检查手段为辅来检测学生背诵、字词的情况,必须做到一事一清,避免学生养成拖拉的习惯和偷懒的心态。

3、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课堂上尽可能地采取“就文提问的方针”,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文可依,不怕答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迫使学生多读、多看、多理解、多感受课文中的 语言文字,并且慢慢地趋向敢说、想说、爱说,并且对于发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以促进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同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上台发言,有展示自我的能力。

4、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繁重的课程让学生无暇于名著之类,因此可以尝试每周拿出半节课也作为阅读课,并要求学生在期末的时候完成一份读书报告。

总之,优异的成绩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只有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要学、想学,才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最根本的保证。

 

听课诗两首——张省平

 

听《病梅馆记》心得

 

病梅馆中读病梅,      一团生气化乌烟。

而今课堂学《病梅》,   郁闷寂寥空叹嗟。

活泼雅文尚何在?      尽化水气蕴蓝天。

 

《陋室铭》意探

 

人品高洁室自名,      清幽雅致境界新。

心交神往古今圣,      身居荒偏亦温馨。

访客(0)
登陆后访问就可以显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