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春天的希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是耕耘的季节,春天是成长的季节。用激情培育梦想,用汗水浇灌希望。
春天是一个绚丽多姿的季节,给万物新的灵气,给人们新的希望和无穷力量。愿我们借着春天的力量,开启自己崭新的道路。希望总给予人生力量,只要怀揣梦想,人生总是幸福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昨天的伤痛和遗憾就都不会成为前进的羁绊。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遭受挫折,只要我们带着希望上路,快乐、成功定会充满你的生活!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即使上帝把所有的门关了,他一定会给你留一扇窗。”你是否用睿智的双眼,找到那扇为你敞开着的窗?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有的人面对前方的路迷茫,因为前方荆棘丛生,充满坎坷。而有的人面对前行的路昂首挺胸,无所畏惧,即便前方充满艰难险阻,只要有一线光芒,就不言放弃希望。
希望是信念,是燃烧的火焰。相信自己,对人生要始终充满渴望,带着希望上路,满怀激情生活,满怀希望迎接新的太阳,人生之乐,也许就在于此。生活并不总是春天,每个人都可能遇上许多不如意。然而,只要还有希望,就总会有春天的温暖,生活的彩色斑斓就一定重新怒放。
在这草长莺飞,阳光明媚的时刻,朋友,请不要忘记辛勤耕耘,请不要虚度光阴,春天的梦想,就是春天的希望。让我们走进春天,播撒希望,放飞梦想!
目 录
卷首语
理论学习园地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秦和平(3)
来自教学一线的声音
就业班发展之我见 范世峰 (7)
班任工作体会
用爱去唤醒爱 让爱始终教育 毛永涛(9)
以爱为业 用心工作
——做班主任的一点体会 骞彩凤(11)
课堂教学研究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组织结构 胡 婕(12)
野百合也有春天 张金金(14)
高中地理的教与学 郭丽娟(16)
浅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为例 孙 丽(19)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成丽娜(20)
化学与日常生活
水在化学中的作用 王锦江(22)
理论与实践
“三步导学”理想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张省平编辑(23)
榆次三中“三步导学”课堂教学课改实验
榆次三中教师落实“三步导学”4月份公开课活动通知(27)
“三步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总结 (28)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湖北省仙桃市教科院 秦和平
讲解提纲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解读
二、有效教学与教材解析
三、有效教学与目标确定
四、有效教学与情境创设
五、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六、有效教学与自主探究
七、有效教学与适度训练
八、有效教学与教学评价
九、有效教学与教师反思
从课程改革实验开展以来,关于“有效教学”这个话题就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有人说这是教学的生命,因为学生在课堂里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发展了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追问和思考的问题。
本次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其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总体而言,新课程实施七、八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
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为此,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深入探讨。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解读
(一)背景分析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核心思想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教学有效性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三)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关注教学的时间与效益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关注教学可测性和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4、关注教师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四)概念解读
1、有效教学的“三个要素”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就关于有效性讲过一个故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
第一个要比速度:谁穿越得快;
第二个要比收益: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最后谁掰的多;
第三个要比安全:在这个过程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
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考虑,必须要整体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
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
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 ——产出;
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 ——体验。
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1)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2)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3)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
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2、有效教学的“两个促进”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其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其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阻碍学生学的所谓教是糟糕透顶的误人子弟。
3、有效教学的“三条原则”
在处理学生的困惑和错误时,遵循“最小代价”、“最少干预”、“最多收益”的三条原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
(1)最小代价。所谓“最小代价”是指老师在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时,力求花最少的时间并把负面影响控制到最小,因个别学生迟到而株连全班学生不能按时下课显然不是经济的处理方式。
(2)最少干预。所谓“最少干预”是指老师以尽可能少的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修正以提升其自我教育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疱地直接指出错误的原因并把正确的方法告诉学生。
(3)最多受益。所谓“最多受益”是指老师在处理个别学生的错误时,尽可能使其他同学也从中受到教育,而不是充当旁观的看客。
(未完待续)
就业班发展之我见
范世峰
自从带这届高一以来,我深深的感觉到教书真难。可以前我从未有此感觉,但现在有时甚至都认为自己干不了这份工作了。学生们上课睡觉、玩游戏、说话…… 说他,他还要跟咱老师顶嘴!哎,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老师该如何呢?想想开学初,感觉还不错,但为什么一学期下来为什么会是这样!
情况分析:就业班生源都是来自各个学校学习成绩极差的学生。其特点是不仅学习差,而且行为习惯纪律都差,而这些恶习是在初中甚至有些在小学就形成了。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对于这样的就业班级学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应该选择优秀的班主任,越是生源差的班级越是应该用好的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就业班显得尤为重要,如若班主任工作没有做好的话,那将是一种不可想象的局面;其次,就业班课程的设置应偏重于专业方向,而不是跟职高班一体化,偏重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因为学生本来就是向着专业才来我们学校上就业班的。所以学校应花大力气想办法开设与专业相匹配的专业课程并减少文化课程;再次,我们应该换教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几乎与普高学生的教材一样,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学习天书,当然老师们也在尽可能的减低难度,但毕竟是普高的教材啊。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寻找与我们学生相适应的教材,比如中专类教材。
而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我认为应“严字当头”,制定班规,拿班规来约束学生,规范学生,管理学生,并坚决开除态度恶劣的学生。当然,我们也要适当的用爱心去关爱他们。当然,班主任还的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随时注意学生们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话,我相信班主任工作一定会做好。
当然这肯定的有领导的支持做后盾!只有领导支持,工作才能顺利展开。班主任工作是一份带有很大责任的工作,所以在选择班主任的时候一定要将他(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不能领导认为谁当就当,如若不经本人同意而让他(她)当班任的话,可能会事与愿违。
我们代课老师呢?我们如何做就好了呢?
一、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教学计划,放慢教学速度尽量使学科内容与学生专业学科内容相适应匹配。比如汽修专业就学汽车类英语知识,电焊专业就学与电焊有关的电焊类英语。这样的话,学生可能将来要涉及到该专业,学这些与他们有关的东西的话,可能会比较感兴趣。我想这些我们可以从网上进行百度搜索相关的知识教给他们。
二、根据职高学生学分认定细则以及榆次三中学生点名册等,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管理和约束。对于就业班的学生来说,我们老师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所以我认为我们要软硬兼施,但我们也必须注意要有度!
总之,就业班是我校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而他的好坏关乎到我校的声誉,对我校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就业班一定会越办越好,为三中的发展争光!
用爱去唤醒爱 让爱始终教育
毛永涛
摘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我们的教师不是缺乏爱,而是不懂得如何去正确地施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博爱、仁爱、慈爱、兼爱、宽爱、偏爱和厉爱之心。
关键词 博爱 仁爱 慈爱 兼爱 宽爱 偏爱 厉爱
正文 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能量源泉,是教育的原始动力。“每个孩子牵挂着多少人的爱,我们该怎样用爱去面对这些孩子?”
1、博爱——关注全体学生
博爱,是教师对学生最基础的爱,用博大的胸襟去接纳每一位学生,不论其性别、家庭地位如何、成绩好坏。每一个孩子,在教师的眼里都应该是平等接收教育的独立主体,都应该是实现个性发展、在原有起点上实现进步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每个人都需要爱,我们怎能拒绝孩子们友善而又期待的眼神呢?爱,就让全体学生感受到您的爱!
2、仁爱——民主管理学生
每个学生都期待爱,我们也相信每个孩子都能获得爱。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教师不仅要有博爱之心关注全体学生,更重要的是这种爱要民主、要平等。面对学生,面对事情要一视同仁,不能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能因人偏事。有一次我们班班长无故旷课,等他回来时我正好在教室里上自习。我在问明其原因后,尽管他旷课是因为特殊情况,但我同样依照班规和学校处罚条例对其处罚。
3、慈爱——心灵亲近学生
师生是教育的两大主体,尽管地位不同,年龄有别,但这并不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这就像母亲与孩子的爱,无私、任劳任怨。更何况我们很多年轻的老师比学生年龄也大不了几岁。只要我们放下传统老师的架子,人心换人心,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何愁学生不亲近你。不要单纯地把学生当作学生,要把他们当作自己身边的求知若渴的孩子,多关心关心他们学习之外的生活起居,唠唠家常,聊聊心语。
担任班主任以来,我坚持每天去学生宿舍看一看,有些时候和他们坐到床上聊聊生活、学习甚至家常。有些时候在班里看见学生头发特别长了,我也私下提醒他该理发了,给自己一个良好形象。细微出彰显关怀,无意间走进学生心灵。
4、兼爱——全面审视学生
在任何一位母亲眼里,都没有可恶的孩子,为什么到了我们老师的眼里却多了那么多调皮捣蛋、让人头疼的孩子?曾经有人说过“要对班里的第一名好,他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要对班里最后几名好,他们有可能成为企业家;要对班里中间听话的学生好,他们有可能成为教师;要对班里经常捣乱的学生好,他们有可能成为商人;要对考试经常作弊的学生好,他们有可能成为政府官员……”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潜力,我们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评价标准。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会经常在班里评选近期的体育明星、卫生标兵、劳动模范、公务员(爱护公物突出者)和三好学生等在某一方面或者全面优秀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重塑他们的自信。
5、宽爱——包容犯错学生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宽容的、与人为善的博爱之心。“年轻人犯点错,上帝都会原谅的。”面对犯错的学生,一定要给其留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余地。每次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不会直接让他去写检查,甚至叫家长。我会静下心来和他交流,聆听他的想法,理解他的基础上再教育他,并给他改正的机会。
6、偏爱¬——更多关注差生
对于学习基础较差,家庭环境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照和爱,要经常地和这些孩子交流沟通。如果教师舍不得花时间与他们单独交流,恐怕永远改变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只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柔情,像爸爸一样的威严,才能使这激情燃烧的师生恩情熔化那颗冰炭般的心,并持之以恒地在老师教学的春风里徜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没有跟自己难以教育的、执拗任性的、有时候是复杂得不可理解的学生单独在一起谈心,用你的思想完全使他折服的话,那么所有的好的习惯都难以企及。
7、厉爱——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要热爱学生,但并不是去溺爱学生,袒护学生。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面对学生,在心里要接纳、热爱,在行动上要正确引导、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既走近学生又教育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我从不纵容自己的学生。比如我绝不纵容班里的学生染发,留怪发,抽烟、打架、乱丢垃圾等生活陋习。
结束语 爱是人类固有的情感,爱是一种互动的心理现象,爱的力量无形而伟大。世间万物,皆因同属而产生爱,因爱而进化,因爱而和谐。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爱去唤醒爱,让爱与教育始终同行。
参考文献
娄小明;;教育理念应避免盲目创新[J];教学与管理;2011年20期
柴凤兰;;爱——班主任之魂[J];学周刊;2011年26期
仲小梅;;爱会跟心一起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袁昌华;;用“德”与“爱”支撑起学校教育的理想天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以爱为业 用心工作
——做班主任的一点体会
骞彩凤
班主任是学校里最小的“官”,但又是最大的“官”——孩子王。四年的班主任生活,让我收获颇多,体会也很深。我觉得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也就如同一个家庭的家长一样,必须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且必须投入真实感情。学生们是一群个性迥异的孩子,他们来自各个地方,生活在原来不同的环境里。如用一把尺子去量他们,势必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但如果没有统一的尺度来约束他们,又很难使班级里呈现出井然有序的面貌。这是个矛盾体,让人很难处理。
有困难就必须去面对,而且还要把它尽量解决好。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和思考,再结合自己的实际带班经历,我总结出两点做班主任的体会。
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用“大爱”来爱学生,来感化学生,让班级里处处体现爱。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用自己处处体现爱的语言和行动来影响学生,让其如同丝丝细雨一样,一点一滴地在学生心中慢慢渗透。这个过程很漫长,中间难免会有很多来自方方面面的不理解,但我一直坚信,只要真心付出,学生就一定能感受得到,就一定会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管理,变为自觉遵守纪律和自发学习知识。在对待班里非常调皮捣蛋的学生时,传统的做法就是严厉的训斥、批评,甚至叫家长,以至于使学生反感激烈,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我觉得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如果是我这些孩子中的一员,我最希望班主任咋样做?我知道,老师与学生本来就立场和年龄不同,学生无法容易理解老师的苦心,但我尽量去理解学生,尽量做到少批评,少叫家长,从而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其能与老师平心静气的良好沟通。通过发现并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再加以及时地耐心鼓励和关爱,让其感觉自己不是一无是处,老师、学校和家长也没抛弃自己,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如果再不努力改正,就很对不起所有人的关怀。
我的另一个体会就是凭良心做事。我一直认为,教育事业是一个良心事业,而且也只有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才配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学生们正是因为年纪小不懂道理和知识不够丰富才到学校来接受教育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孩子们所犯的错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能认识和改正错误,帮助他们成长。我不赞成呆板地用冰冷的条例来管理学生和粗暴的方法教育学生。我希望凭着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心和母亲般的爱去关怀学生,让其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学校春风般地的关爱,并以积极乐观的饱满精神刻苦向上,争取能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组织结构
胡 婕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任务明确而繁重,并且要在限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这些课堂教学的前提和特点,必然会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的组织带来影响和规范。所以,课堂教学的组织,不仅会关系到技术问题,更是涉及集科学、艺术、管理为一体的组织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师在其中占据了主导的位置。课堂组织的好与差、优与劣,根本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能力的充分体现与否。因此,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堂组织结构,实际上就是教师要遵循和创造性地发挥课堂教学组织。
一、教师精熟教材和教学法,是组织课堂的基础
高效、优质地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精熟教材和教学法,身为一名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对基本功教材的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做法、规范、要求有清晰而明确的掌握,还要对动作的教学步骤有合乎教学规律的把握能力,同时,还要有针对教学对象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各类动作错误的发现、纠正能力。由于舞蹈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永远离不开形象教学,所以,对所授教材的身体示范,也成为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对教学大纲的总体把握,对学年任务的透彻掌握,合理的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安排做好学年内一、二学期的教学计划、教材分配,设计好教学步骤,更是一名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还应该具备对所授教材由浅入深的纵向线,由此及彼的横向线的联系和融合能力。只有具备了上述的专业能力,才能表明具有了对教材、教法纯熟驾驭的能力,也具备了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基础。
二、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点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按照现行教学制度,每堂课均是以90分钟为限度来进行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基本功训练课众多的内容予以训练,就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合理安排好每堂课的训练内容。这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重点。
所谓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中,将各种类型的训练教材有机搭配、组接,并根据教学任务的规定,将动作的容量、速度、频率、密度、次数作符合人体运动节律的一种安排过程。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内容众多。无论在哪个年级段,无论是何种层次的训练对象,课堂的主干内容都含有“扶把训练”的全部内容,“中间动作训练”中的控制、踢腿、旋转、跳跃、翻身等类型的动作,在各个类型的训练动作中,又含有若干具体动作依据不同年级段的训练任务而出现。于是,在一堂训练课中,安排哪些内容进行联系,对要进行联系的教材内容安排什么样的“量”的练习,他的强度和速度是多少,都是课堂教学节奏所要把握的问题,归纳起来,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关系到氛围营造、心理调整的问题。处理与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对于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果,会带来极大地影响。所以,我们将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看作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重点。
三、选择生动优美的音乐,是组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舞蹈基本功训练课中音乐伴奏的问题,本该是一个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长期以来,舞蹈基本功训练课中的音乐伴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低下,已经成为阻碍舞蹈自身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通常讲“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无非是要强调音乐对于舞蹈的重要性。一个音乐素养低下的舞者,不可能将舞蹈事业推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舞者的音乐素养是靠音乐赏析等课程的作用以外,一个舞者的音乐素养更多的是靠技术课中的音乐伴奏长期熏陶培养起来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课堂伴奏音乐,亦是如此。
所以就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课堂讲学组织而言,对整个教学活动中伴奏音乐的选择、运用就成为课堂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的组织,掌握教学法,精通教材是基础;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是方向;把握课堂节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重点;创造性的实施因材施教是手段。除此以外,它还将涉及课堂组织中对教学对象心理的了解与把握,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涉及在教学中语言提示的形象性、生动明确性对教学的影响作用等多方面的专业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才能很好的组织课堂教学。
野百合也有春天
张金金
“别忘了寂寞的
山谷的角落里
野百合也有春天 。”
想起来这句歌词就想到了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职业班学生文化基础差,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理论和教学脱节, 课堂遇到了“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情形,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要想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学有所用的人才,怎么办呢?我想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改变。
1、重视学生思想教育。一方面要切实引导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意义 ,充分挖掘政治学科在现实生活的应用素材,通过举例说明,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学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竞争会更激烈,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今后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社会的用人机制,改变“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同时,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要加强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激发学生的雄心壮志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刻苦、耐劳的品质,加强学生兴趣、爱好、性格意志等方面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从思想上和心理上能自觉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和障碍。
2、排除厌学学生的心理障碍,关爱学生。我们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卑的心理,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成绩偏低。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厌学的因素,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让他们认识到,人的智能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得到提高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勤奋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克服了自卑的心理,对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于政治是一门内容抽象的学科,可以说很多学生对政治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心理,对政治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因此,要克服学生厌学的情绪,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学生常常对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美丽漂亮的东西感兴趣……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新课引入中创设新颖、新奇的问题情境,挖掘生活中的事例,把政治知识融于生活实践,引起学生关注,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去认识学习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感情上的共鸣,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降低考试难度,让学生有成就感。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删除了很多“偏、难、繁、旧”的内容,原则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提供了空间。过多过难的考试也常使学生的信心受到打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双基,对教材内容做必要的取舍和重组;在平时的考试中,要降低试题的难度,让学生多得分、得高分,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厌学的情绪才比较容易被克服。
总之,预防和克服学生厌学现象的方法和措施有很多,转化我们学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上只是我的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尝试,有待于今后继续探讨更有效的方法和对策。
高中地理的教与学
郭丽娟
高中地理学习也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自身学习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一方面,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品质不同,生活的感性经验不同,因此几乎不可能找到一种能适合所有人的最佳学习操作模式,学习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只能是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外,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因为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只有针对学科的特点来讨论学习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应不断地在学习实践中有意识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最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虽然学习地理没有一个公共的最佳方法,但还是有一些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同学们参照,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一.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
通过一个学期的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也不利于地理素养的培养。
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研究人地关系。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
4.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方面:“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这是高考十大能力要求的两个方面,而这种能力要求在考试中难度最高。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给定的信息和最终结果要求,再利用信息与要求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或者用反推的方法,用心归纳一些答题的常规语言,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5.学习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即是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处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需要整理知识,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需要整理知识,需要开展积极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加工,才能学到活的知识。
高中地理教学普遍面临一个现象:学生基础差,缺乏基本的地理常识和地理思维,大部分学生对地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学习的兴趣。而高一必修一空间感的建立偏难,高二图表数据的分析、语言的表述对我们的学生又是一个新的难点。所以在此,和教师们探讨一些问题。
我校倡导的教法是,低起点,慢节奏,快反馈,重落实!老师们也在逐步改变。我们正在尝试着一节课中让学生多读多写多思考。当然这个改变的进程稍显缓慢。原因有二:一是教师的教学惯性,习惯于满堂灌,教师主体的角色难以改变;二是因为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得多引导,稍不留神,就又回到原先的教学模式中了。学生们的基础能力较差,放慢去引导去活动又担心课程的进度。事实上,这个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是会有阵痛的。所以他的实施也许真的有难度。有难度也得改,否则永远是这样,教师们永远不能从说教的课堂模式中解放出来。学生也永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将失去最为可贵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得改变。当然,课堂上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真正意义上的思维的参与,这可与教师的魅力和教师备课的精细度有关。如果学生很差,那就让他们分析不太复杂的知识;如果学生有一些基础,那就给他们更充分的材料和视觉图片来让他们分析总结概述;如果学生们基础较好,那么我们就一定得放手让他们自己合作探究。在问题设置上要注意够不着、快够着和轻松够着的教学效果的差异。后两种问题我们可以多设置,让学生感到无师自通的成就和一点就通的愉悦!此乃学习乐趣所在!与此同时,要给予表彰,用口头的,学分机制等去继续鼓励他们。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作为引导着,肩负着电影导演的角色,在内容,导演,剪接,声光影的配合都要尽可能完善甚至是完美,演员(学生)演的尽兴,观众看得过瘾,哦,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浅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为例
孙 丽
历史学科包涵着跨度极大的时空变化, 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众多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的历史事件,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下, 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仅依靠教师“一言堂”的讲解是很难顾全新课改当中提出的“三维目标”。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它可以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观形式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从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德育目标在无形中得以渗透。
从去年开始,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尤其是硬件上,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所以,我也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图片,音频,视频等等。总之,我在浩瀚的网络资源中汲取着有益资源,不断丰富着我的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自身做课件水平也有一定的的提高。慢慢地,我依赖上了多媒体,板书少了。就在我沉浸于现代教学手段带给我方便的时候,一堂课的情况给了我一个深刻的警示。
2013年3月12日,上午第3节,高一161班,按照惯例,我将课前制作好的课件上课——“课标要求”展示、课堂知识架构、过程讲述···可是我发现,尽管有多媒体手段,学生听课的欲望越来越少,我立刻感觉到有些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并没有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知识点,反而成了负担。
课间十分钟时,我果断地决定,第四节课暂时不用多媒体教学,还是回归了传统的粉笔——黑板,我运用课本展示的图片,文字,史料,将此课知识体系用板书条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涉及“自耕农和地主是国家赋税的直接承担者”教学内容时时,还联系第一课相关内容,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更易于掌握。那堂课,尽管没有多媒体课件,但是,学生的反应还是不错的。
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材料信息的选择上必须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利于学生理解和解答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考查教学效果。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每节课只有45分钟,时间有限,信息量如果过多,不仅学生掌握不了,还可能造成混乱。我在161班上第一节课时就是这个问题。多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二节课我通过“井”和“田”甲骨文的写法,以及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表格出示,可以将通过问题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最后归纳出内容和特点,这样,比单纯的讲述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图片、资料等等辅助性材料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利用直观的教学,启发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直接反馈学生对每一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每一节课后面可以将重点、难点的内容编辑成题,一方面可以突出课材的重难点,同时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总之,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有选择地与现代化教学模式结合,更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比如,这一节课总体的知识结构,我认为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更能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教材,通过板书,可以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对课本内容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如果将知识结构穿插于课件中,会给学生带来混乱,而忙于做笔记又可能使他们无法集中精神听课,结果得不偿失。
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会使老师讲课更轻松,学生学习效果更好。这是《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学两节不同教学手段给我的一点体会。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成丽娜
从事政治教学工作已经将近十年的时间,十年来一直在思考如何让高中的政治课变得既生动有趣又非常有效。在我们自己读高中时,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五分钟,很少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让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完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我个人看来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这几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对备课的反思。
大多数老师备课主要是备课本,在备学生方面很少涉及,而新课程要求更多的是备学生,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没有全面的认识,很多时候都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没有注意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没有准备好如何将高深的理论知识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传授给学生。特别是在三中这样特定的环境,面对的学生参差不齐,有普高也有职高,因此,要结合政治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比如,我在讲到“公民的政治自由”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游行示威自由不得干扰社会秩序、不得阻碍交通的图片,在讲“人权的实现体现民主的真实性”时,我展示了世界某地区的饥饿现象,战争现象,恐怖主义等图片,反面说明要想实现人权必须发展经济。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真实地感受到政治理论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从而主动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对老师的要求,所以课上四十五分钟课下要花这个时间的好几倍甚至更多。
第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材里面有些要求一节课学习完的内容,真正操作起来有很多都是很难完成的,学生的反应也不是很好,这点,在后面的练习和测试中都有所体现。而有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不得不把速度加快,这样效率有很难有要求,长期下去,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就会有所下降。如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大胆取舍,找准主干知识,有侧重地教学。在对职高生授课时,更应该大胆取舍,职高生学习能力有限,要求也应该分层教学。
第三,对教学组织的反思。
所谓教学组织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驾驭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组织教学这块其实很重要,让学生很快进入上课状态才能更有效的教学。新课程倡导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导演,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而具体剧情,应该由学生来主演,让学生做回教学的主体。一节不注重学生参与的课不能算是好课,一个自编自演的教师更加不是一位好教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就得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可以最终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更多的集思广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
第四,对教学态度的反思。
师生关系是相互支撑、相互尊重。也许我们或多或少有这样一种通病,那就是忍耐力和宽容度不足。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我们也必须以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课堂教学应变机智和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识,建立现代的师生关系,既要有老师的威严又要有父母的慈爱,还要有朋友的情感,这是对教师新的挑战!
总之,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问,要求我们在这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改进和提高。
水在化学中的作用
王锦江
水是万物之源,水在化学上也有重要作用,现总结如下:
1.作洗涤剂:分离提纯时滤出晶体用水清洗表面残留溶液或杂质离子。
2.作分散剂:配制水溶液、水溶胶。
3.作导热剂:水浴加热(100℃以下)。
4.作灭火剂:水的气化热大,普通可燃物着火可用大量水灭火。
5.作冷却剂:蒸馏装置中的冷却水,工厂的水冷器。
6.作催化剂:Mg、Zn与I2的反应。
7.作保护(存)剂:白磷保存在冷水中。
8.作氧化剂:金属与水的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
9.作还原剂:氟与水反应。2F2+2H2O=4HF+O2
10.作络合剂:水合离子(H3O+)、水合铜离子[Cu(H2O)4]2+等。
11.水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但只作介质:Cl2、Na2O2、NO2分别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2Na2O2+2H2O=4NaOH+O2↑3NO2+H2O=2HNO3+NO
12.水自身氧化还原:电解水制H2、O2。
13.水参与的电化腐蚀:2H2O+O2+4e-==4OH-。
14.水参与缔合反应:nH2O==(H2O)n。
15.水化反应:CaO、CO2等与水反应,C2H2、C2H4与水的加成反应。
CaO(生石灰)+H2O=Ca(OH) 2(熟石灰)
16.水解反应:盐类、卤代烃、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的水解。
17.作鉴别试剂:苯、乙醇、四氯化碳;硫酸钡、硫酸铝、硫化铝都能用水加以鉴别。
18.形成水合物:水合晶体(CuSO4·5H2O)等。
19.水参与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水加成。CH2=CH2+H2O=CH3CH2OH
20.水参与的取代反应:溴乙烷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CH3CH2Br+H2O= CH3CH2OH+HBr
三步导学”理想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第一步:问题导学材料设计
我校实行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超周备课制度,每周设立专门时间,先有主讲人对教材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然后,每节课的设计由同学科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献计献策,设计教学案,必须突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当堂检测的内容。最后将打印的教学案交于教导处统一印刷给学生。一节教学案,汇集多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夯实教师备课关,最终提升的是教师,受益的是学生。
第二步:问题导学教学过程
1、课前自学
前一天晚上学生结合问题导学案简单浏览课本一遍(6-8分钟)。对所要学知识有个大概的认识,有些感性记忆。
温馨提示:部分学科、部分章节无需此环节。
2、展示学习目标要求:(1分钟)
①板书课题:课题板书要认真、工整且醒目。
②板书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易实施、目标容易达成且效果好,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等,切忌模棱两可,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一般不要超过三个,以两个最好。
(以上两条可提前2分钟写到黑板上,同时也起到提前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作用)
温馨提示:学习目标一定要写在问题导学案上,一定要板书在黑板上,学习目标在学生学习期间不能擦掉。
3、问题导学、练习跟踪(10-15分钟)
①课本内容的学习以小问题的方式呈现。把概念、规律的得出过程通过小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小问题推导出所需结论。
②针对本节课重点难点设置3-5个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自学效果。
温馨提示:练习题要针对性强,独立性强,并要分层。甚至可以是判断题。
4、小组讨论:(5-10分钟)
①要让同层次学生A与A、B与B、C与C进行“兵教兵”式讨论,然后小组讨论不会的问题,最后将疑难反馈给老师。要坚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层次学习理念。
温馨提示:教师要时刻控制控制好学生讨论的内容、时间、要求,确保讨论围绕问题展开,要高效且有深度。组织并安排所有问题的解决,不浪费学生一分钟,要剔除无效讨论。
5、点评、提升:(5-10分钟)
(1)学生点评:
①点评展示的规范性、准确性。
②提出本小组讨论时总结的规律、方法。
(2)老师点评:
①针对学生的展示,表扬好的步骤、方法,指出同学讲解时出现的问题。
②对学生模棱两可的问题,作出肯定的答复,指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③对重点问题再以跟踪练习加以巩固,并总结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④根据各小组展示和点评的情况,准确评价小组,做到小组评价激励到位,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温馨提示:老师的点评要语言简练,直入重点,讲方法、讲规律,重点强调、难点点拨到位。
6、整理落实:(3-5分钟)
一定要留下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反刍消化,老师到台下转一转,看有无不明白的问题,本节内容一定在本节清出底子,千万不要让学生吃夹生饭。
7、课堂小结:(2-3分钟)
①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要求、思想方法和题型题路的总结。
②老师进行补充纠正,使知识更加完善、规律方法更加具体。
8、当堂检测:(5-10分钟)
留下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当堂检测。既是巩固所学知识,又是检查落实。
9、布置作业:
温馨提示:作业量要适中,可分层布置作业(可分上、中、下三层布置作业)。
第三步:问题导学材料检测
问题导学材料的检测可分随堂检测,平时检测和阶段性检测等多种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记忆和理解掌握情况。方便学生的复习,教师的抽查检测。
几个月来通过焦作五中全体教师的积极探索,科学实践,我校“打造高效课堂,布置有效作业”的教学改革工作,有了大幅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可喜的变化:课堂上学生能够初步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都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学生、教师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能力较差。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思想不够解放,课堂上讲的时间过长,各环节不紧凑,学生自学时间较少等问题。
成绩面前不骄傲,困难面前不退缩。相信在焦作五中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下我校“打造理想课堂,创建特色学校”的新教育实验工作定会有更大幅度地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定会有更加可喜的变化!
张省平编辑
榆次三中教师落实“三步导学”4月份
公开课活动通知
一、为了进一步落实榆次区教研室高中课堂开展“三步导学”教学的精神,夯实我校有效课堂,教研室在3月份示范课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教师“三步导学”公开课的活动。
二、评委成员
常二平 郭文德 药兵红 王莲叶 李润生 韩瑞林 张发兴 郭丽娟 白荣林 张纯明 李林俊 张省平 贾代枝以及各教研组长
三、具体安排如下:
姓名 | 学科 | 时间 | 节次 | 备注 |
王 霞 | 语文 | 2013-4-16 | 第二节 |
|
曹文芳 | 语文 | 2013-4-16 | 第三节 |
|
骞彩凤 | 英语 | 2013-4-16 | 第六节 |
|
范世峰 | 英语 | 2013-4-16 | 第七节 |
|
成丽娜 | 政治 | 2013-4-17 | 第二节 |
|
张金金 | 政治 | 2013-4-17 | 第三节 |
|
乔志娟 | 地理 | 2013-4-17 | 第六节 |
|
郭丽娟 | 地理 | 2013-4-17 | 第七节 |
|
吴森林 | 物理 | 2013-4-18 | 第二节 |
|
陈丽芳 | 化学 | 2013-4-18 | 第三节 |
|
张同盛 | 生物 | 2013-4-18 | 第七节 | <